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2岁男人哭诉:全家凑钱咬牙买的房子,成了我“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第一心理

你买房了吗?是自己的买的还是父母帮忙买的?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灵魂发问。第一个问题戳中了很多租房人的痛处,第二个问题戳中了很多买房人的痛处。
徐大姐今年五十六岁,本应该退休的她却仍然在四处跑业务,靠承包装修工程赚钱。
“不赚钱不行啊,家里有两个儿子呢。现在大儿子已经买了房,过几年小儿子也要结婚了,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被问及为什么不退休在家享福的时候,徐大姐如是回答。
除了徐大姐之外,徐大姐的丈夫也正努力经营一家餐厅。受疫情影响,这家餐厅的生意一直不怎么景气。
01
到现在为止,能够维持每月不亏就已经算不错。徐大姐赚的钱,不仅要补贴两个儿子,有的时候还要贴给餐厅。
说起买房子这件事,徐大姐的大儿子深深叹了一口气。他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并不想啃老。
然而,前段时间,公司给员工集体降薪,每月到手的工资就少了一些。
再加上现在老婆刚刚生完孩子,也没有固定收入。光是生活费就让人足够头疼,就更不要提还房贷了。
所以,不得已之下,他才接受了母亲的补贴,丈母娘那边也给了他们一笔钱。但是,全家凑钱咬牙买的房子却成了他“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他表示,从下个月开始,他打算每天下班后去跑滴滴,多赚点钱,尽量不拖累父母。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人口数量为141175万人。其中,至少有4亿人通过贷款买房。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别忘了,还有那些因为房价太高而买不起房子的人。
就目前来看,举全家之力购房,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种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多地都陆续推出了“一人购房全家帮”的购房政策。
这就把全家凑钱买房这件事落实到了具体政策上,可谓是名正言顺,父母可以通过提取自己的公积金帮助子女偿还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50后、60后成了压力最大的一代。
年轻时,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吃了不少苦,努力工作,把孩子抚养成人,供他们读书。
等到老了,他们也不能享受养老生活,还得为孩子继续奋斗,帮孩子还房贷,想指望孩子给自己养老,基本上只是一种奢求。
02
其实,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想给父母带来这么大的压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房子,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在汉字中,“家”这个字就和房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家”这个字。
那个时候,“家”的写法是,上面是房子的形状,下面是猪的形状。
也就是说,早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中国人就对“家”有了一个确切的认识——一定要有一个房子。
不仅要有房子,而且还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代表着稳定,也会财富的象征。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家又不仅仅是一个房子那么简单。
房子只是最基础的,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活居住的场所,它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归属感,是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
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对很多中国人俩说就意味着没有家。
租的房子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始终是别人的房子。不仅如此,租房子还要做好随时搬走的准备。
因此,中国人才在买房这件事上如此执着。
然而,现在的房价却让很多中国人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放弃买房。有调查显示,在90后中,40%的人能够接受租房过一辈子。
这是在赤裸裸的现实下,很多年轻人的无奈之举。
不过,选择勒紧裤腰带买房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是,与其把租房的钱给别人,还不如用来投资房产。
此外,在现在这个时代,房子,仍然是很多人结婚的刚需。
曾经有人对1512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67.1%的年轻人认为成家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而且,相对男性来说,女性赞同这个观点的比例更高。
就目前人口的性别比例来看,我国男女比例已经出现失衡的情况。
有相当一部分男性正在面临结婚难的困境,而由于僧多粥少,女性则在结婚这件事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这就导致,为了结婚,很多男性不得不努力赚钱买房,否则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03
因此,举全家之力买房也是一个无奈之举。从目前的房价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实力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求助于父母。而为了孩子,父母也心甘情愿付出。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家庭举全家之力也只能凑够买房的首付。剩下的贷款,则需要小家庭继续承担。
然而,现在年轻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不只有房贷。
在工作中,他们随时会被裁员、降薪;在家庭方面,还要考虑下一代的生养问题。
此外,把一切都奉献给自己的年迈的父母,也需要养老。
方方面面的问题,压在这代年轻人身上。他们看似好像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却又背负了更多、更重的包袱。
为了那份归属感,为了那份稳定,为了能够成家,他们背上了“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代年轻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我国的结婚率和生育率持续下降。这和年轻人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潘美辰的一首《我想有个家》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尤其是那句“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唱出了当时很多人的心声。
如今,这句话也成了很多年轻人真实的内心写照。

更多心理学精彩内容

我们在猫里奥等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家凑钱买房,月供4000多,却面临断供风险?看完明白其中辛酸
房产证不论写谁的名字,都不再起关键性作用,4项“新规”需了解
帝国金融:6个钱包买房论,榨干3代人,拿什么养老?
上海蟠龙天地房价有多高,外地年轻人没父母帮忙还能买得起房子吗
七成网民认可买房“啃老” 租房住无幸福
一线城市打拼,二线城市买房,这事儿靠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