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好朋友,从来不给我点赞 | 网络社交真的会让人孤独吗?【第74问】

第七十四问:我现实中的好朋友,从来不给我的朋友圈点赞,为什么会这样呢?

好戳心的问题啊,这涉及到信息时代社交模式的问题了,我们简单聊聊吧。

炒鸡蛋社交

比起二十年前,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让我们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传统社交:一对一,立体形象,频次少,范围可控……这是我们熟悉的方式。

而网络社交完全相反。

一对多:

首先是微博微信FB这种“展示面”的出现,使社交行为由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由强连接变成了弱连接。

你发一条朋友圈,放个自拍说自己吃了什么好吃的去哪玩了,这是一次单向表达,然后别人点赞,点赞其实是一种极简化的回应,只有态度而没有任何内容,这就不是一种有来有回真正的交流。当然人们也可以选择留言,但留言就意味着开启了一次谈话,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平面化形象:

很显然,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跟实际形象差别很大。朋友圈是一种精心准备的展示,把图P好,精心措辞,别人看到的,是你想让人看到的形象,而不是生活中真实的样子。

而另一方面,单靠照片文字小视频,又完全不足以反应一个立体的人,当我们跟朋友面对面时,你能看到对方的气色,表情,神态,说话的语气……而朋友圈里,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段话几张图。

你很难指着一条朋友圈,说这是你的朋友,很显然,那不是你的朋友。

打个比方,这就像绘画由写实派到抽象派的转变,以前我们看到的人是这样:

而网上的人们,都是这样。

真是伟大的毕加索。

永不下线:

微信和QQ,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QQ的头像还会由彩色变成黑白,而微信,是永不下线的。

这会让人产生了很多幻觉,好像自己永远都不必独处,我们任何表达总会有人听见,而实际上,很多时候翻遍了好友列表也不知道该跟谁说话,而我们的表达,收获的也仅仅是几个赞而已。

传统社交中,你跟朋友见了一次面,那就是切切实实的一次,而在网上,随时随地都在社交,似乎又都不在社交。

范围不可控:

还有个显著区别在于,一对多的社交,需要人有意识的控制范围,横向空间上,一条动态,想让谁看不想让谁看,需要刻意筛选,纵向时间上,以前的事情想让谁知道不想让谁知道,同样需要刻意筛选,所以很多人把朋友圈改成了三天可见,就是一种时间筛选。但这种筛选是何其粗糙呢,因为其实总有些人,你不介意让她知道你的过去,但却无法单独向某些人敞开。

而归根结底,这种筛选需要不停的定义一个人到底跟自己什么关系,假设我们能把自己所有的微信好友按亲疏远近分成很多层,那就要不停的去定义每个人到底在哪层,小A送了我一袋辣条,我把他升一级吧,小B最近说我坏话,我要降他三级……累不累。

而传统社交,你跟一个人说了什么,影响的范围是完全可控的。

所以,综上一些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两个趋势:

1,网络社交在稀释人的形象,由一个完整立体的形象,变成了散落各处的碎片。

2,网络社交在稀释社交行为,由一次完整的社交行为,变成了散落各处的碎片。

这个过程,形容起来,就像煮鸡蛋和炒鸡蛋的区别~,传统社交就像煮鸡蛋,圆滚滚的,蛋壳蛋清蛋黄,层次分明。而现在,先打成了蛋液,煎成了平面的鸡蛋饼,最后乱七八糟炒在了一起,就这么个过程。

www.友谊.net

有人形容现在这个时代,是人类由现实世界向网络世界迁徙,并且把00后这一代,定义为网络世界的原住民。于是所有事物都在疯狂的上网,买东西上网了,叫外卖上网了,游戏上网了,电视电影也都上网了……但你的友谊上网了么?

仔细回忆了一下,我与最好的那些朋友,是怎样相识的。

认识胖子那时候,是在篮球场上,在中国打野球,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不认识的人,都不会怎么用力防守,大家都是来玩的,又不拼命,适当让一让,进几个球,都挺开心。但死胖子不然,他就是来拼命的,当时我跟他根本不认识,但他深扎马步,抿着嘴,全神贯注,不停的用硕大的身躯玩命防我,一膝盖顶在我大腿上,钻心的疼,低头一看,淤青一片,我忍住没做声,继续打球,不一会,同样一个位置,又顶了我一下,我顿时火冒三丈,当场打了一架……由此开始了我俩至今将近二十年的友谊。

女生也一样,跟张小喵,那是无数次吟诗作对,坐而论道,无数次在课堂上一起怼语文老师,而结下的战斗友谊,我复读时,会刻意回到学校选她的班级,她失恋的时候,跟任何人都只字不提,单把我叫出来,当着我的面,一根接一根,连抽了两包烟。毕了业,相聚上海滩,一起商量创业,后来她在深圳,我从海南岛一路驱车1000公里去看她……这些点点滴滴,才一起走到了今天。

就算在朋友圈点一万个赞,能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么。

就像我一个朋友的吐槽:你以为看了我的朋友圈,就真的进入我的朋友圈了?别幼稚了。

虽然现在网络生活越加丰富多彩,一起参加个什么活动,一起开荒刷副本之类,也能积累一些革命友谊,但现实中一碰面,终究不是那么回事,就是说,至少现阶段的网络上,还真就模拟不出现实中友谊的强度和深度。

友谊不是不想上网,是现阶段还上不去,上去的,都是一些被稀释的东西,浓度变了,味道就变了。要么现在经常看到,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无非就是各玩各的手机,一个孤独的人找到其它人,然后一起孤独罢了。

芝加哥大学的John Cacioppo对不同的社交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一个人线下互动的比例越高,就越不容易感到孤独;线下互动的比例越低,孤独感则越强。

所以,尤其对我们这些非“网络世界原住民”的老家伙来说,现实中的友谊,总跟网上是两个轨道。我最好的朋友,不但极少赞我的朋友圈,从来没发过红包,过年也不拜年,还不知道我的微博,甚至我开始写公众号,这几个家伙也基本不会转发我的文章,因为网上发生的事和现实的友谊干脆是两码事,他们也用不着通过这些行为来表达对我的支持。

但我知道,当我真需要帮把手的时候,这些人总会第一个出现的。

谁是谁的工具

所以,到底该如何对待网络社交呢。

我有个朋友很极端,厌倦了这种泛社交之后,不但关闭了朋友圈,后来干脆注册了一个新号,只加了七个常联系的朋友,之前的旧号偶尔登录一下,也没发现错过了什么关键信息,他感叹说:“也不知道以前都紧张兮兮的捧着手机干啥。”

但这种硬汉行为,终究无法普及,微信全球九亿用户,不可能靠硬挺着不用,就使我们的生活回归田园了,时代大势所趋,就算微信不行,也会有小信,中信,大信,巨信不停跳出来~

用还得用,关键在于怎么用,所有软件,乃至互联网,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发明的工具,网络社交到底是让你越来越孤独的囚笼,还是扩大社交圈的神器,只在于你怎样运用它,如果能够利用线上活动增加线下的交往,一起拼个车旅个行,参加同城活动,线下小组等等,那样的网络,也并不会夺走我们的友谊。

人是否自主,真的非常重要,几乎在影响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就像人工智能出来,一片风声鹤唳,很多人担心自己被人工智能抢了工作,甚至入侵人类大脑,统治人类这种科幻情节都出来了。其实归根结底,不就是个工具么,人类发明铁锹的时候,也没担心是否被铁锹统治了,人工智能又有什么区别呢。

自主,自立,自持,如果微信有个朋友圈的功能,需要有人来使用,于是你就开始不停的刷朋友圈,朋友圈有个点赞的功能,就以这个判定亲疏远近,那么到底谁是谁的工具呢?!

不给你点赞的朋友,还是你真真切切的朋友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同学,为什么现在我们变得无话可说了?
如果微信关闭朋友圈,谁将从此消失在你的生活里
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转载
你的朋友圈真是你的朋友圈?
怎样打造陌陌、微信的个人形象
社交规则:在微信群里发一条信息,就知道你的形象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