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三类老人,从不缺养老金,却终究逃不过晚景凄凉的命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世间万事都有因果,人活一辈子就是见证因果的过程,种下什么因,收下什么果,无一例外。
人到老年,最害怕的莫过于儿女关系紧张、老无所依,年轻时总觉得金钱至上,赚取更多的钱就能够幸福,到头来活了一辈子才发现,很多人一辈子或许衣食无忧,身体也不错,但日子却过得孤独而忧愁

很多老年人,从不缺养老金,也终究逃不过晚景凄凉的命运
在大众眼里,如果一个老人有儿有女但却孤苦无依,人们通常会认为是他的子女不孝,然而这往往是人们的刻板印象,一个人的幸福绝不取决于他人,那些晚年过得幸福的老人,从来都是靠自己一步步努力换来的。

尽管子女不孝也占一部分原因,但俗话说任何事有因有果,就像婆媳关系一样,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你如何对待我,我以后就会如何还给你。

儿女不孝一定是错误的,但那些晚景凄凉的老人,90%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年轻的时候犯过的错误,所以晚年受苦多半也是自找的而已,值得好好反省反省找找自己的问题

万事皆有因果,只是有的果是当即就发生,有的要过很久才会显现,但是结果都一样。

这三类老人,晚年大多不会幸福。

1、对子女偏心的老人

没有什么伤害,比偏心带来的伤害更大,大家都是同样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站在那里,就能得到父母的偏爱,而有的人即使为父母做再多,也始终得不到父母的正眼相待。

老人年轻时偏心,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定时炸弹,破坏了亲子关系,也破坏家庭和谐,很有可能会让一家人之间变成仇人,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偏心的家庭中,除了亲子关系受到损害之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差的,被忽略的子女会变得很自卑。这种内向就会愈演愈烈。逐渐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有的孩子不甘这样的折磨,会变得无比叛逆。

有些青春的叛逆和仇恨,会成为父母和子女一辈子化解不了的伤和心结。甚至到老人咽气的那一刻都无法释怀。

俗话说,被偏向的孩子总会有恃无恐,最后他们不一定会知恩图报,甚至老年会对父母做事不管。

真正决定老人命运的,往往是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孩子的失和到最后买单的往往都是偏心的父母,他们的晚年因为子女之间的怨恨而不愿意赡养父母的很多。
2、自私的老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说这句话的老人是最不负责,也是最自私的。

在国际政坛上叱咤风云多年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有一段极其失败的家庭关系,她从来没有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关系,和子女留下了一辈子都化解不了的隔阂。

晚年的撒切尔夫人曾坦言:“如果时光倒回,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从政之路对家庭生活影响太大。”
为了自己 的事业,撒切尔直接抛弃了家庭生活,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放弃自己子女的成长需求,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自私。
虽然她在人类历史上是伟大的,但她确实不是一个好妈妈。
最后,她的两个子女都由她的丈夫抚养,而自身又极度强势喜欢忽视家庭亲情,这也导致了两个子女不同的人生道路,
撒切尔夫人晚年很凄凉,他的丈夫在2003年去世,亲爱的丈夫去世后自己就老无所依,还患有老年痴呆症,而她一双儿女完全对撒切尔夫人坐视不管,这位可怜的老人,在她人生的最后几年,经常被儿女撇下,独自孤苦地过圣诞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控制欲极强的父母,这类老人年轻时对子女索要过多,老了一定要还年轻时的债务,就像苏大强这样一类的父母的,她们只会对孩子无休止地索要,丝毫不会对子女付出一点点。
他们仗着自己是老人,觉得自己老了就应该享福了,所以从来不会考虑子女的感受,这样的老人结局一定极其悲惨。
3、没有实力、无人可依的老人
俗话说养儿防老,很多老人还是有这样的固有观念,年轻时,自己人生达不到的目标希望子女去达成,把一切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样 的老人结局往往是很凄惨的。
他们的命运仿佛没有强有力掌控在自己手里面,聪明的老人都懂得,晚年的幸福取决于构建起自己的实力,就拿金钱来说,虽然有最起码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那些真正老年幸福的老人,大多有一笔靠自己实力积攒的财富。
除此之外就是平和以及开朗的心态,包括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也是老人实力的一种,在提升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有一个健康有力的身体,也可以很大概率提升老人生命的尊严。
试想一下,一个大小便失禁的老人,随时会落入朝不保夕或者患得患失的境地,即使老人年轻时再风光,也难逃凄惨的现状。
这三类老人,晚年大多不会幸福,希望没有你。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刘刘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一定要拒绝子女的4件事,如果一味纵容,只会晚景凄凉
晚年凄惨的老人,逃不过两个原因,受苦都是自找的
人过五十,提前做好这两点,避免晚景凄凉
教育反思录:撒切尔夫人晚景凄凉, 一双儿女为何对她冷若冰霜?
晚景凄凉的人,大多有这些“共性”,几乎全中
为什么有很多农村老人晚景凄凉无人赡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