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三十)
人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
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
臧荼刚被俘杀,帝国再次出现大地震。
刘邦对诸侯王中最强大的楚王韩信下手了。
陈平的传记对此次事变中汉帝国君臣的讨论与决策过程做了详细记载。
在欣赏这段记载之前,我们有必要带大家再次复习一些常识。
史书中大段的讨论决策,主要来自对当时召开的一系列紧急会议的会议纪要的精选摘录。
整段记载才两三百字,而如此重要大事的会议,讨论内容恐怕有好几万字。
因此我们看到的留在史书上的对话,只是精选出来的内容,不到实际会议内容的百分之一。
以此次韩信问题处理的讨论为例,我们不妨简单思考下:
汉帝国高层讨论处理韩信时,会不涉及英布、彭越、张敖、韩王信、吴芮等人吗?
怎么可能?会议各方必然反复推测这些大佬的反应,考虑汉帝国的对策。
问题是这些话关起门来说可以,是否适合放进会议纪要呢?
讨论的内容恐怕有很多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对话。
会议纪要正常是需要小范围发送的。其内容很难保密,事后迟早会被诸侯王们知道。
有经验的朋友想必都知道,留档的会议纪要领导是要审核的。
保留核心内容和相关决策就可以,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内容就不要书面留下来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处理韩信前一系列会议纪要进行适度还原,以更好地体会此次事变的惊心动魄之处!
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
以问平…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人有闻知者乎?”曰:“未有。”
曰:“信知之乎?”曰:“弗知。”
刘邦和将领召开高级会议,将领纷纷表态:我们支持立即发兵平叛。
但刘邦并不放心,又和陈平讨论,两人接下来的对话很有意思。
陈平直接问,有人告韩信谋反的事,还有其他人知道么?韩信知道么?
要知道,这些年来陈平一直是汉帝国外事和情报工作的负责人!
按常理,告发韩信谋反和韩信是否知道这些事,应该是刘邦问,陈平汇报才对,现在怎么反过来了?
陈平实际上是在问刘邦,你打算对韩信动手的事,保密状况如何?
刘邦回答,我只和在京的周勃、灌婴、郦商等高级将领开会讨论过,这些人信得过,消息应该还没外传。
所谓的有人告韩信谋反只是借口。只不过陈平这种人精不直说,不让刘邦丢面子罢了。
汉军突然进攻燕国,各大诸侯不可能干看着,肯定会串联,而大伙串联的中心人物只可能是韩信。
刘邦现在是打完再画靶子,抓到韩信后再去找证据,反正不愁找不到。
灭燕之战,是刘邦第一次实地考察北部边境地区。
虽然战役获胜了,相信刘邦能很清楚的感受到,河北与山西的边境地区问题严重,困难重重。
这次灭燕进展神速,匈奴没来得及反应,想必肠子都悔青了。
一年后,匈奴就亲自下场了!
刘邦预感到他很可能会和当年陷入齐国泥潭的项羽一样进入危险时期。
事实上一年后汉帝国就将长期陷入北部边境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如果刘邦什么也不做的话,也许一年后,刘邦会成为当年的项羽,韩信会成为当年的刘邦!
这也是刘邦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消灭韩信的根本原因。
刘邦决意要和韩信做一场,却很头疼该怎么做。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
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
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陈平向刘邦发问,汉军比韩信的楚军精锐吗?指挥官能力能比过韩信吗?
陈平这段话问到了点子上!
如前所述,陈平和刘邦讨论的不会只有这些,不过有些内容会议纪要没有记,我们可以尝试还原下。
陈平核心问题就一个,刘邦能保证向灭臧荼一样快速击溃韩信吗?
想当年,汉军围困章邯废丘用了大半年,项羽打英布甚至刘邦称帝后灭临江国,都用了几个月。
像燕国这样由于内乱而轻易被灭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
韩信空降成为楚王后,立即就带兵去各县巡视,很明显在收拾地方豪桀加强王权。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部署豪桀为校尉、候、司马。
籍为裨将,徇下县。
上面是项梁偷袭空降成为会稽郡老大后的作为,我们对比后不难发现:
韩信的做法和项梁很类似,都是用强力手段威逼利诱迅速整合基层。
项梁只用了数月就整合出彻底改变江淮局势的部队。
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韩信现在也整合了数月,其实力不会差于当年项梁。
以韩信楚军现在的能力,汉军想快速歼灭韩信可能性近乎为零。
如果汉军不能快速消灭韩信,英布、彭越、韩王信、张敖这些人到时会怎么玩呢?
汉军要攻楚,就必须沿图中陈县——下邳(紫星处)方向进军。
可以看出,汉军进军路线上北边是彭越、南边是英布,背后是韩王信。(其势力范围与首都已分别用红圈与红星标出)
汉军与韩信楚军作战一旦时间超过三个月,其侧背就完全暴露给彭越、英布和韩王信等人。
汉军必须祈祷三位大佬一直支持自己,否则汉军搞不好就要被包饺子。
是不是觉得这场面很熟悉?这不就是当年刘邦与项羽的翻版么?
一旦汉军与韩信楚军僵持上一年半载,这局势和当年的荥阳僵持就太像了。
要知道,北边还有个随时大军压境的匈奴啊!
就这样,刘邦变成了当年的项羽,韩信变成了当年的刘邦!
与陈平讨论后,刘邦很清楚主动进攻韩信风险太大,这个方案可以排除了。
既然打韩信不可行,那不打是不是可以呢?
开弓哪有回头箭啊!临江王共尉、燕王臧荼几个月间先后被灭,刘邦还拿什么来取信诸位大佬?
一旦汉军在北部边境陷入困境,韩信必然会领衔众多诸侯背刺。
打又不能打,不打又不行,咋办?陈平出了个新方案:
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郊迎谒。
而陛下因禽之,特一力士之事耳。”
刘邦假装要巡游云梦,邀请各路诸侯到陈县朝会。
陈县在楚国淮阳郡(即秦时陈郡),是楚国与汉帝国直辖领土交界的地方。
刘邦亲临楚界,楚王韩信不得不出迎,这时刘邦就有机会直接抓捕韩信!
陈平这个解决方案可以说相当妙,其妙味不在于此计多么华丽奇异,而在于其恰到好处!
韩信接到刘邦令诸侯王在陈县朝会的消息后,势必面临艰难抉择。
大体上韩信有三种选择:正常朝会、不去朝会、干脆直接偷袭刘邦。
韩信后来选了第一种,下场大家都知道了。
我们自然会想,韩信选别的会不会好点呢?
先来看看如果韩信主动偷袭刘邦会如何吧。
主动偷袭唯一希望在于刘邦没有准备,全军覆没甚至本人身死。
我们看了完整记载,自然知道刘邦就冲着韩信去的,准备充分得很。
韩信虽然不清楚刘邦的意图,但从常理分析也会清楚刘邦刚灭完臧荼,不太可能出巡还戒备松弛。
如果韩信主动偷袭却不能一举俘获刘邦,那性质就变了。
韩信挑起战争,彭越、英布、韩王信和张敖等人支持韩信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甚至刚刚被韩信威逼利诱的楚地贵人豪桀们,会不会集体叛变呢?
主动出击和被人攻击给人的感受很不一样。
刘邦打韩信,大伙结合此前燕王臧荼、临江王共尉的遭遇,很容易产生唇亡齿寒的感受。
只要韩信能在战场上拖住刘邦,众多诸侯王和楚国的豪桀们很容易与韩信合作,很难信任刘邦。
可一旦韩信主动挑事,大伙会觉得被韩信拖下水了,凝聚力和对韩信的信任就大大降低。
从韩信的角度来看,主动出击恐怕不会是一个考虑项。
既然主动出击不太可行,那借故不去可不可以呢?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称病不去确实比实战要好点。
称病不去的最坏结果无外乎刘邦带着前来朝会的诸侯部队以此为借口进攻韩信。
可是韩信哪怕只要能坚守下邳城,形势就会逐渐对汉军不利。
200年前,有位大哥想对付另一个大哥,他带着几个大哥一起围住了敌人都城,一围就是三年。
眼看敌人都城就要失陷,不成想跟自己合作的大哥突然反水,这位大哥就这么交了粮本。
眼下的韩信不用固守下邳三年,只需大半年,汉帝国北部边境就会大乱。
到时候刘邦完全有可能重演200年前那位大哥的结局。
然而,韩信不同于开了上帝视角的我们,他眼前是一片迷雾。
我们知道刘邦已下定决心对付他,韩信不知道啊。
我们知道河北、山西已大乱在即,韩信没这些信息啊。
从韩信角度,自己一旦被刘邦找到借口趁势进攻,那我也太危险了。
从韩信角度,也许刘邦真的只是要巡游呢?
何况还是在我的地盘朝会,我要是反应过度反而给刘邦借口,我也太亏了。
陈平方案妙就妙在,刘邦在韩信楚国的地盘与大家朝会。
如果刘邦在洛阳或者云梦要求大伙朝见,韩信很可能称病不去。
因为韩信有把握,其他几位诸侯王十有八九都会称病不去!
你刘邦刚刚背约干掉臧荼,现在要大伙来你地盘朝会,谁信你呢?
可在楚国的陈县要求大伙朝会,其他诸侯王几乎都会赴约。
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没有电报,传递消息速度很慢,紧急事务的决策很多时候只能靠直觉去猜。
朝会地点在楚国,谁敢保证楚王韩信不会去?谁都不敢保证。
如果我不去,人家都去了,尤其韩信去了,那我不成众矢之的了?
到时候几个诸侯一商量,给我安个谋反罪名瓜分了我咋办?
现在我们也比较容易理解刘邦抓捕韩信后,为什么不杀了韩信。
刘邦当然知道韩信属于那种你和他喝酒谈谈英雄他会吓得掉筷子还怪雷公的人。
事实上后来韩信也给刘邦带来了巨大隐患。
刘邦很想一了百了,斩草除根,可他现在不敢啊!
如果韩信当场被杀,我们可以断定,一年后汉帝国长久的陷入北部泥潭后,彭越、英布、张敖等人肯定会背刺。
如果韩信还活着且得到个不错的待遇,情况就不一样了。
直接起兵万一其他几国不配合我肯定死,我不动虽然可能会被刘邦对付,但还可以像韩信那样当个富贵侯爷啊。
人一旦有了退路,就会犹豫。
陈平的解决方案我们普通人也有可以学习到的地方。
陈平计策妙处在于,给韩信选择机会,最坏结果也不过和刘邦主动选择差不多。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选择,只绞尽脑汁自己要怎么做。
学会给别人选择机会,其实也是在给别人犯错的机会。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