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 大元帝国的崩盘 (下)

大元帝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所以它的贵族政治残留非常严重。

贵族政治残留非常严重。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所谓的贵族社会,以空对空的说,它非常高大上,而且也难免会让一些人神往。但是在这种社会中,显然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享受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当社会资源相对稀少的时候,贵族阶级的存在,本身就会推动社会的矛盾早日爆发。

第二、贵族之所以称之为贵族,是因为它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皇权之上的。这种力量存在于社会之上,会让皇权变得非常不稳定,于是帝国崩盘重建,就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帝国大都短命,主要就是源于这种原因。

元帝国的灭亡。

主要是来自两种力量的推动。一种力量,是底层叛乱。一种力量上层内讧。

因为大元帝国的贵族政治,所以围绕皇权的继承,什么父死子继,那是一点也不好使;至于什么嫡长子继承制,更是一点也不好使。

因为皇帝死后,大家通常都是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很久,甚至是打得一地狗血,才能争出个结果。

公元1294年1月,元世祖忽必烈死了。

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元成宗终于上位了。

此时,距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出生,还有35年。

公元1307年,元成宗死了。

最初,大家拥戴元成宗的一个堂弟上位,但是元成宗的这个堂弟还没有正式爬上皇位,就被元成宗的两个侄子火并了;顺路把支持他元成宗皇后也火并了。

此时,距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出生,还有22年。

元成宗这两个侄子,是亲兄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两个人联手取得胜利,就让哥哥先坐在了皇位上。

现在的问题是,哥哥死了,以后应该由谁继承皇位?既然哥俩关系这样铁,自然是哥哥死了,应该由弟弟来继承皇位。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弟弟死了,以后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弟弟说了,既然你对我这样好,我死了,我就让你的儿子继承。

然后,兄弟两个人就签了一份合同,并且都摁了上手印,又摆了两大桌子菜,请来七大姑八大姨、街坊邻居来作证。

元武宗死的时候,因为他弟弟手里的枪杆子比较硬,所以自然只能让他弟弟上位。

他弟弟就是后来的元仁宗。

问题是,公元1320年,元仁宗死了。他还会兑现曾经的诺言吗?我是说,他会让自己哥哥的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吗?

如果他哥哥的儿子,手中枪杆子够硬,这个可以考虑。否则,什么叔死侄继,这不是扯淡吗?因为江湖一直流传一句名言,叔能忍,婶也不能忍啊。叔叔婶婶有自己儿子的,却把家产留给自己侄子,这不是扯呢嘛?

当然了,叔叔婶婶也是有良心的人,所以并没有把自己侄子斩草除根,而是把他们排挤到了边缘地带。

元仁宗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元英宗。

元英宗上位时只有17岁,年少轻狂,难免想有一番的大的作为,于是一系列改革,那是干得风生水起。

但是,大元帝国并不是皇帝的天下,它是众多豪门大佬共有的天下。于是,几个豪门大佬一看皇帝敢任着性子胡来,直接就动了杀机。

在这种背景下,元英宗上位仅仅三年,就被火并出局了。

那一年是公元1323年。距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只有6年时间了。

这些人火并元英宗出局后,就拥戴泰定帝上位。

泰帝定在位6年,就死了。

那一年是公元1328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出生。

泰定帝死了,应该由谁来继位呢?

按理论,自然是由他的儿子继位啊。问题是,这只是按理论,所以泰定帝的儿子爬上皇位,仅仅一年时间,就让人火并了!

然后呢,帝位就又回到了元武宗一系。

只是大家拥戴的人,并不是元武宗的太子;而是元武宗太子的弟弟。

元武宗的太子,说起来也够悲催的,最开始,他本来有机会继承皇位,却让他叔叔截了一胡;他叔叔死后,按最初的约定,他也有机会继承皇位。但是,他叔叔单方面撕毁合同,他又丧失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现在绕了一大圈,皇位再次回到他们家,却是落到了他弟弟手里。

当然了,他弟弟也十分义气,虽然大家拥戴他上位。但是他却一再表示,我哥哥以前就是太子,现在我哥哥在,我怎么好意思当皇帝呢?所以,这个皇帝,一定得让我哥哥当!

这话,往好了理解,它没有毛病。因为怎么听,也是兄友弟恭啊。

问题是,往坏了理解,它毛病就大了。这分明是他希望自己哥哥死啊。

元武宗的太子,面对此情此景,实在有点摸不清自己弟弟的意思;但是因为他身后有众多蒙古贵族支持,自然不甘心拱手让出皇位。

当然了,为了保险起见。元武宗的太子,并没有到大元帝国都城(大都)登基,而是在蒙古汗国的都城(上都)登基了。总而言之,生米煮成了熟饭,应该没有问题了。

然后,他就在支持者的前呼后拥中,以大元帝国皇帝的身份向大元帝国都城前进。

他弟弟,也亲自前去迎接他。

然后呢,元武宗太子,突然就暴毙了!

元武宗太子暴毙后,他弟弟就名正言顺的上位了。

他弟弟就是元文宗。

元文宗在位四年时间就死了。

元文宗死后,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大家并不看好元文宗的儿子,所以就想让他哥哥的儿子上位。

当然了,按冠冕堂皇的说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元文宗对自己哥哥心怀愧疚,所以希望自己哥哥的儿子继位。

在这种背景下,皇位绕来绕去,终于回到了元武宗太子一系。

只是元武宗太子已死,只能让元武宗太子的儿子上位了。

但是应该让元武宗太子的哪个儿子上位呢?

一个儿子13岁,一个儿子7岁。你说哪个好呢?大家一商量,肯定是7岁的好啊。

于是,就让元武宗太子的小儿子上位。结果呢,也真是鬼催的,这个小儿子福小命薄,上位仅仅一个多月,就死了。

于是,又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元武宗太子的大儿子,终于爬上了皇位。

那一年,是公元1333年。

那一年,朱元璋已6岁了。

元武宗太子的大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元顺帝,那一年他13岁。

元顺帝之所以大名鼎鼎,那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元顺帝是大元帝国的末代皇帝。

第二、元顺帝在位38年,完全伴随了大元帝国的最后岁月。

大元帝国在贵族政治下,权力斗争有多狗血,我们只要看一下,元顺帝后期的权力斗争,就可以知道了。

元顺帝后期,大元帝国以皇帝、太子(有皇后支持),分为两大阵营。

开始,这两大系力量,还只是明争暗斗,到了后来,那就是公开火并了。

因为太子一系,在帝国都城内渐渐占据上风,所以皇帝只能从外面寻找力量了。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支持者,就率军进攻帝国都城,总而言之,我们要清君侧!

面对这种声势,一心抢班夺权的太子,吓得当时就跑路了。

当然了,太子的支持者,也不是吃素的,于是经过一番火并,他们就率军护卫太子回到了帝国都城。

本来呢,太子希望自己的支持者,再抓把劲,一鼓作气把自己老爸灭了,拥戴自己上位。

但是太子的支持者,突然却和太子上起了忠孝节义的大课。总而言之,我们不是那种人,我们也不会干那种事。再总而言之,希望您和您的父亲和好好处,只有精诚团结,我们大元帝国才有希望。

问题是,父子都火并到了这种境地,还精诚团结个屁啊。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败北一词。

翻开历史书,通常都是北方打败南方。

通过北伐胜利统一全国的事,只发生过一起,那就是朱元璋北伐。

老蒋也北伐胜利了,但是短短二十年,还是终于败北了!甚至而言,朱元璋北伐胜利了,但是朱元璋死后四年,燕王朱棣南下夺取皇权,并且迁都北方了。

朱元璋之所以能北伐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通过一系火并,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而北方呢?皇帝、皇后、太子、拥兵大佬,争得那是一地狗血。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大举北伐之际,大元帝国还深陷内战中不能自拔。

沉陷内战中不能自拔大哥们,逻辑通常是这样的,那就是被外敌打败了,也许还有退路,如果在内战中失败了,当时就要玩完。

你也别说,这些人忙于内斗,火并来火并去,虽然让朱元璋捡了个现成的便宜。但是依然可以退回草原世界继续称王称霸、继续明争暗斗;再不济也可以投降朱元璋,以后当个富贵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那个叫孛罗帖木儿的人,虽然也是一方大哥,但是因为在内战中失败了,所以当时就被清理出局。

当然了,皇帝、太子两大阵营争得不可救药的事,那是后话。我们再书接前文,按时间线分析大元帝国的灭亡。

人口的压力、上层的内讧,似乎还不足以让大元帝国灭亡,于是天灾来了。

公元1344年,黄河决口了。

黄河决口,让广阔的地区成为灾区,更主要的是槽运也受阻了。

那一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17岁。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石人一只眼 挑动黄河天下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乎历史上所有叫“太宗”的皇帝,都不是按照正常顺序继位
赵光义,你皇帝哥哥不是昆山龙哥,你防卫过当了
历史上没能当上皇帝的三位太子,第一位最令人惋惜
皇位传孙不传儿?勤政君王朱元璋是别有用意,还是老糊涂?
他5岁称王,8岁拜相,9岁被毒死,临终的遗言竟流传千年
哥哥病重弟弟将其逼死,又杀了100多个侄子当皇帝,8年后国破家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