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文学】余彦平 || 终归,我们还是回到了生活

终归,我们还是回到了生活

文/余彦平

情阳亦暖,而觉忧伤;

何是忧伤,则为痛涕。

只为三月阳春时,那走在路上的心思,

和那心思底下迈着的沉重脚步;

你可知道那时的我们,那种全然的期待,

和那期待中所存续的无助与无奈。

而今却总归平淡,生活还是往常般,

亦步亦趋的走着……

后来才发现,我们终归要走进生活,

走进自得其乐,油盐酱醋的寻常日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便是秋叶离潇的季节,而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害怕上了这个季节的落叶纷飞。当枯黄的落叶漫天而飞之时,再加上秋雨连绵的几天,伴有几阵 冷瑟的秋风吹过的时候;或者恰好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寒霜坐落、雪花飘散的时候,额外的觉得这个季节是无情的。因为那几年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季节,而却留给我深深的烙印,至今难忘。

曾言忧伤,便又迎来忧伤。而今,一时忧伤却为的不只是这个落叶飘飞的秋季,而是那些与秋天有关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人……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逢入秋或者在冬季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母亲在厨房蒸馍馍的时候帮着母亲烧火。当听着柴火烧的滋滋的声响,看着厨房热气腾腾的烟气,闻着扑面而来的馍香味时,滋连着母亲娴熟的蒸馍动作,总有一种温馨般家的感觉,热血而来。而这种在我们农村穷苦人家土坯厨房的烟气,在小的时候已经深深植入我的脑海当中,到现在虽然无法用语言去完整表达,但是在心底里家的感觉走到哪里都会始终牵怑。也许,正是这种在自己小的时候家庭当中所真情发生的无数个生活情景,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一生,便是在小的时候,其实家的定义已经深深植根在我们的心中,而我谓它“家里家外”。家里,我们都用尽辛勤的双手,靠自己的努力获取家庭幸福;而家外,我们行善始终,用尽素昧平生的善良,怡然予人于乐。而今,我们这个家庭,父母已经迈向年迈,而我又得重新延续这个家庭,所以我会再三思量,也许我会要去承受的东西会更多,分量会更重。

每逢每年五月季节临近夏天的时候,我总是认为那个时间段是一个需要特别努力认真的季节,也许这种认识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而那个季节对于我们穷人家出生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无须别人去言传,那是自己要给自己心底里要说的话“扭转家庭命运”。现在回过头去想,其实恰恰是在那个努力的季节,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和后来的选择,定格了我们的人生,至少在方向是这样的。

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所以我们极早的就明白,干活和学习这两件事是我们每天所要主动重复去做的事情。无需别人去督促和管教,我们总是能在小的时候很主动的去帮助家里人去干家务活,则是因为能体悟到父母每天的艰辛,以及因为家庭贫穷所带来的不一样的眼光。那时便明白,干活是为了给父母分担负担,而选择努力读书,是为了走出家庭的贫穷。对于像我们这样农村出生的家庭的孩子,我一直认为读书真的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改变家庭贫穷的现状,所以我们的读书之路都是走一步算一步走过来的。追及我们的故事,则永远的与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家庭牵扯到了一块儿。其实,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去想,这也是一种淡然而然的幸福,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无所其视,但对于我们本身来说却自得其乐,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些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最好的精神寄托,始终觉得我们无需依靠谁,家庭便是我们最好的心灵栖息地。

说起干活和读书这两件事,到现在我心里都颇为难受。说起干活,就会记起我们村里通往我们家地里最不好走的那条路“近湾来”,在那条路上我们在小小年纪时便受尽了屈辱,不知道父辈们在那条路上受尽了多少的心酸和无奈。在那条崎岖不平几乎没有路的小道上,却留尽了我们家人的脚步印,而所有的故事都与父辈们的扁担和汗水有关。在父亲年轻的时候,干活都是相当麻利的,即便是在那么难走的小道上担麦子,从来都是小跑的步伐,而所有的累与艰辛在放下麦子后,往返回地里时所吼出的那段秦腔里,便索然无存,唯独有的便是从来看不出疲倦的干活热情与麻利劲。后来我也不知道那条路是什么时候修通的,每逢回家走在那条路上时,回味起我们小的时候在那条路上发生的故事,我都会朝着那最深沟处大喊几声,而那声音嘶哑久久回荡的空谷声,却从未被别人听见过,只是装进了我们自己的心里。

而在读书的这条路上,我们走的实属不易。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便已经开始住校,那时周天回校的时候,每周所要拿的东西必须提前准备好。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便是我们姊妹三个每周住校用的那五块钱的生活费,从来都是父亲在厨房的席边底下掏出来的,闻着那沾有炕土味的五块钱,拿着的时候却要紧紧的把它揣在兜里生怕丢了,再去细细盘点该怎么去花。在我上初一的时候,二姐在初二,大姐在初三,很清楚的记得那年在全校举行的领奖台上,当我们姊妹三个同时站在领奖台上时全校师生在底下所发出的唏嘘声。也恰恰在那年,则意味着我们当中的一个必须要面临辍学,因为以当时我们农村家庭的境况,能供两个孩子去读书已经是尽家庭最大的能力了。而那一年我清楚的记得,在读书的路上委屈的便是大姐。因为对于那时的条件,靠务农供就三个学生念书意味着什么,所以父亲当时决定让大姐辍学,除非考上那时的一中。而大姐那一年未进入一中,被职校破格录取,我清楚的记得她当时拿着职校新发的课本苦涕的样子,而父亲断然决定让大姐辍学,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和二姐身上,你可知道当时我们都是何等的爱读书。后来按照父亲的想法,二姐顺利进入了师范学院,而我则进入了高中,巨大的生活压力给尽了我们无数的烦恼,那几年父亲在工程队上打工受尽了苦,那是我在工地上亲眼所见的场景。就这样在生活还算平淡的日子里,我们一直朝前走着,其实一直以来从来没有期盼过大富大贵,平淡而安然便是最好的生活期待。

在这个秋叶离潇的季节,与秋天有关的故事有很多。我又记起那几年我们村在秋天所发生的故事。而这个秋天,我却分外惦记家里,以及母亲在厨房内外的忙前忙后,和那厨房烟囱中升起的烟火味。

作者简介

余彦平,网名墨海茗扬,武山县榆盘镇河程村人,喜欢文学读物,平常喜欢看书写作。虽然我们都历经苦难,但是给予生活最好的方式便是无常的热爱,和始终爱笑的样子。

xiangtuwenxueweikan

●编委

赵富有 毛韶贤 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非 赵鹏  刘金  蔡吉成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美术指导:马小彦

今日头条:乡土文学微刊

企   鹅   号:乡土情愫

百 家 号:乡土文学微刊

个人图书馆:乡土文学微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厨房定格老爸
行走在冬天的路上。。。
爱老大宠老三,被忽略的是老二,三胎家庭同样的父母,不同的爱
卅载思母情依依
女子做饭时,厨房“炸了”
知青往事:从陕北插队回来,因为住房问题,他和家里断了联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