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目前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小孩,而是70后父母居然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以往回家,我妈那催婚的架势,恨不得直接把我绑去相亲现场。”

“可今年,居然啥都没说,甚至还主动开导我:'儿子,要是没遇到合适的,不结婚也没啥,自己过得开心最重要。’”

这番话瞬间引爆了办公室的话题,众多单身同事纷纷点头表示。

今年过年回家,父母似乎变得“开明”了,催婚这件事,竟然就这么轻飘飘地翻篇了?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催婚催生”几乎是中国式春节的“必修课”。

父母们总觉得,孩子到了年纪就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是人生必须走的路。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70后父母,不仅不再强迫子女结婚,甚至开始认同“不结婚、不生小孩”的选择

这一转变,绝非偶然。

心理学视角:自我实现与社会认同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从生理、安全、社交,一直发展到尊重和自我实现

当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个人价值、精神自由。

70后父母年轻时,经历了经济起飞的年代,物质条件并不宽裕,结婚生子是他们认为保障未来的一种方式。

而如今,时代变了,他们也不再单纯地把“婚姻=幸福”,而是更关注“幸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结婚率持续下降,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据报道,2024年,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下降了20%,从2023年的770万对降至610万对,创下自198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人们对婚姻和个人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我的婚姻过得并不轻松,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重复我的人生?

重新定义幸福

如果结婚是幸福的保障,那为什么有那么多婚姻生活充满了矛盾、争吵,甚至是痛苦呢

有些70后父母回望自己的婚姻,发现它并没有自己当初期待的那么美好。

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家庭责任、经济压力……

一桩桩一件件,甚至让许多人在婚姻中感到窒息。

公司的女主管给我讲过她母亲的故事:她母亲以前一直催促她结婚,甚至给她安排过相亲。

可是,身边的朋友孩子结婚后,生活却并不如意:有人被家务拖垮,有人为了孩子的教育焦头烂额,夫妻关系也逐渐恶化

看多了这样的现实,她的母亲突然沉默了。有一天,她母亲突然对她说:“其实不结婚也挺好的,起码不用被婚姻折磨。”

除了对婚姻本质的反思,许多父母也心疼孩子在现实中的挣扎。

结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房子、车子、彩礼、婚礼开销,意味着生育后的高昂育儿成本

婚姻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人生投资”,而不是随便一拍脑袋的决定。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曾说:“婚姻并非人生的必需品,幸福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

过去,婚姻被认为是人生的默认选项,而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幸福的方式不止一种。

70后父母的态度变化,既是他们对自己婚姻观念的反思,也是他们对子女个体价值的尊重。

从“你该结婚了!”到“自己开心最重要。”70后父母的转变,看似是对传统观念的妥协,实则是家庭观念的一次升级。

他们不再盲目催婚,开始理解幸福的多样性,这是一种对个体选择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

如今,年轻人依然可以选择结婚生子,但更多人也有了选择“单身即自由”的权利

无论是哪种选择,只要是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而不是被迫而为,那就是值得被祝福的生活方式。

-The End -
作者-苏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现在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中 国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不结婚”这件事了…
长辈催婚太极端,划不来
张雨绮被前夫爆料,伊能静离婚:原生家庭影响女儿的一生
古代物质条件那么差,为什么古人还愿意多生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