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觉当下境,体悟事上圆。
欢迎不同知见。如果有误,也欢迎指正。
《心经》说:“诸法空相”。这一句,可以说是第一义谛。(《大般涅槃经》也有说)
有人把“空”等于没有,或不存在。
禅宗并不这么认为,觉悟后,该砍柴还砍柴,该吃饭还吃饭。
佛学也有因明和正理,可以验证。
空
空不等于没有,或不存在。
空是从梵文śūnyatā翻译来的,它有缘起性空“无自性,无常性”的意思。肯定的是,śūnyatā不等于虚空。而汉字空,本意是虚空。
如果你是第一位译经人,你选哪一个汉字?当时的译经人用了“空”字。但是因为不同的语言体系,不能说“空”字最准确的对准了śūnyatā。
山河大地的空,是心中认识的山河大地和真实的山河大地之间的虚妄。
如果从汉字“虚空”的本意去理解佛经,就偏离了。
“要100万才结婚”,“我认为他不对”,“喜怒哀乐”,“我看到的山河大地”,这些是心中的空相。
但是,有人说身体、山河大地不存在,等同于虚空或者电脑游戏,梦。
从因明学的“同品定有性”,可以判断“山河大地物”和“虚空”“电脑游戏”“梦”不是同一类,“山河大地物”和“喜怒哀乐”不是同一类。“山河大地名”,“心中认知的山河大地”和“喜怒哀乐”是同一类。
从心和心作用去看。
有人有一个逻辑:把山河大地也“无”掉,就能解苦了。
这就好像为了除草,连谷子也铲掉,甚至把田地也毁掉了。
释迦摩尼说“过河弃船”喻,没有否定山河大地有真实。
山河大地“无”掉,才能解苦。这是身外求法的逻辑。
心中苦是心中事,和山河大地无关。山河大地是真实或虚幻,也和苦无关。
山河大地是什么?有实相,但是“看山不是山”,不是看到的实相。
有人说,山河大地和电脑游戏或者梦一样。
我们身处电脑游戏和梦之外,才能证实游戏和梦虚幻。但是,我们跳不出现实世界之外,没有再发现另一个世界,如《黑客帝国》否定现实世界,证实现实世界也和电子游戏和梦一样。
有虚妄不等于无真实。一个人可以心中这么想,但是,这不等于实相。
从因明学的“同品定有性”,电子游戏和梦,与现实世界不是同一类。
释迦摩尼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在《金刚经》中,他还是会吃饭。
在《大般涅槃经》中,他吃毒蘑菇而圆寂。
六祖慧能顿悟后,离开了东山寺,还是要惜身保命。
他们都是真实的人。
人就是人,和电子游戏里的角色不一样,身心有真实无法抹除。
人都要吃饭,见了滚落的石头要躲,要承认眼前人存在,这些事里有存在的真实。
从因明学“同品定有性”,食物、身体、石头、山河大地都是同一类。
世界和身心本有的实相,能作为最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