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哲学运用到金融领域——《金融炼金术》的智慧

将哲学运用到金融领域——《金融炼金术》的智慧。《金融炼金术》这本书是索罗斯最重要的哲学成就之一。在此书出版之前,很少有人理解哲学对人生的应用价值,最多也只不过在人生意义的追求上,哲学能稍做一点安身立命的慰藉。但是这本书很不同,因为这是索罗斯在壮年危机之后,重新出发,再拾投资事业时对人生的反省,记录了这段他将哲学应用于投资的过程。

1981年,饱受身心煎熬的索罗斯,暂别了他引以为豪的投资事业。休息三年之后,当口腔医生成功将其口腔内的结石取出的时候,索罗斯有了新的体悟。结石瞬间因为氧化而成为粉末的过程,给了索罗斯很大的启示,并有了疑问:生理上的疼痛解决了,但心灵上的折磨要靠什么来解决呢?这个时候,爱好哲学思考的索罗斯发现,如果能够想出一种方法,让他的哲学思想与他擅长的投资策略结合在一起的话,他不就可以知道他钟爱的哲学到底有没有用处了吗?

于是,兴奋的索罗斯决定以反身性理论为基础写一本书,详细记录他在投资过程中的决策方式。索罗斯自称,他在这本书中运用的写作方法是“即时实验”。这种方法旨在通过自我反思将投资的决策过程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让记录的结果受到决策结果的影响之后得到修正,然后再进一步分析修正的理由与要素。因为与市场直接相关,所以这种写作方法显得非常烦琐:记录投资人在面对选择时因为紧张与压力,以至于决策经常反反复复的过程,并说明反复决策的过程发生之理由。

参酌这些巨细无遗的理由之后,索罗斯想要说明的重点是:在投资策略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每次他所面对的新情况都是前一个策略导致的结果。这种即时实验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不会因事后绩效产生的结果影响判断,尤其是避免了因受事后的结果影响而反过来评价其原先决定的情况。

成功的策略,来自“策略”与“结果”。撞击的动态过程索罗斯撰写《金融炼金术》的主要目的有两点。第一,他想说明,反身性理论所带来的认知足以让我们承认,“我们思考的市场”与“我们必须面对的市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第二,他要强调,即时实验是“炼金术”的实验,而不是科学实验。因为科学实验讲求“用结果验证理论”,也就是说,做实验的人对结果只能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然后再依照结果检验理论的对错。

“炼金术”则刚好相反。“炼金术”强调,“预期的结果就是实验的一部分”,就如同以前的江湖术士通过实验手法炼出金子。当然,乍听之下,一般受科学影响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想法很荒唐。但索罗斯认为,“炼金术”就是每一个人在金融投资中的梦想,所以在没有事后偏见的情况下,他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让大家知道,“金融炼金术”是可能实现的梦想。

如果我们单单从事后的绩效来看,可以证实量子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极为成功的。这种成功很特别,因为在满足投资人的梦想之外,让这个投资策略成功的基础,居然是一个不能用科学标准证实的理论。换而言之,在制定投资策略的过程中,真正主导投资策略的是反身性理论中让“策略”与“结果”不断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无法归属于科学知识范畴的理由是,当科学实验以静态的方式去检验结果时,索罗斯的即时实验却认定,只有通过“见识”来做出当下判断,并且没有一成不变的决策程式。反身性理论及其所拥有的动态检验方式,是让获利成为可能的关键,也是逼迫甚至转变自己的思考训练。这个训练的成果,就是在15个月的时间内,索罗斯得到了114%的获利。索罗斯开玩笑说,这或许是有史以来写一本书获得的最高版税。

《金融炼金术》是索罗斯在思想与获利上的黄金结合。此书于1987年5月出版后,受到了许多年轻的私募基金投资人的推崇。其中最有名的,是后来为本书再版时作序的保罗·都铎·琼斯。琼斯对这本书很欣赏,还要求他那家知名的投资公司——都铎投资(Tudor Investment)的所有员工都必须阅读这本书。

除此之外,琼斯还在这本书再版的序言中借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巴顿将军为了打败德国名将隆美尔,反复阅读隆美尔的军事著作之后说的名言,写道:索罗斯你小心,我读了你的书!这个时候,索罗斯已经因为投资上的成功而成为财经界的名人,如同传奇人物一般。

那么他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又在哪里呢?索罗斯通过自我反思以形成投资策略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是成功的关键,即:反身性理论的运用,精准地以货币作为投资的标的,以及对非经济因素(例如政治)决定经济走势的掌握。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反身性理论提供了看法,货币是证实这个看法的实验对象,而对于政治形势的把握是这个即时实验获取成果的重要讯号。在写作《金融炼金术》的过程中,索罗斯不断运用“新范式”的概念,形容反身性理论在投资上所发挥的作用。为什么是新的范式呢?原因是,旧的范式需要被取代,而取代的理由是,在旧范式中投资行为假设了理论的完美性。

新范式就是反身性理论,而这个理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强调理论的不完美性。相对于旧范式肯定供需平衡的完美架构,反身性理论着眼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而且认为财经市场中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在犯错。有趣的是,这些错误来自旧范式,也就是那个大多数人认为财经理论是完美的架构。

完美财经理论的支持者相信,自由市场中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在暗处会让市场以最高效率的供需均衡的状态发展,以至于我们经常认为,市场因为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所以永远是正确的。

索罗斯认为这是财经市场上错误发生的根源,因为这个理论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财经市场中决策与结果不仅是联动的,而且决策与结果联动出现的改变具有一种自我肯定的效果。这种效果让错误程度加大的同时,还让制造错误的人误以为理论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这种错觉是人们认为理论完美的理由,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若不靠理论去理解市场,我们还能依靠什么呢?索罗斯认为,我们应该抛弃旧范式,采用一种以“负面思维”为主的理论,即反身性理论。当旧范式相信理论能够提供完美、静态、均衡的市场秩序时,新范式的反身性理论坚持市场本身是有谬误的、动态的,并朝泡沫发展。

所以,当一般理论强调市场可以被建构的时候,反身性理论则自动升了一级,认为市场就是完美理论所建构的结果。然而,因为多数人误解了市场的本质,所以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必然出现错误。财经市场的本质就是贪婪的缩影,而获利的欲望则蒙蔽了我们,使我们看不到市场运作的真正推手。这导致市场参与者从“误以为完美理论的角度”看待市场。为了避免面对现实,他们总是做出自我安慰式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又再度使得相信市场是完美的人陷入更深的危机。举例来说,这就像一个穿着黑衣的人,在黑夜中千方百计想要抓住一只黑猫。他无法知道他即将抓住的到底是什么。他只能全凭想象,甚至以为任何毛茸茸的东西就是猫。

反身性理论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心存侥幸!即使抓到了这只猫,你也无法判断它是否的确是一只黑猫。你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准备,一旦打开灯的时候,眼前的黑暗就会消失。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就等着开灯的这一刻,因为他知道,根本就没有黑猫。但别人可不这么想。正好相反,有人兴高采烈地宣布抓到黑猫了。“在这里抓到了,在那里抓到了,到处都抓到黑猫了!”于是,大家都很兴奋,七嘴八舌地解释抓猫的技巧,分享抓猫的经验,宣布抓到了很多只黑猫……还有人建议,应该开个派对庆祝一下,接着开始有人购买养猫的笼子、饲料,甚至还为猫准备了过冬穿的保暖衣。

索罗斯认为,鼓动这些行为的情绪,就是一种“金融炼金术”。而打开灯的那一刹那,就是真相大白、一切归零的时刻。这是反身性理论得出的结果,也就是戳破泡沫的时刻。越是有效的调控,越容易引发泡沫危机。索罗斯的投资见识——就是尽量去评估泡沫发生的时机。这个评估是最难的,却也是实现获利最大化的技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分钟看完《金融炼金术》|反身性理论,索罗斯的实用人生哲学!
3分钟看完《金融炼金术》|反身性理论,索罗斯一生智慧的浓缩!
《金融炼金术》 - 作品概述
索罗斯《金融炼金术》读后感
推荐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吧,正好闲着可以多看几遍,看懂前几章就够了。深刻理解反身性理论,看明白了这...
再读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第一章——反身性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