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坐上高铁说赣深|| 张湘涛

坐上高铁说赣深
 张湘涛

2021年10月18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也是作为一名在赣深高铁整整坚守了四年的铁路建设者,心中充满无比喜悦最为激动的日子。
正处于联调联试中的赣深高铁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试乘者。为了营造赣深高铁广东段开通浓厚宣传氛围,加快推进沿线车站配套设施和市政建设的速度,让沿线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观摩体验赣深高铁的高速、舒适和便捷,广铁集团开行了G55660次高铁。
我作为施工单位的代表也荣幸地从河源东站进行了一次从河源东站到定南南站的激情之旅。有幸成为了其中乘坐赣深高铁的体验者,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和自豪,特别是那一列列不同用途的列车从工棚前的线路上呼啸而过,那种兴奋之情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一百年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修筑了“全长200多公里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抱病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他何曾想过,一百年后,中国的高铁早已成为了“中国名片”蜚声海内外,中国高铁像一条美丽的玉带,气贯长虹的穿行在中国,飞驰在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等国家和地区,让世界看到了真正的“基建狂魔”,为享受高铁的人带来了幸福与安康。
赣深高铁是主要连通的是江西省和广东省,是国家高铁规划网络之中北京-香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南北方向大动脉级别的高铁线路,赣深高铁为中国大区域的交通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意义巨大。线路将国家正在倾力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内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紧密地串联,让珠江三角地带的经济辐射作用向北扩大。
我很早就来到了此行的首站河源东站。河源东站这栋银白的建筑在阳光照耀和蓝天的映衬下,整个主体建筑显的简单大气和庄重,充分体现河源东站站房的建筑风格独特性和现代感,展现“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的门户形象。
走进宽敞的候车室大厅,站房内顶部巨大的水波纹吊顶十分吸睛。据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站房是以“展翅高飞,扬帆起航”为切入点,横向线条如连平河、忠信河、新丰河三河之水般自由流淌,展现“客家古邑,三河之源”的核心设计语言。候车厅吊顶从万绿湖水中提取的元素,寓意万绿湖万顷碧波,靠幕墙两侧降低,形成两侧河堤、中心河流的空间意向。站厅中心则采用客家民居“十厅九井”造型,站厅内还有万绿湖上木筏为要素的木色点缀,处处可见精心设计的河源元素和客家元素,整个站房形成一幅独具客家特色的画里岭南。所以,河源东站被誉为“思源之站”。

大厅内,地板已经铺设完成,站名的显示屏上播放着赣深高铁的宣传片,设备正在紧张的调试当中,落地玻璃正在清洗,地面正在保洁中……候车室正中间横立着一个巨大的电子屏,正在播放着赣深高铁的主题歌《党旗红赣深》:“巨龙千里舞,铁军放歌声。精品线,畅京港,载真情”的优美旋律回响在整个候车大厅里。歌曲韵律动听悦耳,节奏明快。画面显示着赣深高铁四年来铁路建设者风餐露宿,1500多天的昼夜奋战,上万名铁路建设者在436公里的铁路线上挥洒汗水,唱响“先行之路,精品赣深”主旋律,实现了赣粤携手发展、共同富裕的先行使命的镜头和身影。
下午13点55分,我乘坐的G55660高铁列车准时驶出了河源东站,我两眼紧紧盯着车厢两端显示的列车运行速度,瞬间列车就由每小时的几十公里速度提升到了300多公里。我身边的一些人出现了耳鸣。漂亮的高铁乘务员解释说,高速下,很多人会出现耳鸣,“大家张张嘴使内外气压平衡就可以了”。
让旅客们觉得奇怪的是,虽然动车组在高速运行,但看窗外觉得车速不过60公里/小时。对此,列车员解释,动车组列车的车窗玻璃不同于普通车,用的是减速玻璃。除了速度外,旅客对动车组的设备也惊喜连连。“车窗窗帘可垂直推拉,和飞机舷窗一样。在车厢行李架上方,还有一排反光玻璃镜,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自己的行李。每一排座椅靠背两端都有两个像小羊角似的一黑一白的按钮,列车员做了一番示范,大家才明白这里暗藏机关。只见她一脚踩住座位底下的一个小踏板,两手分别抓着两边的“小羊角”逆时针一拧,整排座椅就来了个180度的整体旋转,与后排成了面对面,大家可以面对面的攀谈和交流了。
车厢内的座位与飞机公务舱座椅基本相同,座位间距显示着舒适的宽度。舒适度与沙发不相上下,头枕、靠垫等舒缓旅途不适的小物件凸显服务的贴心。坐在座位上,背部舒适,双腿活动空间自由度高,座位旁扶手内的小桌板可随意拉出,能置食品或笔记本电脑,还可以当作牌桌,非常人性化。
我坐在高铁上,静静的凝望着窗外,一路的美景,豪情满怀。这就是中国的高铁技术,这就是我和同事们四年来创造的中国速度。面对舒适温馨、装饰一新的列车,作为铁路人的我,倒是比较从容淡定。但我身边试乘的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却处处感到了惊讶和好奇。试乘的人们来自深圳、东莞、惠州、河源等地一线基层政府的公务员。车厢里到处都是来回走动和体验高铁的人,他们一个个手拿着照相机和手机纷纷拍照不停,将一幅幅美好瞬间定格在了激动人心的最好时刻。
虽然列车运行时速几乎接近了每小时350公里,但车厢里丝毫没有感触到列车晃动和不平稳的迹象。东源县副县长王维红和同事试着把矿泉水倒立放置在窗台上做了实验,看见矿泉水瓶稳稳地立在窗沿上,坚起了大拇指直呼:“真的不会倒”。身边的人一会在商务座上体验一下、一会又换到一等座、二等座去感受。有的忙着拍照留念,有人忙着在朋友圈里发照片,分享此时的喜悦,还有的干脆把座位放平体验一下睡觉的感觉……
几位来自河源的乘客最关心的是去深圳、广州和北京旅游。他们也期待着河源的森林公园、绿色农产品能依靠交通的便利火起来。来自河源市政府的张先生更是充满了期待:“河源的交通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只有赣深高铁通车后才算是真正地走出去。”他忍不住赞叹。河源以前坐汽车到深圳广州大概需要5个小时,高速公路通了后,需要三个多小时。高铁通了,只需要一个小时。对于出行,他更期待高铁这种“大众化”的出行方式。
“这是我们河源第一条高铁,也是广东省最后通高铁的地方。朱先生是河源市江东新区管委会的,他说河源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将于今年开通的赣深高铁,将加速和放大都市经济圈同城效应,大大缩短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时空距离,推动江东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来自和平县高铁办的张先生,四年来一直都与建设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他对赣深高铁建设的情况十分了解,对高铁的即将开通更是兴奋不已。他说,和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三大抓手”,赣深高铁路是该县“三大交通梦”其中的核心内容,承载着54万和平人民的幸福,他们极其形象把赣深高铁的开通比作“山门一开,黄金万两”。开通后,老百姓肯定在一段时间肯定抢着坐高铁去广州、深圳或去更远的地方,赣深高铁就要实现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设想。
来自惠州的李先生对赣深高铁开通寄予期望,他说:赣深高铁其实就是一条南北方向重要的旅游连接线,通往素有“红色摇篮”之称江西,有着厚重的革命历史和有口皆碑的英雄故事。但咱们广东的红色资源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的武装斗争史,其中紫金县苏区革命旧址群、惠东高潭苏维埃政府旧址、南粤庵、啸仙烈士陵园、罗浮山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及东江纵队纪念馆,惠阳叶挺将军故居、东莞大岭岭山抗日根据地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当然还有苏东坡、苏辙、赵佗、王阳明等古代名士,孙中山、廖仲恺、刘光第等现代客家名人,必将吸引大批的游人,影响广泛。
来自东莞的郭先生更是语出惊人,他总结了五句话:“赣州的客家文化和生态精彩绝伦;河源的空气、水质全国闻名;东莞松山湖美宜人,鸦片战争遗迹铭记历史;惠州滨海旅游轻松惬意,海鲜美味可口;深圳年轻活力魅力四射,先行示范区再上一程”,形象地概括了高铁沿线美丽的风景和人文情怀。
面对窗外掠过的一座座山峰、一座座公路桥梁,一片片田野树木及房舍村庄,还有瞬间一闪而过曲折蜿蜒的东江,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赣深高铁就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客家古邑,从南至北跨越高山、平川与峻岭,倾注着高铁建设者的砥砺岁月,缀满了诗意的芬芳,真是一路风景一路情。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赣深高铁通车后,将加速和放大都市经济圈同城效应,大大缩短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时空距离,推动江东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同时,赣深高铁将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开启区域经济的“内循环”,催生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望窗外,来到了河源北站。河源北站位于河源市东源县黄田镇东源高铁新城核心位置,是衔接赣深高铁与地方的联系纽带。东源县,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源县前身为河源县、河源市郊区,1993年11月更名为东源县,县政府驻仙塘镇,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属客家文化地区。东源县于2017年10月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河源北站,还被誉为溯源之站。
东源县万绿湖是华南地区第一大湖,又名新丰江水库,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是1958年筹建新丰江水电站时,在距广东省河源市区仅6公里的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而形成的。著名的镜花缘景区,位于广东省万绿湖旅游码头西南面,占地约2000亩。《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一部充满浪漫色彩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被贬凡间的百花仙子的故事。镜花缘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恰恰与书中描写的景致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于是景区就取名“镜花缘”,融情入景,为游客再现百花仙子之故乡,“镜花水月之梦境”的书中美景。
而桂山风景区景则以生态保护、山水闲情为主题,景区共分五大功能区,其中包括十八里花溪、百果园、首创的生态项目忘情快乐谷和动感森林浴等著名景点。沿十八里花溪到花果山,可观赏到青龙瀑、三叠泉、飞翠泉、险道、瀑布、五里奇石、绝处逢生、石树一体、把根留住等共20多个景点。东江画廊风景区集青山、碧水和客家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风景区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题,突出以客家风情、田园风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景区。推出的客家风情游线路,是乘坐中国最大玻璃钢游船,观客家风情歌舞、参与客家风俗游戏,怡情东江两岸江风、竹影、渔歌,在休闲于东江画廊的同时了解客家文化。自然的风光,魅力无限,闪着古老而迷人的光将映入你的眼帘。
你瞧,窗外一闪而就来到龙川西站。龙川西站设计理念为“秦汉之韵,厚德龙川”,充分汲取了佗城历史建筑特点和龙川学宫的建筑形式。站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龙川西站还将作为赣深高铁与梅龙、广河高铁的交汇站,开通运营后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的线路上的一个高速铁路枢纽。因此,龙川站被称为“知源之站”。
龙川有着灿烂的文化,为历史文化名城。置身于美丽的赵佗故里,有气势雄伟的霍山、嶅山,有碧水明镜的万绿湖、青龙湖,也有水坑生态旅游娱乐区,龙川考棚、龙川学宫、南越王庙、正相塔、佗城越王井、萧殷故居、黄居仁故居等风景。龙川书写着赵佗故土曾经的传奇,歌唱着红色苏区的战旗,吻合了红色史册的轨迹,如缎带般融入岭南的田野,河流,以及一个个村庄。
龙川 历史悠久,古迹遗存很多,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华夏文化和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客家文化的不同的风俗。团结和奋进的客家精神,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留存人们的心里,构成飘泊他乡客家人梦牵魂绕的呼唤。南越国国主赵佗,是岭南粤文化开山之祖和岭南进入文明的文化符号,他在岭南“和辑百越”,最早谱写了华夏一统“和而不同”的文明史,还有苏辙、葛洪、吴潜等古代的名士的风骨,中央苏区的红色印记及历史积淀的文化,使龙川已经成为客家古邑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高铁飞速地驶过,瞥一眼东江两岸金黄色的水稻,金灿灿的似彩带,镶嵌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逶迤起伏,错落相间,为东江水妆扮的更加多彩。
望窗外,行进在龙川至和平的线路上,这里的山秀美,水清澈。有瓜果之乡的美誉,也有温泉水布满大地,它会令您如痴如醉,花开的飘香四溢。和平县是京港高速铁路、京九铁路、粤赣高速公路南下入粤第一县 ,是中国温泉之乡 享受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优惠 ,是粤港澳大湾区向内陆辐射的一个窗口。和平县的阳明文化生生不息,王阳明用自己跌宕人生顿悟出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影响了我国500年来的无数英豪,就连孙中山和毛泽东等伟人都对其无比敬仰。
和平北站,被称为“知行之站”。和平北站以“入粤古郡,客韵新生”为设计理念,屋顶设计源自圆形围龙屋的飘逸形态及方形围龙屋方正的形态,两种形态在空间中结合形成具有识别性的客家建筑符号。在候车大厅的设计中,将传统空间的木构架抽象出来,放在大厅空间的吊顶正中,以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用现代的材料钢构件,表达传统空间的结构韵律。内部空间柱子在“柱”处设计独特,体现了客家建筑特色。在大厅内部空间侧墙上,用现代的方式表达“高墙细窗“的美感,将室外光线引入室内,形成现代的空间,传统的神韵。
和平县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拥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未受干扰的大自然,是一块未开发的净土。瓜果飘香驰中外,和土楼一脉相承而又别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林寨古村四角楼,是全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悠悠两千多年的历史,遗存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
和平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品牌:有奇异的山岳,清澈的山泉;有众多的温泉群,且含有特殊的元素和气体;有密不见天的原始次生林和青翠欲滴的“万亩竹海”和热水漂流.万亩猕猴桃园,是广东省猕猴桃唯一的大型生产基地。因此,和平县有“山清水秀温泉美,川塬秀丽百果奇”的美誉。和平县地灵人杰,这里人文历史丰富,民俗淳厚,客家风情浓郁。和平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温泉、漂流、农业观光等生态旅游独具特色,尤其是热水漂流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理想漂流胜地,等着您来旅行。  
  
望窗外,高铁正行驶在中铁六局施工的林寨隧道里。林寨隧道全长6236米,其中隧道Ⅳ、Ⅴ级围岩占全长1/3以上,岩石风化严重,施工中要穿越4条断层、4条裂隙发育带,1条侵入接触带,裂隙水丰富,破碎易坍塌,风险等级高,施工难度大。在施工中,建设者按照“岩变我变”的方法,采取灵活的策略应对岩层变化,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优化施组、工艺方案,提高施工效率,2020年4月份,林寨隧道创造了三级围岩全断面月进尺158米的开挖新记录。
赣深高铁广东段,全线正线仅新建隧道就有98座,总长122公里,隧线比在41.15%。而在中铁六局施工的40公里的管段内,就有21座隧道,桥梁49座,桥隧比在85%以上,凸显了中国高铁建设的先进技术,更是铁路建设者和中央企业所洋溢出来的责任担当。
四年来,赣深高铁根据“对标昌赣长大高铁示范线、创建赣深精品工程示范线”要求,争创国优、省部优工程及广铁优质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亮点纷呈:有科技人文深度融合的河源东站精品示范段,有开全国大型高铁站改造之先河的深圳北站改造工程,有攻克世界级高速铁路难关的剑潭东江特大桥,有运用先进爆破技术工艺的羊台山隧道,有彰显岭南文化特色的塘厦站站房,以及因时应景绿色长廊标杆的和平东站站场路基工程等等。
四年来,赣深高铁采用了大量的新科技。在安全保障方面,成功开发并运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预警与卡控督办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到人、实地签认、智能提醒、强制执行等预警措施,全面规范隧道和站房工程关键高风险工序管理,筑牢施工安全保障;在轨道铺设方面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通信、信号工程方面采用模拟工厂、自动配线机械手、全过程可视化作业指导以及资源配置数据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方法;在电力、电气化工程方面采用公铁两用吊柱安装作业车进行隧道吊柱安装作业。研发出接触网腕臂安装机器人,推进腕臂安装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环保标准最高的全封闭结构。铁路建设者积极钭新科技应用赣深高铁,把科技的作用在建设高铁的过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年来,赣深高铁坚持速度和质量并行,按照以“绿色环保优势和综合交通骨干地位、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增强”为目标,按照“先行之路,精品赣深”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精品、智能、绿色、人文”的建设理念,积极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高铁与沿线自然景貌和谐统一的铁路绿色长廊。在确保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粤赣两地的生态文明。赣深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络后,“和谐号”及“复兴号”将驰骋在祖国岭南广袤绿色的大地上。届时,“金凤凰”携手“蓝海豚”,在岭南的山山水水中,用变幻的火车驶进“五颜六色”的高质量发展时代,用色彩全面诠释中国高铁的颜值之美。
是呵,岭南天上的云美、水清、山秀,是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可奋战在赣深高铁的铁路建设者,四年来顾不上欣赏身边的美丽。为了赣深高铁早日建成通车,多少个夜晚,多少个日子,即使泪水在眼里打转,他们不喊苦,不喊累。你能看见的就是不停的工作,不停的走在去工地的路上,以工地当家,坚守着这片热土,坚守着自己的梦想。
如今的赣深高铁,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华南大地,越来越放出了灿烂光芒。赣深高铁的通车运营,将不仅拉近客家人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还将带动客家文化圈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现如今,高铁里程近4万公里,而且由于中国铁路人技术的精湛、工作的敬业修筑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嗅觉灵敏的客家人,当然不会错过动车组开通带来的千载难逢机遇,意欲成为这条“黄金通道”上的“黄金节点”。以赣深高铁为载体,沿线将串联起人民军队、中国革命、共和国三个“摇篮”,直接服务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血脉里流淌着纯正的红色基因。同时,它结束了粤赣革命老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带动两省原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迈入“高铁时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珠海澳门深度合作区。
从此,粤赣铁路沿线的客家美景,不再似“大珠小珠”散落各处,呼啸而过的高铁犹如一根根银色的线,将这颗颗珠子串联而凝聚成耀眼的光芒。
从此,客家的名山秀水,不再是“路锁重楼”掩盖芳姿,赣深高铁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方便路、振兴路、幸福路、富裕路,将成为粤赣大地上的黄金通道,为老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高铁不断缩短城市与城市的距离,曾经很遥远的地方,突然变得触手可及。未来或许不需要专门拼假,我们就可以出发去另一个城市。
我想,这不正是所有铁路建设者的初衷:始终不改为民族复兴筑路的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勇做开路先锋,充分展现新时代铁路建设者奋发有为,将梦想与信念扛在肩上,不断向上,修好开往春天的高铁。  
 
2021年10月21日作于赣深高铁工地
 
 
张湘涛,男,笔名铁朦胧,研究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摄影家协会会员,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二级心理咨询师,现在中铁六局赣深高铁指挥部工作。人民图片网、中新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中国交通报特约记者,人民铁道报特约通讯员,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新闻、文学和摄影作品600余篇,报告文学、通讯、散文等作品多次在北京市、贵州省、广东省及铁路系统获奖。著有散文集《大地飞歌》(羊城晚报出版社);《敲开幸福门》原创歌曲入选全国。

作家平台
总   编:瑞  雪    
副总编:以诗为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D演示 | 赣深高铁经过这13个地方,我看到我的家乡了!
赣深高铁!要来了?
今天,赣深高铁全线铺通!深圳到赣州仅需2小时!
广东今年将投2亿建设广汕高铁
自制赣南客家美食,庆祝赣深高铁通车,做美食拉家常享周末好时光
江西广东又添高铁新伙伴,436km美景修到家门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