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甘南】散文|往事|毛月玲

往事


夏天的太阳热烈而干燥,院子里花花草草被太阳晒的绿旺旺红艳艳的,一派生机帛然。

远山在湛蓝天空的衬托下,在明晃晃的阳光照射中,苍翠欲滴。

父亲在院子里就能看到一层层梯田,金黄的是油籽花,翠绿的是小豆地,墨绿的是洋芋地,还有麦籽地父亲一眼就能分辨,还能辨认出那一块地是谁家的。

在这个季节总能回忆起在这些田间地头发生的一些往事,再过几天豆子能摘了,新洋芋也能挖了,青稞穗可以烧着吃,可以煮着吃,父亲抽了抽鼻子,好像已闻到了那股梦牵魂绕的清香味。

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父亲一年中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节,耳边好像响起了娃娃们满山跑的叫喊声,父亲睁开眼看向山头努力寻找,只有耀眼的阳光和寂静的庄稼地,连个人影都没,唉,生活条件好了,娃娃们都不去地里,不像他们小时候稀罕山里的那些吃头。       

父亲躺在屋檐下的躺椅上想着,思绪飘到了儿时。自己是兄弟中的老大,姊妹中的老二,老大是姐姐,,老三是二弟,老四是妹妹,老五和老六是弟弟,最小的弟弟和自己早夭的双胞胎儿子同岁,比姑娘大两岁,虽然是弟弟,但始终觉得就是自己的儿女的样子。

父亲对造成兄妹们不幸童年的罪魁祸首的爷爷很是“恨”,因和爷爷的隔阂十六岁的他在再一次和爷爷发生争执后选择了去远方,遥远的地方上班,而后他和家的联系就是一枚枚邮票,一缕缕乡愁。

一切还得从爷爷说起,爷爷也是弟兄姊妹五人,两个哥哥,两个姐姐,爷爷是家中老幺,  人们常说:“黄帝爱长子,百姓喜幺儿”   ,幺儿获得了一家人的宠爱。 

爷爷一表人才,人们都说家中小儿集了父母所有优点,美如山,秀如锦,朗如日。

爷爷的家族在本地也是望族,世代是做生意的。

爷爷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家中的掌柜赶着骡马队走南闯北跑生意。从来不觉得风宿露餐有多可怕,那是他喜欢的,他知道背后有爱他的家人。

他总是带着一家人的担忧和期盼在骡马匠们的吆喝声中骑着大马威风凛凛的走了,经过一两个月的漂泊,又带着家人的希望回来。

爷爷肆意张扬,意气风发。

他喜欢亲人团聚,久别重逢时两个哥哥用力拥抱住风尘仆仆的他,喜极而泣。两个姐姐和大嫂会边擦泪边笑眯眯的迎接,他压下想流泪的冲动,阳光,风趣的说:“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拍拍“健壮的胸膛”一家人笑了。

爷爷风流倜傥 。

爷爷说着外面的趣事,姐姐哥哥们看着,听着,问着,笑着,直到嫂嫂叫他们吃饭的时候……

爷爷的两个姐姐也嫁的极好,县城四大家族中他们兄妹就占了三姓。

他是爱他们的,他的亲人们。

爷爷的  大哥只生了一个侄子,是大家的掌中宝。

爷爷的父母早逝,在“长哥为父长嫂比母”的思想中,爷爷把大哥和大嫂如父母般尊敬和爱护。

爷爷二十岁时,他大哥把一户姓朱名山喜花的姑娘给爷爷娶为妻,卖了地皮盖了房子,分了家。

房子盖的很是气派,飞檐碧瓦,满院青一色的大方砖,花窗栏杆,雕花刻叶,一进两院,院墙跟前一树迎春花香气扑鼻,一树黄刺梅花开灼灼,树下小桌是爷爷喝茶下棋的地方,奶奶会在周围空闲地种些蔬菜。

爷爷玉树临风,温文尔雅,  

自从成家后,爷爷也歇了去四处浪的心,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奶奶个子不大,人也不是太漂亮,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脚不大,是裹脚没有成功的那种,奶奶常说:“不是新社会,我的脚就成了三寸金莲了”,奶奶的脚没成三寸金莲,也只有五六寸。

奶奶也很争气,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姑娘,这也是爷爷稀罕奶奶的地方,可尽儿的给奶奶送手饰,奶奶最高兴的回忆就是回娘家戴着很多首饰。

骑着高头大马,穿金戴银的奶奶被爷爷送回娘家,在邻居小媳妇儿们羡慕的目光中很是炫耀。

因此后来差点被爷爷逼疯的奶奶总是说:“你爷还是爱我的”。奶奶十五岁嫁给爷爷跟着享了十年福,受了将近四十年的罪,那时候人们不把爱挂在嘴上,却放在心里,现在人们把爱挂在嘴上,心上却没它的位置。

爷爷很重视读书, 父亲和他姐姐小的时候所在县城已有五年制学校,那时考五分就是满分,学习好可以跳级,姐姐八九岁弟弟六七岁时两人就一起念书。

爷爷也重视家庭教育,博古的他常给两人讲故事。“头悬梁,锥刺股”,是爷爷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两人每天跪坐在八仙桌前读书写字,自己也陪着读书,点着煤油灯盏读到很晚,后来两人都写的一手好字。

三弟只有三四岁,是不用吃苦的,只是往后一辈再也没了读书习字的机会了。

爷爷写的一手好毛笔字,过年的对联爷爷会亲自写,还有过年的时候爷爷还会用竹子制作非常漂亮的花灯,挂在房檐下,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们都眼巴巴的看着,等爷爷正月三十日晚挂灯笼。

贴对联时,爷爷总会在炕头的柱子上用红纸写一行字贴上,多数都忘了,只记得最后两句“白玉堂前,春楦并茂,儿孙满堂”。

爷爷的大女儿,父亲的 姐姐有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黑黑的眼睛毛茸茸的,无疑爷爷最爱的是大丫头,小名为“心桃”取大名为“瑞”,大丫头继承了爷爷的聪明,考试总是满分,而且跳级,十五岁已经是师范生了,在六十年代初女子能考进师范还是很了不起的。

由于家庭巨大的变动除大丫头和父亲(大儿子)其他儿女都不知道曾经的父亲在外肆意张扬,玉树临风,在家谦谦有礼,温温如玉,只知道眼中的父亲就是个浑身都是戾气猥琐的大烟鬼。

爷爷也只是对两个儿女尽了一点做为父亲的责任,其他儿女都顾不得了。

其他儿女取名以玉为头依次为才,杰,琴,在父亲说来在他七八岁之前全家是幸福,安康,温馨的。

噩梦是父亲七八岁时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动,土改时爷爷的两个哥哥被划分成富农,从抄家,抓人,打人开始的,两个哥哥从狱中没能活着出来……

大哥丢下了侄子和大嫂。二哥孤身一人,没有后人,爷爷把父亲从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二哥,二哥的命是因为开旅店丢的,旅店是县城车站跟前临街的两层木楼,被公家封了很长时间,后来公家叫爷爷认领,爷爷己是被两条人命吓怕了,拒绝认领,最后公家充公,修成现在的派出所。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同伴们会到很陈旧的木楼上玩捉迷藏,木楼虽已破败,但依稀当初的精致,雕画护栏,爷爷总是不叫我们去木楼,也许那是爷爷最不愿人知的伤痛。   

巨大的社会变动吓坏了爷爷,在几天之间两个亲人相继离开的打击,在对自己前途的害怕担忧和对社会变革的恐惧中爷爷在精神上被打击的一败涂地,在极度的伤心和惊慌中吸食了鸦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瘾君子。

由于家庭巨大的变动除大丫头和大儿子其他儿女都不知道曾经的父亲在外肆意张扬,玉树临风,在家谦谦有礼,温温如玉,只知道眼中的父亲就是个浑身都是戾气猥琐的大烟鬼。

这是  一家人恐怖梦魇 的开始。爷爷变成了魔鬼,钱吸完后,先是家中的牲畜,接着奶奶的首饰,再后来房子被渐渐的一根柱子一根檩条的拆,也拆剩到两间,𥦬护栏杆都拆掉卖掉,院中的青砖一块块撬起卖,再就是粮食,所有能变成钱的东西都会被偷去卖掉。

爷爷除了几个孩子和奶奶一无所有,比贫农还贫农,已经没有东西充公。但是他曾经是富有的,所以公家给爷爷的名称是“小富农”,由于贫穷爷爷的命保住了,可有时生比死叫人难受,生不如死。

是奶奶和儿女们生不如死,一瓶清油要藏好几个地方,奶奶常被爷爷为了争夺被爷爷找到要拿走卖掉换大烟的东西打的鼻青脸肿,为了儿女们能活命奶奶也拼尽了全力,“母亲”这个字在奶奶孱弱坚韧的身体中爆发出了最大的力量,爷爷有时也惧于奶奶的气势悻悻离开,多数时会抢了东西匆匆跑掉,而后奶奶瘫软成一团嚎啕大哭。

叫爷爷最愤怒的事情是大女儿心桃没听话,没嫁说好的婆家,跟自己谈的恋人走了,虽然女婿一表人才,后来也是身份不菲,但爷爷也是伤了心,从此见大丫头回家就骂,有时能骂一晚上,来一次骂一次,丫头也是被骂的来一次哭一次,直到后来有了孩子才不骂了。

父亲在和煦的阳光中像睡着了一样,但看微动的眼珠,知道还是没有睡着。

兄弟姊妹中,大家最敬尊大姐,最爱小妹,小妹最是漂亮和机,因为大姐年长且聪明,在姊妹们还很弱小且困难的那几年,大姐的波辣是很有名的,刚有十多岁的她带着几个弟妹偷农业社地里的洋芋,小豆,青稞,麦子,为了活命反正是能吃的都偷,山里管地的壮汉很是霸道,常追着几个孩子满山跑,姐姐总是老母鸡般护着战战兢兢的姊妹兄弟们,像男孩子一样,和壮汉吵架,吵归吵,骂归骂,偷还是偷,不偷要死人……

在兄弟姊妹们的心中,姐姐像母亲一样,大哥像父亲一样保护着他们,也值得他们重尊。

父亲叹了口气,爷爷吸烟后,一家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还好都熬过来了,因为有从小患难与共的经历,兄恭弟爱妯娌和蔼,兄妹们时常都感叹由于老父亲没钱,姊妹们也没有因财产起纠纷,反而相互间亲了很多。

姐姐过逝的早,刚六十多,现在外甥,姪女们过的都很好,可惜姐姐享不了福,一滴泪悄然从父亲眼角滑落,二弟也不满六十过逝了,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父亲微微叹了口气,今天有点伤感,看见满山即将成熟的庄稼,胸中始终不顺畅,姐姐弟弟们的往事总会涌上心头徘徊不去,真的是老了。

想起以前姊妹们忍饥挨饿的时光,现在的生活多美好,社会多和谐,真是甜到心窝窝里的日子啊,可是奶奶不在了,姐姐不在了,弟弟不在了……

爷爷吸烟四十多年也只祸害儿子,从不祸害亲戚朋友。 

也不上女婿的门祸害丫头女婿,小女婿很是孝顺,也是接到家中小住了几日,爷爷从此再没在女婿家门放过一个脚印。

爷爷也从不踏进只隔半条街的大嫂和侄子的家门,因叔嫂有别,只是默默看着侄子成家,儿孙满堂。  

爷爷在七十岁时记了吸烟,七十二岁过逝,享年七十二岁。

奶奶也是在给最小的儿子娶亲一年后过世,享年七十二岁。

爷爷奶奶儿孙满堂。

爷爷没有给儿子们丢下一毛钱,反而祸害了几十年,儿女们从最初的恨也随着长大慢慢的看开了,父亲常说:“赃官烈父,不下雨的老天爷”这都是没办法更改的事,只有接受。

儿女们在他百年后还是以很隆重的丧礼埋葬了他,爷爷的亲侄子亲自操持了整个丧事,丧事圆满。

父亲总是想,也许爷爷是睿智的,空即是满,失即是得,爷爷所求只是儿孙满堂。

毛月玲:卓尼县柳林小学教师。

xiangtuwenxueweikan

●编委

赵富有 毛韶贤 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非 赵鹏  刘金  蔡吉成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美术指导:马小彦

● 特别提示:赞赏的60%发放给作者(十元以内含十元不在发放)赞赏七天后结算,之后不再结算。请加微信191979538.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放,过期视为放弃。

今 日 头 条:乡土情愫

企   鹅   号:乡土情愫

百家号:乡土文学微刊



微信号 : xiangtuwenxueweik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参赛展:桑晓东
李新轩:忆往事,缅怀父亲
她含辛茹苦把弟弟妹妹拉扯大,临终前妹妹却忙着打牌不愿见她
表 叔
散文 | 我和你 | 作者: 聂建国
【三江文学】《消失的老宅》作者‖信章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