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腾屈原 || 刘兆全

端午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已成了我们中华儿女,炎黄子孙节日文化的标记之一,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图徽。端午的起源,是我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节祭祀活动的主题。

据传屈原自投汨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

每年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到汉代建武年间,民间又传所投之物被蛟龙所窃,沿岸人们便划龙船驱赶蛟龙,再用楝树叶包粽子并用五色丝带绑扎,投入水中,蛟龙惮惧,逃矣。自此,中国民众把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等活动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习俗,并把端午节过成了神话屈原,图腾屈原的节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纪念一位诗人为主题,把他的爱国情怀图腾成一面旗帜,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腾屈原,把他作为崇拜对象,不在他的自然形象,而在于他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坚忍不拔的求索精神产生了一种超自然力。表现了他试图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更大的文化视角探求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探求人类精神栖息的理想模式,探求心目中的美政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千百年来他的这种理念激励着千千万万有志之士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从鸦片战争到八年抗战,屈原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一直在召唤着国人前赴后继,直至取得中华民族彻底解放。今天,我们仍需仰望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屈原仍是国人心目中的图腾。它依然有培育国人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的特殊功效。我们从端午节中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秉持“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坚持真理,不畏艰辛和勇于创新的人格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的“中国梦”而奋斗着,奋斗着!!

 

作者简介:刘兆全,男。现用笔名:译心;名,红日。中国教育学会会员。1960年10月生于山东海阳。从事30多年的教育教学指导几十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少儿刊物发表过作文。曾多次被中共海阳市委,市政府授予记大功励、优秀教师、优秀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尘殇:凭谁听[爱国心结]
【传统文化】龙舟为何能划遍中华大地?
端午节,不只是念念屈原吃吃粽子
端午情   粽飘香
读了橘颂有感
文章精选:《爱国》10篇,感受青年对祖国的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