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80 微微一看很倾心

微微一看很倾心

——议《亲爱的安德烈》对教育的启示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这是一本辑录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36封通信的书,是一场成功的母子对话与心灵沟通。慢慢品读,我读出了舐犊之爱和天伦之乐,读出了两辈人的代际隔阂和东西方的文化碰撞,更读出了这36封家书中蕴涵的深刻的教育启示。

这本书以龙应台和安德烈的切身体验启示我们:教育需要对话

在教育的现实语境中,有人鼓吹有爱便有了教育。诚然,教育需要爱的滋养,但爱只是教育的阳光,幼苗的生长除了需要阳光,也需要雨露、空气和温度。即使有了温湿的水土,柔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和甘甜的雨露,教育也不会自然发生。记得肖川教授说过,教育就是“自主构建和价值引导”。

教育的发生要靠幼苗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要靠人工恰当的培育呵护。爱是教育最重要的条件;但爱并不是教育的一切,有时爱反而成了教育的一道屏障,阻断了教育通道。龙应台不无感慨地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于是教育需要对话,对话能打通心灵的秘密通道。被教育者都是神秘而独特的个体,他的内心是隐秘的,充满蒙昧、好奇、无助、彷徨、恐惧、忧伤、渴求与反叛。惟有对话才能穿透心灵的迷雾,走进被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建构自己;对话就是价值引导,帮助他找准人生的航向。通过阅读安德烈的信,龙应台和我们都惊奇地发现十八岁的安德烈,内心有时疑云团团,有时阳光灿烂,有时阴晴变幻。

他有对“国家”这个概念认同上的惶惑,有“性,药,摇滚乐”的年少轻狂,有痛苦的失恋,有面对这个贫富两极分化世界的忧虑,有无法摆脱的吸烟嗜好,等等。安德烈成长中种种的遭际都被放在了母子的对话中,不管安德烈心中的疑团是冰释了,还是依然留在安德烈的心里并将继续伴随他的人生,可以肯定地说,经过这场母子心与心的交流,安德烈有了自己更成熟的是非判断,更准确的人生定位,更清醒的价值认同。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

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教育源于自然

如今的教育已远离了自然。孩子们与大自然阻隔了,被圈养在精致而绚丽的象牙塔,接受间接知识的灌输,犹如“久在樊笼里”的小鸟。应试、安全、功利、低俗已让教育彻底地变质变味;教育失去了它清纯高雅、质朴自然的品质,变得肤浅、花哨、陈腐、庸俗。当今的教育失魂落魄,漂泊无依。

大自然才是小鸟的家,教育需要返璞归真,需要回归自然,自然是教育的故乡。龙应台向我们展示了她对安德烈小时候的教育:“你小的时候,我常常带你去剧场看戏,去公园里喂鸭子,在厨房里揉面团,对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风筝,在花园里养薄荷、种黄瓜,去莱茵河骑单车远行。”

她还借用席慕蓉的观点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注解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席慕蓉)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这是多么精辟的论述。

龙应台不但践行了最真纯最质朴的大自然的教育,而且还为我们阐释了她的教育观念。我们不能不惊叹身为作家的龙应台同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安德烈是幸运的,因为他自小就“玩”在大自然中,他的成长曾受到大自然的润泽与哺育;菲力普(龙应台的第二个儿子)同样是幸运的,当他和母亲一起穿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香格里拉,当他的心灵被那撩人的美景涤荡,被那独有的风情感动的时候,他正在接受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直接、高贵而神圣的教育。

教育需要逗留

教育是农业生产,需要精耕细作与休养生息的调和。如今的教育被当作了工业加工厂,快速高效地制造着标准化的产品。教师、学生、家长在应试中奔忙,在题海里浮沉,在功利前倾倒。

龙应台的文化观点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文化来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灵感的挑逗、能量的爆发;'留’,才有沉淀、累积、酝酿、培养。”她还解释说:“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因为“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文化如是,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说教育本身就是文化,它甚至还创造着文化,光就教育独有的品质与秉性而言,它需要逗留。教育需要清风明月间的诗意,需要翘望星空里的哲思;教育需要温馨浪漫的情怀,需要豪迈昂扬的激情。这一切都需要在下午茶式的舒缓间得到保证,太匆忙的脚步只会破坏这份宁静。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作者龙应台借这本书和21岁的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作者系金华武义县熟溪小学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好的家教,是不怕你“平庸”
《亲爱的安德烈》共读时间:6月12日——6月18日
国庆长假,与其“扎人堆”,不如看“蚂蚁搬家”
魏洁|生如短歌应轻吟
“妈妈,求求你不要再骂我了!”:语言暴力正一步步毁掉孩子
周读之《亲爱的安德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