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诗:挂满红布条的树
点击蓝字“写作点亮生活”关注我们吧!



小诗:挂满红布条的树

文/张利红

寺庙里的神树
管婚姻,管升职,管发财
管健康,管心想事成……

它挂出
一个又一个的红布条
用鲜艳的红
来掩饰
自己的老态龙钟
和不会开花的真相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 ,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随便扔几块石头于林间,那不叫“假山”,那是虚假的山,没有山的意味、山的精神。
假山绝不是胡乱堆积起来的石头。假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要叠石,依照画理、根据创造者的心灵来垒石。
假山的垒石中,必须要“假真山形”——借真山的形貌,不能脱离山来做假山。
不能像是“迎勾芒者之拳磊”——古人以春神为勾芒,春天祭祀时要用石头,这样的石头胡乱堆积,全无义理,这不是艺术。
假山的妙处在于“俨然佳山也”,似山又非山。完全没有山形,则不是假山;只是模仿山的形貌,也不是“佳山”——好的假山,就是要于似与不似处见之。
假山是否没有真山“真”?
深通园林假山之妙的袁枚说:常州杨青望《南涧晚归》云:“岳寺风声起暮钟,残阳归去兴尤浓。停车欲认登临处,忘却西南第几峰。
陈郁庭《造假山》云:“历尽嶙峋兴愈浓,归来犹自忆芙蓉。阶前叠石呼僮问,认是曾游第几峰。
两首相似,俱有羚羊挂角之意。
“羚羊挂角”,妙处无迹可求。
似山非山,正像诗中所写,叠石所为,似曾相见,又未曾见。游山林归来,又见假山,假山没有真山大,假山没有所游的山“真”,这样的假山还有什么意味?
明人谢肇淛曾对此质疑道:“假山之戏,当在江北无山之所,装点一二,以当卧游。若在南方,出门皆真山真水,随意所择……又何叠石累土之工所敢望乎?”又说:“然北人目未见山,而不知作,南人舍真山而伪为之,其蔽甚矣。
他将假山称为“伪”——是不真的。
这样的观点难称允当。
北人做假山并非因为北方无山,北方之山多矣。
他没有看到假山的独立艺术价值,将假山仅仅当做真山的替代品。
如果假山不是为了让人体会山的高耸远大,而是表现人心灵的体验,山居庭院中有这样的假山在,更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把玩,流连于真山与假山之间,玩味于实有与空灵之境,于羚羊挂角处寻生命的真义,这样的假山存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给幽居带来无穷的意味。
假山胜过真山,如果说这样的话,恐怕很多人不会同意。
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观点。
董其昌说:“以径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
山水画高于真山水在于笔墨的精妙,笔墨不是纯然的形式,而是表现心灵的语言,艺术家用心灵照亮了山水,假笔墨而表达出来。
纯然的山水是外在的对象,是与人的心灵无关的存在物。
而山水画是一段心灵的轻歌,是人的生命光辉照耀的世界,当然要高于一般的存在物。
假山之妙也是如此,它虽然是对真山的隐括,但却是艺术家的创造,是艺术家心灵浸染的结果,僵硬的石被艺术家的生命之光照亮了。
一片假山,呈现的不仅是对大千世界的概括形式,更是人的心灵的创造、生命的体验,假山是“韵人纵目、云客宅心”的体现,“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皮日休),好的假山给人带来的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美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中的假山才是“真山”——显现生命真实意义的山,因为它比外在实存的山更能体现山的意义,更能彰显出生命的魅力,更集中地体现出自然造化的内在精神。
来自书名:美学散步丛书:真水无香作者:朱良志(著)





张利红:海东青·诗僧现代诗讲学班学员,喜欢把爱与美与悟写进文字,化成诗行。尤其喜欢微诗,一粒沙里雕世界。
微信号:13937305746
昵称:若水诗心
公众号:写作点亮生活




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
投稿微信:13937305746,或直接投到公众号里。
如七天未见发布,即为不采用。谢谢。






点一下在看再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树金黄,好种好养,一不小心就果挂满枝!
【羚羊挂角】
羚羊挂角
陈从周先生的《说园》
洞若|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王维《木兰柴》的审美境界
《一块红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