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片段阅读,要和作者“心有灵犀”

  在行测考试中,对于言语部分的考察一直是重点,其中片段阅读中的找文段主旨题目又是题量占比较高的一类。很多同学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最容易走入的误区是总想大致通读,通过片段中的看似重要的词语或句子来主观推断文段主要观点或主旨,这样没有深度的理解和思考作者意图所得出的答案,大概率会偏离作者写作的核心思想,导致选错。因此,主旨观点题,重在沉下心阅读的同时,要试图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从作者角度思考:我为什么这么写?写给谁看,想让他知道些什么?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必能做到和作者心有灵犀,选项一点就通。

  例题:

  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答案及解析:

  文段开篇强调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后文指出当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即“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后通过大篇幅的举例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相比明显不足,尾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再次强调我国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文段重点强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比例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实从作者角度看来,他意在通过点明现状,呼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当选A。

  B项,“全社会关注”无中生有,且“全社会关注”并不能解决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排除;C、D两项分别对应文段尾句和首句中强调的问题,非重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更重要,均排除。

以上内容由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外为什么说中国游客最礼貌!
老龄化与“弹性退休年龄”
论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 | 博客网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转载]2011高考时政热点专题训练(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农村发展
环境教育不是窄众教育,施教主体是中小学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