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采访了100个剩女后发现,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单身女性吗?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口规模在2.39亿,其中单身女性有1.16亿,

在这1.16亿单身女性中,有的因为谈恋爱受到伤害而单身,有的人因为没遇到合适的保持单身,

大部分单身女性都有一定的恋爱经历,只有极少数人是母胎单身,
母胎单身分意思是指从小到大从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接触过爱情,没“碰”过男人。

随着年龄的上涨,这群从未有过恋爱经历的女性也变成了大龄剩女,

通常情况下,在荷尔蒙分泌较多的20岁左右,很容易获得恋爱经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没“碰”过男人?
我采访了100个剩女,发现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过于理想化,对未来伴侣的过度期望和过度美化
出现这种心理一般来说是这三种原因:
置换理论
置换理论(Permutation theory)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的一个分支,
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提出,指的是个体对某个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比如将自己年轻时遇到的“白月光”的形体,性格,样貌转移到对自己未来伴侣的身上,

而自己遇到的人又无法满足“白月光”的条件,所以因为没有人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而一直保持单身,也不愿意接触别人。

或者是将父母早期对自己的疼爱关照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渴求他也是如此,
牺牲自己的需求,随时把她放在第一位,可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会像父母那般爱我们?
出现置换心理的女性,往往在童年时期会出现,一对经常忽视她的情感需求的父母,或者是过度满足她的情感需求的父母

在这两种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女性,对另一半往往会有着理想化的期待,导致她们很难找到满足自己各方面条件的另一半。
“法外狂徒”罗翔说过这么一句话“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幻想中的人”。

任何具体的人和事物往往会因为缺陷而变得更真实

投射理论
投射理论(projection theory)也是弗洛伊德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的一个分支,
投射是个体的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不同于置换的具体事物上去转移需求。

投射更多的时候有种凭空捏造的想象,也就是说你对未来伴侣的过度理想化

并不是因为你在现实生活遇到了什么人,更多的时候是你自身特质的一种代偿

简而言之就是你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的投射,比如你生性安静,那么你就更有可能被活泼开朗的人吸引,反之则反。
由于个体的独特性唯一性,也导致了每个人对另一半的需求会存在很大差异,当她将自身的全部需求投射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时,就很容易感到失望。

不管是投射还是置换,作为个体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对现实的歪曲
可能是对自身价值的高估,比如认为自己长得很漂亮,
或者是认为自己条件很优越,无法正确认知自己所处的层次,就会要求另一半有配得上想象中的自己的特质。
而符合这些特质的异性往往不愿意向下兼容,因此就很容易出现:她们喜欢的人不喜欢她们,喜欢她们的人,她们又不喜欢。

就像歌手刘若英在歌曲《我想我会一直孤单》中唱的那样: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

理想化的本质就是自卑,只有满足了自己在爱情上的高配得感,她们才能从别人身上寻找自己的价值,似乎接受和自己一样平凡的人并不风光。

依恋风格
依恋风格理论(attachment style)是由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
他认为根据人在童年时期的经历以及在恋爱关系中的表现将依恋风格划分成了三个模式:
  •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在恋爱关系中能维持自身情绪稳定,并且用理性的态度处理感情关系,
    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在童年时期有着父母的适度关爱和照顾。
  • 焦虑型依恋(Anxious attachment):在恋爱关系中很容易出现对自己对另一半分怀疑,特别敏感,
    像一只刺猬,一点不愉快就容易令她们“浑身是刺”,害怕被抛弃,童年时期父母往往对她忽冷忽热。
  •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防御性极强,很难信任他人,不愿意打开心扉
    当有人靠近自己的时候,因为害怕被伤害而选择保持距离,童年时期往往被父母忽视,从未得到关爱。

焦虑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风格都在恋爱中比较常见,
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也懂得爱别人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总是渴望别人的关照,因此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最容易单身。
她们渴望有人来爱自己,又害怕自己会被人伤害,为了避免花开而选择了拔掉花根,
遇到了有意向的人,出现一点小变化,就开始退回原点,又选择独自美丽,所以母胎单身,没碰过男人。
怎么才能走出理想化误区?
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纳自己“心中的小孩”,让她学习成长,学习理性
那个未被接纳的小孩,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未被父母疼爱的小孩,都是未被接纳的自己。
当一个人没有完全接纳自己时,就很难认清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的需求,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就是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个体会对自己和外界关系有着理性的认知。
不会对他人过度期待,也不渴望别人来救赎,他们愿意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放弃从别人的反馈上来寻找自我价值的满足。
不管是投射,置换还是回避型依恋风格,都是人对现实的抗拒,对自身的低价值感
一个能清楚认知自己的人,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鞋子,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爱情,不会害怕,不会退缩,不会理想化。
爱人先爱己
-The End -
作者-观南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学上,和父母不亲的人,多半有一个共性
我采访了100个剩女,发现没“碰”过男人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
【今日公开课】为什么你只有性趣而没有兴趣——欲望和情感从哪里来?
为什么明明很悲伤却哭不出来?
为什么我不鼓励你谈“单身式恋爱”?
缺乏安全感的人,都有什么思维共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