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养你长大,你如何能陪他变老?|| 古添丽


我打开电脑,输入密码,点开链接,再次品味这场曾经赚取了几乎全国所有观众眼泪的演讲,它的主题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已经不知是多少次了,可我仍然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仍然狼狈地泪流满面。这是多么勇敢的承诺啊! 

当然,字幕上一如既往的是一些键盘侠质疑她炒作的恶毒话语。我不想讨论这些喜欢质疑的人是如何变态!我只想说:哪怕她炒作,我也愿意祝福。你我都清楚,一个被架上道德十字架的人的日子其实并没有那么轻松。况且,她的十字架还是自己给架上去的。 

好吧,这都不是我今天想要讨论的主题。我今天想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女儿,我说的仅仅是女儿(不包括儿子):他养你长大,你要如何陪他变老? 

甲家有四女一儿共五子女。这是一个为生儿子才不得已成了“超生游击队”的典型中国式家庭。尝过生活艰辛的人都明白,一个普通家庭养育5个孩子,父母得付出多少汗水!然而,就在甲家父母将5个子女相续拉扯成人,供他们完成学业并日渐成家眼看就要尽享儿女福分的时候,最疼爱的小女儿带回来一外省男友。接下来当然是父母毫无悬念的强烈反对,并提出退让条件:期望男方能留在距离两家路程相当的本省府发展。可男方却说,父母年老,不愿意背井离乡,家里只有他一男丁,他必须回去给两老养老。怎么办?女儿一头扎进爱情漩涡不回头。几番争执之后,甲家父母只能强忍心头痛亲自将女儿送到千里之外成全别人的孝道去了。是的,他是养你长大,可你如何陪他变老? 

乙家,两老年轻时都在国家机关单位上班,思想开通,只养育了一个女儿。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当然是拼尽所有心血方抚养成人。长大成人的宝贝女儿一心追求诗和远方,在距离家乡800多公里的外省某县府工作。一开始父母也是抱着让她玩玩也好的心态就随她去了。没想到,这一玩就玩了好多年。等到父母回过神来,她已经在那边恋爱准备成家了。父母呼天抢地,痛哭流涕,后悔不已,无奈女儿郎心似铁,反过来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让父母搬来与自己同住。就这样僵持了一年多之后,最终让步的还是父母,卖掉老家的房子,搬到女儿隔壁与女儿做了邻居。这样的结果看似差强人意了吧。没想到,世事无常,女儿婚后不久便生了女儿,夫家是一个极端重男轻女的保守家庭,从此,公公婆婆各种刁难。乙家父母不忍女儿受苦,只好将外孙带在身边,把屎把尿地用心抚养。然而,不管父母如何用心,节假日时,孩子都必由女婿接回奶奶家,过完了节假日方送回来。为减轻女儿的愧疚,两老还极力装出笑脸迎送,只是,关上门后的落寞苦楚又有谁知。一把年纪方漂泊在外,语言不通,风俗不同,身处异地他乡的孤独寂寞如何排遣。在那么一个保守传统的小县城,被解读为“投奔”女儿的两老如何忍受他人异样的目光。果然,就在外孙女读完幼儿园,准备上小学时,父母不顾女儿女婿的苦苦挽留,执意搬回故乡。是的,他是养你长大,可你如何陪他变老?


丙家,家境殷实,育有一儿一女。在中国式家庭来说,孩子绝不算多。女儿当儿子般千娇百贵地呵护成长,为怕女儿一朝脱离自己的视线,全程参与女儿的人生。在女儿适婚的时候,特意为她挑选家境较次的且家有兄弟的男子,并于本市购置婚房赠予女儿当嫁妆,方便两老不时探望。女儿十分乖巧,从小到大都没让父母操心。只可惜,人世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就在老妻将外孙一手带大并送进幼儿园的时候,自家孙子出生了,两老只得将重心放回孙子身上。这时,女婿以孩子没人接送为由接了老家父亲出来同住,这一住就直住到孩子上了初中。女婿又以父亲孤独为由接了老母亲出来。从此,别说理直气壮住进女儿家了,就连女儿工作闲余都得一日三餐照顾公婆孩子,一月难回娘家几次。你能有意见吗?是的,他是养你长大,可你如何陪他变老? 

几乎每个女子在未成年之前都说过类似的话:爸爸,你放心,以后我来养你。我相信,听了这话之后,大多数父亲都只是含泪假装欢喜。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个女子,在成立自己的家庭之后,她要面对的不只是来自另一半的约束,而是整个男方家族甚至是整个社会对“媳妇”的约束。女儿易做,她尚且在自家家族的庇护之下。可媳妇难为,她一旦结婚,便被动地“脱离”了自己的原生家族,进入到了对自己只有重重束缚和种种要求的夫家“家族”。在那样的情形下,她连自己的生活能否如意,我们尚且不得而知,更遑论“我陪你到老”? 

在家庭伦理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式家庭里,“重男轻女”的念头从来就没有缺席过。养儿防老,男儿继承父母的主要财产,同样也担当起为父母养老的主要责任。这已经是流传千年的旧俗了。现代社会亦然。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一边调侃着:养儿子成本高啊。一边费尽心思,用尽方法只为求得一子!但凡生了儿子便趾高气扬,回乡祭祖,大摆宴席,整个家族都高兴。生了女儿呢,除了父母高兴,也就只有看热闹的旁人高兴。这种现象,农村尤甚。据调查,越是贫穷家庭,孩子便越多。他们将生孩子当成了买彩票,抱着“虎生三子,必有一豹”的想法尽可能地多生男孩。而这样的家庭,受伤害最深的却只有“女儿”。他们往往会以牺牲“女儿”的利益来保证“儿子”的基本权利。比如:因为穷,所以,女儿早早辍学打工,为哥哥弟弟赚取学费。比如:因为穷,所以女儿早早嫁人,换得嫁妆,为哥哥弟弟娶媳妇……正因为有了这些缘由,这些女子在夫家往往都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她们在夫家地位的低下和潜意识里的对原生家庭的怨恨使得她们有意无意的逃避“对父母应尽的责任”。这样的她,如何能陪他到老? 

那么,生活在大都市的你们呢?

双方都有工作,买房平均分担。女子为孕育下一代积极做好孕前准备,苦苦煎熬十个多月,从此落下病根,尚在哺乳期间便重回工作岗位。总算是没占男人的便宜了吧?可要是你试图跟你家男人商量:我父母希望孩子随我姓。你觉得,你家男人会答应吗?既然他不能答应,又怎敢厚着脸皮要求你一边承受着分娩的疼痛一边流汗工作,甚至平均分担房价呢?这是我至今都未能想明白的一件事。于是,我们都可笑地一边嘲笑着古代全力依附男人生存的女人,一边被现代男人用 “男女平等”的糖果哄着边流汗工作边努力成全他们“延续血脉”的中国式家庭的欲望。然后,再自欺欺人地说:你们看,我活得多自由啊。这样自我催眠的你,即使陪“他”到老,你以为,他真能“开心”到老吗? 

我曾对身边生了女儿的朋友说:你一定要告诉你的女儿,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在同等的条件下,将来你若想过得跟男人一样自由,那么你一定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忍耐和努力! 

“他养你长大,你陪他到老”?夸下海口的你具备这样的能力了吗?


作者简介:古添丽   梅州客家人   喜欢阅读,写作与旅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儿出阁(出嫁)仪式宴会上父亲的致辞
“儿子,原生家庭不好的女人,再爱也不能娶”“妈,我听你的”
一位岳父的悔恨:我是引狼入室,不是招婿上门
中国式家庭教育
【转】 中国式家庭教育
《都挺好》:对中国式家庭关系的一些想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