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轩夜读:曾国藩的朋友圈——左宗棠

岳麓书社

2015年5月第1版

2016年5月第3次印刷

唐浩明编

一套4册。为《曾国藩全集.日记(修订版)》的单行本。内容起于道光19年,止于同治11年。定价198元。印制精良。半价得于中图网。

曾国藩的战友——左宗棠

如果说李鸿章是曾国藩朋友圈韩信一样的人物,那么左宗棠就是诸葛亮式的人物。

说起来左宗棠后来虽然也官居封疆大吏,但底气未免不足,因为他只是个举人出身,连续三次应礼部试都落榜了,以后发誓不再应试,绝了通过进士及第走进仕途的念头,扔掉《四书五经》,开始专心研究兵法、地形,等待时机,将来作帝王师。平时左宗棠喜欢说大话——起码在别人印象里是这样,吃的是老百姓的饭,操的却是紫禁城的心。常常以诸葛亮自比,世人都视之为狂人。他却在肚子里轻轻冷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能识英雄于风尘的知己也不是没有。胡林翼就是。胡经常极口称赞左宗棠,说,横览九州,我还没见到才能有超过左宗棠的。但是,转眼左宗棠年过四十了,还是风平浪静,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头顶上也没有半纸功名,心里不免暗暗着急。

然而,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咸丰初年,洪杨乱起,朝廷开始招募人才剿匪。湖南巡抚张亮基重礼聘左宗棠入幕,左宗棠不想去。胡林翼听说了,立刻来书劝左宗棠不要错过机会。左先生于是翩然出山,小试牛刀,果然不负众望,协助张亮基打赢了长沙保卫战,论功被封为直隶州同知。但张亮基很快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遂弃官归隐梓木洞。

张亮基走了,骆秉章来了。骆巡抚听说左宗棠不愿出山,就用了一计,连哄带骗,把左先生劫持到军营,硬是让他当了自己的参谋长,不离左右,倚之为左右手。每次下属汇报工作,需要骆秉章决策拿主意时,骆都要习惯性地回头问一句,“季高,你怎么看?”这让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电视剧《神探狄仕杰》中那句经典台词,“元芳,你怎么看?”

中国的事历来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左宗棠成了总督眼中的大红人,嫉妒、谣言于是也就随之而来,左宗棠的好名声夹着坏名声越来越响,大得连咸丰皇帝都对他好奇起来。翰林院编修郭嵩焘是左宗棠的同乡,有一天咸丰皇帝把他找来,问,你的同乡左举人现在怎么样了?多大岁数了?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办事呀?以后岁数大了,想干事也没有精力了。赶快给他写信,就说我的意思,让他出来为朕领军灭贼。

咸丰六年,曾国藩克武昌,上表称赞左宗棠济师、济饷有功,应该予以嘉奖。很快朝廷封左宗棠为兵部郎中,随即又加四品卿衔。奖励了有功者之后,骆秉章又弹劾总兵樊燮贻误军机,樊燮不服,反过头来去湖广总督官文那里搬弄是非,制造流言说左宗棠冒功贪饷,不但有经济问题,还有男女问题。官文正好也想借机给骆秉章找点麻烦,正好可以从左宗棠身上下刀,于是把左宗棠留置查办,对簿武昌。骆秉章写了书面证明材料也不管用,曾国藩、胡林翼都贻书官文,说左宗棠不但无罪,而且有大功,有大才,应该重用才是。最后幸好有大理寺少卿潘祖荫上书为左宗棠抗辩,并密折上书荐其才可大用。于是,朝廷立刻下旨释放左宗棠并令其独领一军号为“楚军”,以四品京堂身份随曾国藩治军剿匪。

曾国藩治军,颇有诸葛武侯之风,食少事烦,举轻若重,常常为战事食不甘味,寝食难安。读《曾国藩日记》,我们经常看到诸如“焦愤、忧惧、愁闷、悚惧,寸心如焚、心如悬旌、睡不成寐”等文字。左宗棠治军则是羽扇纶巾,好整以暇,举重若轻。以数千人而策应七百里,谈笑自若,指挥若定。对此,曾国藩很是服气。然而这是性格使然,别人很难效仿。

《清史稿》称,“自咸丰初,天下大乱,粤盗最剧,次者捻逆,次者回。宗棠既戡定之,至是陕甘悉靖,而塞外平回,朝廷尤矜宠焉。”左宗棠先是平浙粤太平军余部,复任陕甘总督,平定捻军与回部,尤其具有战略意义和影响深远的是收复伊犁,保全新疆。当其时,左公抬棺出征,以示必胜决心,“不破楼兰誓不还”,何其壮哉!今天新疆全境尚在我中华版图,实在应该感谢左公,其功绩彪炳史册,万古不朽。至今“左公柳”犹在,遗爱千秋,此之谓也。

左宗棠为人多智谋,有“霸才”,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清高刚峻,与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交往,常常气凌二人之上,从来不肯认输。中兴名将,大多是曾国藩引荐提拔的,即使做了多大的官,对曾大人也都是恭恭敬敬的。只有左宗棠,虽然是下属,但精神人格上始终保持独立,以平等的心态与曾国藩交往,不受一点委屈,时不时地还会在军政大事上因观点不同与曾帅发生一些争论,并不因为曾大人是一把手自己仅仅是一个幕僚和下属而曲意奉承和迎合。对左宗棠,曾国藩也总是能够报以最大限度的宽容与尊重。

左宗棠为人虽然清刚高傲,但却却能做到“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多年在外征战,从不言及家事。胡林翼就曾经给湖南的士绅写信说,“左公忠勤忘家,请你们每年筹集三百六十两银子按期接济一下他的家里,让左大人可以无后顾之忧。”曾国藩看到左宗棠的军帐又小又破,就马上搭建了两个帐蓬让他搬过去。这种将帅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忍让、互相敬佩、互相褒扬、互相关心,真是让人感动。“曾胡李左”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并称中兴名臣,真不是偶然的。对他们这些历史人物,我们或许可以不同意他们的立场、观点和做法,但他们崇高的品德与伟大的人格,却是值得我们尊重与继承发扬的。所以说,读历史,不是为了站队、翻案,而是要梳理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最可宝贵的精神轨迹,为民族复兴大业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荐左宗棠
★天国之薨(洪秀全的恶梦)10
[樊燮案:改变左宗棠人生,改写中国近代历史]
左宗棠三试落第\两次出山及“独当一面”
晚清名臣左宗棠,40岁以布衣入仕,大器晚成,成长经历十分曲折
左宗棠有个神奇的“朋友圈”,关键时刻总有人来帮他  徐志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