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 沧浪亭

苏州 沧浪亭  

2009-11-27 16:07:43|  分类: 文化历史 |  标签: |字号 订阅

 

 

 

不久前,昔日的老同事远涉山水,参加在苏州举办的62届清华校友会,顺道看望了我。饭店晚餐毕,我们沿着人民路踱步,弯进了沧浪亭。园林黝黑的大门已经关上大门,对面可园的门始终紧闭着,我的印象里好像从来没开过。我说,不走了吧?在门口的平桥上歇息。你没有来过苏州,我当导游,园里面的不谈,就地给你介绍现在见得着的沧浪亭。

 

 

我接着说,我们刚才路过看见的一段,已是沧浪亭古朴典雅的美景了。苏州的大多私家园林高墙四围,自成丘壑,而沧浪亭却别具一格,园外临水,有古树假山,黄石嶙峋,傍岸装点曲栏回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的山水融为一体,这叫“借景”,就象拙政园把远处高耸入云的北寺塔引进入园一样。园林得有山有水,山无水缺媚,水无山则少刚。我兴致勃勃地炫耀着,竟然忘记对方是位长我十岁,资深建筑教授。赶紧打住,别在班门弄斧。

 

 

那就说水,我指着桥下的水说,这就是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出自(楚辞.渔夫)的诗歌,名闻遐迩。水清时洗帽带,水浊时洗双脚。超然的心态里自由逍遥,别有一种无牵无挂的快乐。那时的沧浪水绕园而过,清乾嘉时的沈三白和芸娘夫妻曾泛舟遨游。在他的(浮生六记)有记载,“亭在土山之巅,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烂。”可见当时的沧浪水域相当开阔。江山渐变,现在的沧浪水在西面的人民路便断头了,你进来时已见着。

 

 

 

再说座下的平桥。苏州河道港汊纵横,有桥无数。而这座无名平桥胜有名,这是一条跨越时空的历史长廊,一头连着远古的遗韵,一头接着今日的现代,桥面上走过沧浪亭的诸多先贤故主。五代时始为池馆,北宋苏舜钦用四万贯钱买下废园,傍水筑亭,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之后,一度成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元朝建过庵,明建过祠,延续至清代,几度翻建,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园林的韵味亘古不变。这座不起眼的平桥,走过千年沧桑岁月。如果你承认古代气息场还存在的话,那么过桥,进园还能依稀感悟到宋代的园林风格。

 

                                        (背后是真正的沧浪亭)

                                                          沧浪亭

最后说到亭。清康熙年间,把原来傍水的沧浪亭,复构于山上,咸丰年毁于兵火,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至今。我指向山巅朦胧的绿荫丛中,翼然凌空挺立的石柱方亭。沧浪亭的亭额亭柱镌刻的对联,均为晚清学者俞樾所书。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过苏州),【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她以优美傲然的姿态,跨越时空的魅力,任凭周围的星月苍狗,依旧安静地流淌着属于她自己的时光。她高高在上,是整个园林的灵魂和精髓,千年不败,百年不朽。她的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深,是国内唯一以“亭”命名的园林。

友人听罢我的叨叨絮语,笑道你还记得挺多的,我等于游了一次沧浪亭。我美滋滋地说,谁叫我曾住在沧浪水畔,不记得这些,妄为沧浪人,枉对宗祖先辈。呵呵,大彻大悟的苏舜钦,38岁无罪被贬后,隐逸此处修亭,自号“沧浪翁”,我等不才,年逾花甲,博客的昵称,叫个“沧浪愚翁”还是可以的?

秋夜,天高露浓,明月升到沧浪亭的上方。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凉风拂面,身心爽朗,周围是那么幽黯宁静,偶尔响起秋虫的唧令声。友人又说,这里比白天去过的虎丘、拙政园、狮子林要雅静得多。我答道,这里白天游人也不算多。苏州的园林,本来就小,游人一多,便显嘈杂。导游一股劲地摇旗呐喊,众人一字长蛇地簇拥在庭间小径,亦步亦趋。这不是古人的私家园林了,而成为大众娱乐的公园,如此游园,趣味大减。

欣赏园林的意境,来自于幽静的环境,来自于对历史文化的洞悉。走进园林相识简单,理解不易,取得净化心灵的美感享受就更难,这是我们的共识。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去沧浪亭
苏州园林之竹
江南行记(六)——走进园林,就走进了苏州(3)沧浪亭
(160)再游沧浪亭
29℃的沧浪亭,太适合乘风凉啦!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三)沧浪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