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城管(现实版老炮儿) | 黄其海

老城管(小说)

再过一个星期,老杨就要退休了。

这天,他办完了交接手续后,一个人走出办公室,沿着他每天巡查都要经过的街区,不由得就放慢了脚步,不像是正常走路的样子,倒像是在悠闲地散步或者闲逛,是啊,老杨现在直接就可以回家,不用上班了,他可以陪着老伴去买菜或者跳跳广场舞,没有人会来查他的考勤了,退休了就跟原单位没有一毫关系了,从下个月开始,他就要在社保局领退休金了。他想好了,就算是最后一次巡查工作吧,到家后,他就脱下这身城管制服,让老伴好好洗洗晒晒,收起来折叠好放进衣柜里珍藏起来。他就想把这段路慢慢地走一走,认真地看一看,慢慢地走完。他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不是在走路而是在丈量,他的步伐即是一把有温度的尺子,四十多年了,就是这把尺子,把自己的大半生都丈量走了。走到小商贩惯常打游击的广场巡查时,他跟熟识的老街坊、小老板们打着招呼,天天见面打交道,因为老杨待人亲善,为人厚道,有好口碑,大家处得比好朋友还要好。老杨跟他们握手,笑盈盈地跟他们道别:“我今天办了退休,来跟你们道个别,这些年承蒙大家关照和理解,能遇到你们,是我老杨前世修来的福气啊,我的职业生涯很幸福。谢谢大家!”

大家纷纷丢下手上的小本生意,跟老杨话别。

有人直接了当询问老杨,退休了每月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一个说:“有杨队罩着,我们做小本生意的,多安逸,只怕今后没这个好条子(条件)喽?”

老杨忙安慰道:“请放心,只要大家懂法,守法,规范经营,都会安逸的。城管不是你们的对手,是你们的朋友!”

另一个说:“我们外地人能在这里生根立足,多亏有杨队这样的公家人关照啊!”

老杨笑道:“我也是外地人,跟你们一样,只是比你们早几年来到这里而已。”

自打城管成立执法分队,他和战友们就分管这片辖区,原先的郊区蔬菜队,环境脏乱差不说,这连成片,筑成网格状的出租民房,就闹出好多是是非非来,先是黑网吧,黄色录象厅,赌窝,再到后来吸贩毒的、偷窃的、变态狂、拉皮条和卖淫嫖娼的,单是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的就不下几百起,最险的一次是现场处置流氓斗殴事件,双方都亮出明晃晃的砍刀来,老杨没当过兵,更没有打过仗,但自那次后,他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血肉横飞,什么叫亡命之徒,也就是在那个灰色的周曰傍晚,在聚集了上百人的打斗现场,他光荣地负伤了,一个歹徒趁着人多混乱之际,挥舞着砍刀拦腰朝他砍来,算是老杨命硬,或者说是冥冥之中,他的慈善的先祖们,在暗暗地保护着他。要不是他本能地用手中的橡皮警棍挡了一下,对方那把砍刀,会生生地把他劈死。

他在医院里躺了20多天。

从此,每逢阴雨天,他的腰疼病就要犯。犯起病来,坐卧不宁,茶饭不香。可把老杨给害苦啦!

事后,他才从公安机关负责侦办此案的警察那儿得知,那名凶徒其实是用刀背砍他的,是慌乱中拿反了砍刀,还是犯罪时对无辜生命突然心生敬畏,善字一闪念,而故意用的刀背砍人,就不得而知了。

办案的警察说:“你命大,如果不是刀背,你是必死无疑啊!”

老伴甚至想打听这个凶徒关在哪个看守所,想去当面感谢他不杀之恩。老杨哭笑不得:“你拉倒吧,当我犯起腰疼病,你忙前忙后地侍候我时,你还会这样想吗?”

往事历历在目,心里波澜起伏。他一边浏览着周边这幢幢玻璃幕墙反射亮光的高楼,五彩的广告牌,路旁热闹的菜市和繁华的街区,一边任思绪穿越这白雾濛濛的天空飞跃而远:整整40年了,好像就是眨眼之间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十六岁的乡下少年,独自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茫然四顾,举目无亲,从最基层的环卫工做起,每天扫马路,啃冷馍头,呆在有空调的商场门口蹭热风、蹭冷气。夏天在马路边空着手行走,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会汗如雨下,何况还要挥动大扫帚在地表温度远远超出高温指标的大马路上挥汗如雨呢。

赶着去上班上学的人群拥堵在公交站点上等车,每当车子徐徐驶入车站,骚动的人群便蜂拥而上,这惯常的景象使他心生酸楚,小人物生活不易,养儿育女,拖家带口的,都是在劳碌中疲于奔命,

没多久,他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他走来,便板起脸训斥道:“分队都是集体行动执法,你这是脱岗呀。”

来人正是小夏,也是一身整洁的城管制服,身材魁梧,脸型俊朗,只是眉宇间郁结着淡淡的失落和轻轻的迷惘。小夏说:“我就是想陪舅舅走走,跟小郭汇报了。这些年,我们虽说在一个分队,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很少有时间交流,眼看你马上要退休了,我有很多话憋在心里,就想跟你好好聊一聊。”

老杨说:“工作上,我还是那句话,要好好改掉发急躁的坏毛病,凡事要多用脑子,要讲谋略。”老杨见身边这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外甥又心生怜惜,暗暗想到,是个好苗子,调教好了,定有出息,也是对自己天生残疾的妹妹有个好交代。

小夏说:“舅舅,我听舅妈说你们打算把房子让给我,搬回老家去,这个我可不同意,虽说你们是我舅舅舅妈,可我一直把你们当作自己的父母看待,父母生下我,可你们养育了我,我要陪你们,一直到老,我也是堂堂七尺汉子,就是嘴笨,大道理也说不来,您总得让我尽一下孝道啊!”

老杨沉默片刻,他凝视着路边法梧树宽大浓密的叶子,思绪悠悠然飘忽着,继而又渐渐向更远更深处匆匆而去。他思索道:“不急,何去何从,有待时日吧。”

老杨点燃一根香烟,吸了一口,他望着眼前这个一脸诚实的外甥,问道:“小夏,你跟我讲句实话,我推荐小郭当分队长,你不会怨恨舅舅吧?”

小夏粲然一笑道:“绝对不会呀,小郭是我哥们,他比我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您平常总教导我要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名利这东西,强求不来,这话我相信。其实,这些年若没有你和舅妈为我操心蒙神,我说不定还在大街上送外卖,在工地上撒砖呢,我已经很知足了!”

老杨满意地点点头,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平常面对的都是弱势群体,在执法时一定要亲和,要善字当头,脱下这身虎皮,我们也是弱势群体啊!你怎样对待他们,就是怎样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家人,回头想想,我们于心何忍?!”

小夏似有所悟,说:“您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这之前,中队长老管曾经征求过老杨的意见,就是谁接他的班做分队长职务,别看这小小的城管分队长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还是有许多特权的,手下有20多个人,每天派活,分工,还有奖金分配等等。老杨想也没想就推荐了硕士生小郭,小郭在分队学历最高不说,管理上也很有一套,是他的得力助手。

老管提醒道:“你就没考虑过你外甥小夏?我跟局头通过气,说你干城管40年,年年都是先进,分队这些年也获得过很多荣誉,而且片区稳稳当当,屁事儿都没出过,不像别的分队,不是跟商贩小磨擦,差点儿闹出过人命,就是经常有市民举报野蛮执法,被捅到报纸电视上曝光。弄得局头好不尴尬。局头允诺了,这些年辛苦你了,劳苦功高,现在终于熬到退休了,说你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出来。老杨,咱哥俩也是几十年的老搭档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啦!”

老杨心里疼了一下,才慢悠悠吐出一个烟圈说:“我感谢局领导对我的关心厚爱。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人家小郭读了十几年书,是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放在最基层的小分队我们恐怕也讲不过去吧!”

老管恼火地擂了他一拳:“你傻了吧?人家小郭今后上升的空间和机会要多得多,而小夏呢,我不能确定他就不一定能升迁发展,但对他来说,这样的机会恐怕微乎其微,基本上说是没有了吧。”

老杨叹息道:“拿业务能力和工作年限来比较,

小夏也不是完全就没有机会。我想说,城管的形象已经被一些人糟蹋得不成样子了,群众对我们存在着误区和误解,小夏这孩子样样我都放心,就是这急性子火爆脾气让我担忧啊。干城管,没有耐心没有定力肯定不中,怕就怕跟群众起冲突,年轻人头脑一发热,下手就没轻没重的,我怕让小夏当这个分队长,助长了他的臭脾气,再潜移默化传染给了手下这二十号人,岂不是罪过啊!权衡利弊后,我才做出了这个决定的。其实说句实话,那些小商贩商户都是弱势群体,做个小生意也都是为了养家糊口,都不容易啊!你见过那些有钱人富太太出来偷偷摸摸摆小摊卖东西的吗。

老杨手善,除了夏天拍死的蚊子和无意中踩死的蚂蚁外,他从不杀生伤生,竟连杀鸡杀鱼都不会,也不敢。被他老伴骂过没出息。年轻时两口子亲热女人也臭过他是吃斋念佛的小和尚:“你个小和尚,少来碰我。”

人这一辈真是太匆匆了,一晃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和早几年就退了休的老伴商量过,等他退休后,就把城里这60多平方的房子卖了,老俩口搬回乡下跟老父老母住在一起,养一群鸡和鸭,种几畦瓜果蔬菜,日子过得多滋润哩。吃的都是绿色食品,不打农药,天然无公害,而且,农村空气多清新,天然氧吧,没有雾霾没有尾气排放,多好哇。

老伴不同意,跟他理论道:“房子不卖,就过户给小夏,我可是一直把他当作亲儿子养的。”

老杨叹息道:“话是这么说,小夏毕竟是我亲外甥,你把房子过户给他了,不是便宜了我老杨家人,不行不行,一定要他给我们一点补偿,”

老伴朝他瞪眼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补偿这话可是你说的,你还好意思说出口呢,孩子十几岁就来我们家,除了称呼未改,什么不是儿子的名份,吃的穿的用的,还有上学,找工作,样样都是我们操心,花钱。你妹妹除了逢年过节过来张张眼,吃顿饭就闪人了。倒是图个清闲自在。好在小夏这孩子纯善得很,也是懂情理有教养,虽说只上了个大专,现在好歹在城管局上班,算是事业单位的编制,将来找个对象还不是容易的很。”

老杨喝口茶润润嗓子,苦笑笑道:“你就少给我戴高帽子了,我又不是局长大人,有那么牛气能给自个儿外甥解决编制?就是比临时工要好一些的黑头城管。再说这孩子办事急躁,不爱动脑子、讲策略,干我们城管难免会和商贩起冲突,我就担心他这个。”

这时,有个瘦高个男子边跑边高声喊道:“不好啦!有个女人要跳楼!”

这一声喊,把老杨的回忆打断了。

作者简介:黄其海男,汉族,1963年生,祖籍安徽肥东县石塘桥张蛮村。巢湖居巢区烔炀河许葛村人,北京鲁迅文学院第八期进修班学员;2003年就读于安大中文系在职研究生班。自19835月至今,在《清明》《滇池》《春风》《香港文汇报》《北京青年报》等港澳台5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作品近百万字。其诗文曾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文集。已出版散文集《梦想航海》《挂在青天是我心》等三部;由新解构主义文化寻根长篇小说《巢湖传奇》改编的30集同名电视剧正在筹拍中。系中国散文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散文家协会会员,合肥作家协会理事。 手机(微信):13856991715 邮编:230601   QQ3704002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眼里不只有“上火”
看懂上海:我的“80后”生活
日本军曹是什么级别军官?指挥多少人?
报考军校(3)
2011年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试题库(单选题)
老伴的胆结石是服醋蛋液治好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