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武夷山下这座古镇,朱熹在此生活40多年,知道的游客却不多

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大师、教育家,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朱熹曾经在一座千年古镇里生活了40多年,座千年古镇位于福建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地交接带,原取名为五夫里,最早兴建于晋代中期,但除了武夷山附近的人,知道这个古镇的人并不多。

五夫古镇最值得游玩的当属兴贤古街,兴贤古街是朱子理学的诞生地,由籍溪坊、中和坊、汝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6个街坊组成,从五虹桥开始,到文仙桥终止,共计1000多米长,最早是在晚唐时期初具规模,到了南宋后期才开始逐渐兴盛。

镇内大部分建筑为宋代时期的建筑,灰白色为建筑主体色。但在一群灰白建筑中一抹鲜艳的红尤为显眼。这就是古街内的一座书院,名为兴贤书院,它的门楼采用红、黄、蓝等多种色彩,使得兴贤书院更加突出。兴贤书院在南宋时期敕建的,是朱熹讲学的地方,有培育优秀人才、贤能之士兴起之意。在书院内还能欣赏到仿写朱熹笔法的各类塘匾、楹联等。书院的门楼屋顶上至今仍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

在兴贤古街上还有五口“五贤井”,其中有四口井内的井水依旧可以饮用。古井的历史已经不可考据,只能在古井的井栏石沿上模糊辨认到雍正年间重修的字样。“五贤井”的由来,据称还与“五夫”地名密不可分。

在宋代,五夫出了一位胡安国,是理学先儒,而他的后辈也是人才济济,大多是理学的传授者、开拓者,其中胡氏后人中有五位享有“士大夫”的美誉,比当地人尊称为“五贤”。为了表达“五贤”的重要地位,后人把街上的五口水井名为“五贤井”,以表对胡家“五贤”的尊与纪念之情。

除了兴贤古街之外,在五夫古镇外的屏山山脚下,是朱熹从15岁开始就定居的地方,名为紫阳楼,屋前十片片稻田与池塘,在左手边还有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树,屋后是密林古树。传闻朱熹曾在池塘边苦读,激发灵感,随手写下了《观书有感》,也因此造就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名句。

古镇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荷花,栽种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南宋就有“煮莲教子”的传说。在盛夏之季,五夫镇内有万亩荷田美景,混合着清清河水、潺潺流水,伴随着阵阵泥土、青草的方芳香,体验别致的盛夏。

莲子就是五夫古镇的特产,享有“白莲之乡”的美称。到了莲子成熟的积极,古镇内的居民就会把晾晒好的链子摆放在街市上售卖。当然,古镇内除了特产莲子之外,还有“朱子孝母饼”、红菇、田螺等特产。而“朱子孝母饼”相传是朱子游学之前,都会制作大量的汤饼供奉母亲,以此来慰藉母亲的思念之情。

从武夷山市区有直达的班车可以到五夫古镇,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车程,古镇内不需要门票。五夫古镇虽然是理学大师朱熹生活里数十年的地方,但是名气一般。至今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气息,比起其他开发多年的古镇,五夫古镇建筑风貌更沧桑,古镇居民更淳朴热情,但就是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小镇,却沉淀着上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子故里,五夫古镇: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图文攻略)
朱熹故里:走进武夷山千年古镇,与人文山水隔空对话
福建武夷山:胡安国祖籍地考察记事
福建篇:武夷山之行——参观朱子故里
​自驾闽北:在下梅古村寻前朝遗韵,去五夫古镇訪朱子遺蹤
寻镇南平武夷|五夫古镇,朱子故里儒风理学守望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