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中年我才发现: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底层牵引力”
俗话说得好“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的哲理。
确实,没有谁会原地不动,社会是发展的,原地不动就是倒退,只有不断的前进,才能保持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但是一直前进要认知跟得上,更要付出很多,因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羁绊脚步的东西太多了。
人到中年,我发现: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底层牵引力。它会阻碍我们进步,绊住我们的脚步,那么底层牵引力都有哪些呢?
底层牵引力一:老人言
有句古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言外之意就是,遇事要多听听长辈的意见,要不就会吃亏。
你知道吗这句话还有下一句,叫做“听了老人言,吃亏一整年”。
“老人言”可以理解为家里长辈、前辈,经过生活和踩坑经验而总结出的智慧和生活法则。
当他们把这些传授给我们,是为了给后辈重要的参考和借鉴,避免少走弯路。
然而老人言的影响远不止在具体的事上,很多人在“老人言”的教导下,形成了一种内化的思维模式,遇到事情就会用“老人言”的思维去行动。
但是“老人言”并不是都对的,因为社会和形势时刻在变化,老人言是有局限和片面的。
况且很多老人自己混的也不咋的,还要硬要下一代听他的。
如果我们不假思索,盲目的听他们的,按照他们那一套去行事,往往会丧失很多机会,甚至贻误一生。
尤其有很多固执、控制型的老人,喜欢神话自己的语言和决策,无论孩子多大都要听他们的。
即使他们的认知有限,但却愿意掌握话语权替孩子做决定。
所以孩子在这样的的家庭环境下长期熏陶,也就形成一种局限的思维模式,并且会很没主见。
我老家有一个疯疯癫癫的伯伯,印象中他总是喜欢戴一顶镶嵌着五角星的帽子,手拿一支粉笔在墙上写字。
虽然他神智很不清醒,但是他还有意识穿的干净板正。
从他那隽秀的字体中,隐约能感觉出他的不平凡。
后来长大了听奶奶说,这个伯伯以前是个当兵的,当年在军队也挂职了,本来应该有很好的前途。
但是有一年他娘病重,希望他回来尽快完婚抱孙子,自己也能闭眼了。
于是这个伯伯在衡量很久后,不顾领导的反对,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选择复员回家了。
还找了一个层次完全不同的媳妇,两人天天吵架,最后也没有生孩子。
后来不知怎的,伯伯就疯癫了成了今天的样子。
从这位伯伯身上看到,废掉一个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从那些底层认知的老人言,这是最致命的底层牵引。
底层牵引力二:信息大爆炸
西方有句名言: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就在哪里
现在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的心被什么吸引呢?答案就是,各色各样的信息。
尤其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兴起,不得不承认的是它打破了很多信息差,但这大爆炸的信息,分散了我们太多的心力。
现在大数据算法非常厉害,它总能精准地推送给你想看、需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因为都是给你量身定做的,往往会让你产生共情,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其中。
这样一来,人们再也没有多余的力量专注于工作和学习。
于是坐地铁或者等奶茶的功夫,忍不住掏出手机划两下看些讯息,滋滋不倦的“学习”着。
无聊时候,也总是忍不住刷一些无脑短剧,很多人往往是一边骂骂咧咧的骂编剧无脑,一边又觉得很爽,甚至会将自己代入其中的一个角色。
有人闲下来就觉得无聊浪费,就会疯狂的刷各种碎片化的知识点,他们潜意识觉得,这段时间我没浪费,我在学习了。
殊不知,自己的注意力也被截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碎片化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脑腐”,2024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将“脑腐”评选为年度词语;
指的是长时间接触低质量、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使一个人精神和神智状态衰退
时间久了,人们就不能专注于深度的思考和阅读,也变得不上进了。
我认识一个山区出来的孩子,这个孩子当年高考的时候分数很高,也非常上进。
自从大学二年级他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就无心于学习了。
从之前的拿奖一等学金的水平,到后来能挂科5门补考。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大爆炸的网络信息内容的威力,这些足以废掉一个人的脑力和人生。
底层牵引力三:多样化选择
人们总是有个感觉:选择越多越好,只有选择多了自己的人生优势才能凸显出来。
而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过多的选择是一种底层牵引力,也会废掉一个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想吃个零食,到了超市就陷入了选择瘫痪。
琳琅满目的分类,会让人徘徊很久,选择吃个薯片呢,还是选择吃饼干,要么是卤味,再不然就是各种甜点。
好不容易选择吃薯片了吧,在各种品牌和口味之间犯了难,是要黄瓜口味的呢,还是黄油蜂蜜味,或者是鸡肉味的。
出去吃个炸鸡吧,在各种蘸料之间无力徘徊,是吃芥末蜂蜜蘸料呢,还是甘梅口味的;要不尝尝别的蘸料也不错,总觉得只选一种有些亏了。
多样化的选择的结果就是,最后吃到的薯片,我总觉得另一个口味应该更好吃,不但浪费了选择的时间,还陷入一种后悔情绪无法自拔;
吃个炸鸡忘记炸鸡才是主菜,只记住了各种佐料的口味。
在多样化的选择中,我们忘记了主次之分,明明很享受的事,在各种选择中心力疲惫、被消耗。
太多的选择让我们把精力用在选择中,而不是做事上。渐渐地执行力变差,在无谓的事情上耗费精力,导致人最后被废掉。
人活在这个世界想出人头地,需要认清那些导致我们裹足不前的底层牵引力,然后远离和避免陷阱,防止踩坑,才能真正意义上成功。
-The End -
作者-木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用薯片做炸鸡,怎么可能不好吃?
日食记 第二季 第173集 用薯片做炸鸡 怎么可能不好吃?
厨房 | 有一种饭叫做薯片饭
孩子为何常常深陷垃圾食品?谨防2种心理作用
微创新的10个源头主线
薯片脆皮烤鸡柳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