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析学家:与求生一样,“求死”其实也是人的一种本能
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即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
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由性本能所驱动的行为除了通常的性行为之外,还包括一切追求快乐的行为。
自我保持本能是一种适应性本能,它使人具有变通性,能够适应现实环境以及趋利避害。
在早期,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是其主要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黑暗、毁灭与死亡之后,他发现他的理论很难完全解释这些毁灭性的灾难。
如果人类行为的基本驱力是遵循快乐原则,那么如何解释战争中的屠杀与残害呢?

战争是暂时的,为的是掠夺财富,目的是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从这一角度来说,战争的产生还是遵循了快乐原则。
但是,那些在战争中所附带的屠杀则不能解释,这些残酷的迫害行为驱使着弗洛伊德进行思考,从而提出了另一些观点。
与求生一样,求死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
他在1920年出版的《快乐原则之外》一书中,将原来提出的两种本能,修正为生的本能(即性本能)和死的本能(侵犯本能)。
生的本能即上述含义,包括对性以及一切快乐的追求。
死的本能则是一种自我破坏、自我毁灭的倾向。

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是相互对立的,人们的自我破坏并不会随时发生,否则人类将不断地自残,与人类趋利避害的繁衍本能互相矛盾。
因此,死的本能会受到生的本能的阻碍,人们很少会表现出明显的自毁行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且为了活得更好而不断努力。
大多数情况下,生的本能会把自我侵犯推离自我而指向他人,把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
人们既追求生存,也有追求死亡的倾向,既破坏自己,也毁灭他人。
邪教组织通过给人洗脑以达成他们不可见人的目的,并从中攫取利益,教育部将反对邪教组织的观念写入课本,因此这些年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增强。

在以前,很多邪教组织兴风作浪,利用人们的欲望和无知向他们灌输各种歪理邪说,引发了很多悲剧,正如那些将自己和孩子点燃以求真理和解脱的人。
他们因无知而惨死,却也反映了人们追求死亡的本能倾向。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名15岁女孩从二十多楼纵身一跃,自此香消玉殒,连带着试图接住他的父亲去了天堂。
后来人们得知,女孩因为拒绝去上钢琴补习班而与父母起了争执,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父母与子女的冲突总是渐渐积累的。
一开始只是命令与服从,到了青春期,由于身体的发育,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叛逆情绪也随之出现,这时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可能愈演愈烈从而走向极端。

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也是如此,在极端愤怒与委屈的驱使下,他们宁愿放弃对父母生存的依赖,转而追求自由的痛苦。
他们想要解脱,想要终止痛苦,这是生的本能的体现,但同时他们又选择了一条极端的道路,这是死的本能的体现。
至亲之人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使得孩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所有人都应该得到警醒,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对他人的破坏也反映了人们死的本能。例如校园欺凌,据统计,校园欺凌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发生率居高不下,或许你我都曾遭遇过校园欺凌。
有时候,校园比社会更加残酷,因为那是一群有破坏力却无容忍度的少年。

他们辱骂同学和老师,用各种电影电视中的武器攻击他人,他们模仿电影中黑社会的样子,试图将对内的破坏欲望转向他人。
自杀事件和侵犯行为似乎越来越多,它正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年后,自杀可能会超越某种重大疾病而成为死亡的罪魁祸首。
自杀反映了人们自我破坏的本能,如果生活不开心,追求快乐也没有希望,人们为何还要活着呢?
这是本能,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事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ognitive Psycholog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能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人,除了性本能,还有什么?
解说人性
如何理解人性?弗洛伊德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人类性与爱的可塑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