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史思考:“适量”的通货膨胀会为我们带来好处吗?
经济史思考:“适量”的通货膨胀会为我们带来好处吗?“适量”?这是什么自作聪明的鬼答案!事实上没有听起来那么显而易见。既然你负责经济运行,毫无疑问会有人告诉你,你根本不应该印钞。因为这些人被接二连三的恶性通货膨胀吓坏了,所以认为应该避免一切可能的通货膨胀——例如,可以让你的货币和黄金挂钩。
这样就能避免通货膨胀?几乎是一定的。虽然统治者偶尔也会进行货币贬值,降低货币和黄金之间的关联程度,但只要货币和黄金之间依然存在紧密和实际的挂钩关系,通货膨胀就只会在黄金供给突然过剩时发生。即便出现这种情况,通货膨胀率也会很低。例如,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抵达美洲后的那个世纪曾经出现过一轮臭名昭著的通货膨胀,原因是被殖民者攫取的黄金和白银开始从新世界横跨大西洋流到欧洲。
16世纪,欧洲的物价大约翻了一番——或者说,黄金和白银的价值大约减半。这并不是历史上的首次通货膨胀,首次发生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后,他花掉了波斯皇帝的黄金——这是很著名的一次。以20世纪的标准来看也很严重:16世纪期间,欧洲的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0.7%。(有一个方便的经验法则叫作“72法则”——用72除以年通货膨胀率,所得结果就代表价格提高一倍大约所需的时间。在这种情形下,72除以0.7得到的结果显示:价格将在一个世纪内翻一番。)如今,0.7%的通货膨胀率并不高,如今美国中央银行的通胀目标为2%左右。按照这个速度,价格翻一番将需要35年左右。
等等。你是说中央银行其实想要点通货膨胀?他们的目标为什么不是零通胀?中央银行不仅想要通货膨胀,而且他们应该想要更高的通胀。但要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不妨回想一下保姆合作社和价格黏性。具体来说,想想“货币幻觉”——教授被减薪激怒,但是不介意低于通胀率水平的加薪幅度,尽管二者完全相同。这也就告诉你,轻微的通货膨胀可能非常有用。
想象经济中某个部门的生产率下降,也许是因为外国竞争者的存在压低了产品价格。这时企业必须降低工资,否则整个行业可能会破产,但老板很可能无法削减工人的名义工资。如果通货膨胀率为零,他们也将无法削减实际工资。但是如果存在通货膨胀,他们就可以通过低于通胀水平的工资上涨进行必要的实际工资削减。另一个追求轻微通货膨胀的理由可能更为重要:货币政策并非一门精确的学问,中央银行有时会超过目标,有时低于目标,如果他们的目标是零通货膨胀,在低于目标时就会造成通货紧缩——要知道通货紧缩带来的问题比温和的通货膨胀要严重得多。
那就继续说。相信你已经猜到了,通货紧缩是指价格在几年内出现连续下跌。听上去还不赖。是吗?想象贷款30万英镑买房子,之后每月偿还一定额度。通常情况下,由于存在轻微的通货膨胀,每月还款的负担将逐渐减轻。你的工资将会上涨,所有已经购买的商品价格也在上涨,但每月名义还款额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的还款额在下降。这听上去不错吧?但在通货紧缩的情形下,商品价格开始下降。你的工资也是价格的一种,所以也在下降。当然,食物、衣服和燃料的价格都在下降。但是你的抵押贷款还款额没有改变。它在你每月工资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当然,你的损失将使一些储户获益。
但请记住,经济衰退时,我们希望人们花钱以刺激经济活动,收益从借款人流向储户的现象则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因为借款人比储户更容易消费——否则他们就不会贷款了。此外,当大量借款人难以偿还贷款时,整个银行体系也会出现问题了。这并不是通货紧缩将使经济更难走出衰退的唯一原因。随着价格的下降,现金在明天总能比今天买更多的东西——因此,人们就自然会推迟不必要的购买,从而进一步压抑需求。银行也不太可能提供较低的利率——因为想在通货紧缩环境下借钱的人不多——于是许多储户决定将现金放在饼干罐里或床垫下。
一旦现金流出银行体系,就将无法被贷出。这些会带来什么后果?当然还是更低的需求和更严重的通货紧缩。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不存在好的选择。如果价格存在黏性,不向下调整,全部产品都会比应有的价格更高,因此需求依然低迷;如果价格向下调整,每个人推迟支出的动力增大,所以需求仍然低迷。进退两难。这基本上就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故事,且持续多年。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扩大货币供给。
不幸的是,大萧条时期,许多货币仍保持与黄金挂钩。这是个问题,因为钞票可以印,但黄金印不了。所以我应该忽略那些将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建议吗?是的。最终,在大萧条时期,各国逐一放弃了金本位制——尽管非常不情愿。由于退出金本位制,他们开始印刷本质只是纸张的钞票,因而其国内货币供给开始增加。价格开始上升,实际工资下降,因此公司开始重新雇用工人。与其放弃金本位制的顺序大致相同,各国经济逐一开始复苏。你的中央银行可以凭空创造货币。就像是超能力。运用它吧。
但这真荒谬——印刷几十亿美元不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吗?不是“几十亿”,而是“几万亿”。自危机发生以来,美联储已经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新增货币,并以每月400亿美元的速度印钞和购买债券,有时还会更多。其中有很多都注入了银行账户而并不是真的印刷纸币,但用“印钞”代称更为简单。曾经有一些荐股评论员激动地声称随着这类印钞的开始,美国变成下一个津巴布韦只是时间问题,恶性通货膨胀不是在2010年就是在2011年爆发,或者就在2012年。
但是这并没有发生。不管怎么说,到现在还没有。但为什么没有呢?每月400亿美元听起来是个大数字。是个大数字——它意味着每月每人超过100美元的新货币。但它没有演变为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流通中的现金量——无论是纸币、硬币,还是活期存款——与经济所承受的价格压力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果印100美元给一个饥饿的人,他会花掉这笔钱。而如果你把这100美元给一个退休金可观,并且有焦虑倾向的90岁老太太,她可能会直接把这笔钱放到饼干罐里,以备不时之需。这100美元无论如何也无法刺激需求,也不会推高通货膨胀。
目前,尽管自2008年以来世界上许多央行都在积极印钞,但其中有很多都被放进了饼干罐。这些货币可以帮助拉动消费,但也可以改变人们的决策,为未来的麻烦埋下伏笔。但唯独不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通胀水平一直接近中央银行的目标值。我开始紧张了。我明白,如果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结果可以低于2%同时也不触发通货紧缩。但同样,结果也可能超过2%,达到4%的通货膨胀。根据你的72法则,价格将在20年以内翻番。这样没问题吗?当然不是。不要忘了,当通货膨胀率是4%,一般情况下储蓄账户的利率水平将保证储蓄的价值——或者,至少明显减慢储蓄被蚕食的速度。
我知道我曾说过,许多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大于零,但利率已经接近于零。但这种情况并不寻常,同时也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在正常情况下,当通货膨胀率较低,利率也会较低,当通货膨胀率较高,利率也将较高。还有工资,它们通常会随通货膨胀而上涨。养老金也是如此。当然,也有例外——这就是价格黏性。但是我们通常可以认为,当价格上涨4%,名义工资、养老金以及储蓄收入也不会差得太远。
虽然4%的通胀率将是所有价格在20年内翻一番,但如果工资也翻一番,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可以给出一些通货膨胀水平不低,但经济增长依然强劲的国家实例:中国和印度。中国的上一代人曾经历了两轮严重的通货膨胀,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25%。但中国的快速增长迅速抚平了所有经济创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谈通货膨胀之为什么通胀目标大于0?
A Visual Guide To Stagflation, Inflation, & Deflation
全球低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股市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何谓通货膨胀
[转载]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新的理论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