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第一阶段:萌芽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讨论通过了我国经济体制实施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议,改革开放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此后经济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基本任务。

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资金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企业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现有的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资本市场开始萌芽和发展。

1990年,作为一种试验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资本市场被正式建立。同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正式成立和营业,我证券交易市场自此场正式建立。

伴随证券交易所一同发展,我国相关部门也也开始了规范证券交易的制度改革。1992年,一些国有企业成功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开始在证券市场上市发行股票,我国资本市场初现雏形。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第二阶段:成长期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初期,针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较为松散和分散,导致证券市场出现了为抢购新股而舞弊的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针对证券市场监管结构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为了更为有效的对证券市场形成监督和约束,需要建立对资本市场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为此我国成立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证监会。监管机构的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此时我国相关的制度并不完善。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从区域性试点发展为面向全国性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和放大。

我国监管机构成立之初,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上市公司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证监会先后颁布了规范股票发行和交易、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和禁止欺诈的相关管理条例,规范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

此后,《公司法》也于1994年开始正式实施,针对公司的设立、组织、股份发行与交易、法人治理机构等活动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约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的合规性。

除了对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这一时期也加强了针对交易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我国从事证券投资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管理。

在这个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针对证券市场和参与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但是仍然缺乏针对整个金融行业统一管理的机构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无法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精细管理。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第三阶段:规范发展时期

此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初步发展都存在试验性质,资本市场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正式承认。1998年,伴随着《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承认。

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信息披露规则和会计规则等日益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和执法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稽查执法工作不断加强。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我国的法律法规也切实起到了约束作用,监管部门先后查办了“银广厦”、“德隆”、“科隆”和“南方证券”等违法违规企业,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和利益。

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我国证券市场的审批制度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资本市场开始了针对股票发行制度的探索。首先,我国开始了“通道制”和“保荐制”的证券发行制度的尝试。

2001年,通道制的股票发行制度被采纳和实施,在该制度下筛选和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利从行政机构转换到了承销商的手中,但是每年能够上市的企业名额仍然有限。

保荐制始于2003年,发行股票的权利又赋予了保荐人或者保荐机构,与之相应但是保荐人或者机构需要承担自己所保荐的企业的连带责任,即如果相关企业发生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问题,保荐人和保荐机构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券商发行股票的行为受到约束后,开始变得更为谨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其规范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由于前期制度缺陷和已经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全部解决,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并且开始显现,我国资本市场的调整时期开始了,这段时间在2001年—2004年之间。

2004年,国务院发文坚定了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念,同时给出了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规划蓝图,此举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此后,2005年—2008年之间,我国资本市场又开展并完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证券市场上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不再存在差异,这一运行机制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股东之间的权益也得到了有效的平衡。

经历过这一阶段确立资本市场地位、完成发行机制改革和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限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约束已经基本被扫清,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第四阶段:多层次发展时期

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在前期的发展和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我国资本市场于2009年以后进入了多层次发展的全新时期,这一阶段以创业板的建立为始点,我国资本市场目前仍处于该阶段。

创业板正式成立于2009年,证监会正式宣告了创业板的建立。创业板创建之后,很快就迎来了多次快速扩容,并于2014年开始实施做市商制度,于2016年结束试运行,创业板正式成为了一个面向全国的股转系统。

创业板的成功建立除了满足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引发了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2020年,创业板成为深交所的注册制试点,这一个改革标志着注册制改革正式进入存量板块。创业板也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的序幕,继创业板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又迎来了科创板,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需要。

为了将科创板正式落地,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中国人民最高法院于2018年到2019年两年间,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为科创板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

2018年,证监会宣告了科创板试运行以及在科创板实施注册制的开始。此后,上交所和深交所也相应出台了对应的制度文件,保证了科创板的落地。

2019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针对建立科创板的司法意见,为科创板的正式建立奠定了法律制度基础。我国资本市场经过之前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发展的资本市场的构建。

2021年是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第30年,截至2022年8月份,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4800家,相较于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之初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超过500倍,并且总市值已经超过了92万亿元。

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也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瞩目成就。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资本市场正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市场体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良性市场生态逐步形成。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场投资者超过2亿人。

李超介绍称,这十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推出新三板、科创板,设立北交所,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累计达到55万亿元。

此外,这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跨越,稳步推进试点注册制,发行市场化程度、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场各方预期。

总  结:回顾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创业板注册制试点落地、科创板的推出、北交所的设立等改革对资本市场来说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及未来竞争态势分析
券商总资产超过6万亿元 加速进入全球配置资源体系|
建设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230201粤开证券李兴:四方面建议助力全面注册制顺利推行
注册制:A股用了20年走完50年的路
织密投资者保护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