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己在人群中

原创第642篇,1425478字

人性最根本的恐惧就是孤独,所以,渴望被理解,被看见,被包容,被共鸣,是人性使然。

极少有人能超越这个层面,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明”,如果有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人性,那么就会唤醒神性,拥有丰富而自洽内心世界的人,才可能享受孤独,而不再需要外界的共鸣和认可。

而对多数人来说,被理解的渴望生来炽热,而这种渴望几乎永远不可能被满足,套用一句俗语: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

其实人不可被完全了解的本质在于,内心容量与表现力的差值。

我们设想一下,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被另一个人完全了解,假如你内心的所有感受,观念,想法的总值为100,那么你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足够丰富的表现技巧,来把100的内容表达出来,而且还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接收者。而这两个条件很显然是永远无法实现的。

因为没有人对他人抱有如此大的热情要了解对方的全部,也没有人能一辈子每时每刻都在表述自己,世界上更没有那么精确的表述方式,可以完整拼凑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即便是我们挚爱的人,其实也只是在动情那些瞬间,“想要”了解他的全部,但这样的想法转瞬即逝,也根本无法实现。

所以,知己这样的角色,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稀缺的,心灵契约重于千金,自古以来士为知己者死,一刹那的灵魂共振,便可以为之舍身赴死了。

我自己而言,20岁之前很长一个时段中,确实是极度渴望知己的,那时候,谁能听懂我一两句话,就足以兴奋很多天了。而后来,入世又出世,基本上已经不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与认可,堵死了这个与生俱来的空洞。我开始把人们的理解和认同当成一种惊喜,没有很正常,不寻找,不期待,但有了,那是值得欣慰和感激的。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所追求的境界。

而如今,再前进一步,我又发现了另一种有趣的可能性:

其实知己就在人群中——真正的知己是大众。

当一个人学会逐渐面对大众,把大众抽象成“一个人”,而与这个统一人格进行对话的时候,你会搜集到取之不尽的反馈。

会有人围观,会有人质疑,有的人调侃,有的人抬杠,甚至有的人无理谩骂……但同时,你肯定也能在其中找到认同和共鸣,这种理解,也许并非那么精准,甚至是错进错出,不见得是你的本意,但千千万万人中,总会有人真的读懂你,产生真正的共鸣。

然后,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当你把这些共鸣搜集,珍藏起来,渐渐的,就会在外界,拼出一个完整的自己,就像群星汇聚成银河那样,呈现出原本内心的自我,而经过返照之后,他的样子必将熠熠生辉,会超越你自己原本的想象。

所以,事情就是这样,人们本能上对负面消息尤为敏感,在所有的公众反馈中,往往去搜集那些对自己的误解与批评,其实何必呢~

敌人在人群中,知己也在人群中,真实的自我还在人群中,以此称之为,以人为鉴。

视频日记

《星夜飞驰》佛罗伦萨 2019-3-1

关于视频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魂知己,一个足矣
一个知己!
盼别人不好的人往往内心卑微,「小人」心理激起人性欲望的攀比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相知淡淡的陪伴与共鸣
如何沟通才能深入人心,引起共鸣
我的知己,你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