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节”后,敬老需要等下一个“母亲节”吗?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师利国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赵萍 

文丨师利国

前天是母亲节,很多子女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也有很多母亲发朋友圈晒节日感慨及礼物。

有一位母亲讲,母亲节年年过,我不在乎子女给我买什么礼物,我在乎的是我在子女心目中的位置。

有一位年轻母亲讲,母亲节那天我盼着上大学的儿子给我打个电话,问候我一下,左等右等也没有听到电话铃声,儿子忘了今天是母亲节吗?直到下午三点才等到儿子电话,并且说今天早晨四点陪教授进手术台,十一个小时没休息,手术完了马上打电话给你。此时母亲有些自责,盼儿子电话是想测试自己在儿子心中所占位置,但没有考虑儿子工作性质。

有一位农村老太太说得比较实在,什么母亲节?纯粹是给生活在城市人设立的节日,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讲,似乎没有一点关系。这话我信,也确实如此,很多农村老人对春节印象深刻,对亲人的生日记得很清楚。什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一概不知。别说不知道,即使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母亲节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休息,有位朋友原打算回家陪母亲过节,头一天打电话给母亲讲,明天是母亲节回来看你,母亲说你把我生日都忘了?下个月才是我过生。不是你过生,而是母亲节。你疯了吧!开车200多公里回来不合帐算。这就是农村老人的真实反应,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较少,在形式和内容上,他们关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各种各样的节日。母亲节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节日。

人们习惯说母亲节起源于希腊,但我认为中国人的母亲节不知早了多少年?如湖北竹山宝丰镇的"女娲山",也被誉为″圣母山","中华母亲山"。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充分说明母亲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位置。用节日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是唤醒人们对母亲的崇高敬意,感谢母亲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十月怀胎重,三生报答轻。

我经常和农村老人闲聊,善于观察他们的生活,仔细分析他们的思想状态。绝大多数老人子女都在两个以上,无论子女是否在身边,老人对赡养的要求并不高,没有过多的奢望,也不会提出超出家庭能力范围内的要求,很容易获得满足。

我们看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人,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恰恰是所有老人欠缺的,也是人的自然规律所致,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任何老人无法抗拒的事实,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其次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这是每个人必备的条件,而现在很多农村老人年轻时靠种地打工维持生计,无心也无力考虑老了以后的生活。现在只能依靠子女赡养,子女条件好的还可以,条件差的生活质量肯定会下降。第三要看兄弟姊妹是否和睦。我见过一位农村老奶奶,今年八十三岁,五个子女都生活在农村,并且都住在周边。要说条件都很一般,但老奶奶的后孙对她关心备至。给我的感觉是她的后孙是在组织一场孝老竞赛,看谁家对老人好?老奶奶的脸上总是流露出幸福之感。

但是,如果兄弟姐妹相处不和睦,老人就遭殃了,他们往往是无中生有猜忌对方,绞尽脑汁算计对方,不厌其烦地数落对方,点点滴滴的怨恨对方,勾心斗角的排击对方。过多的看重得与失,把金钱与孝老挂起钩来,与老人为子女贡献大小挂起钩来。有的人自己在老人面前做的不好,还错误地认为自己做的好,别人指出来不是及时改正,反而找各种理由开脱,但在找别人问题时看的比谁都准。有的子女在父母能挣钱时,能带孩子时,争着抢着要,一旦失去劳动能力或者把孩子带大后,就开始嫌弃,把老人当累赘,这也不是那也不对。

我认识一位老母亲,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在家务农,小儿子在广州安家,两个女儿嫁在本地农村。老伴去世后老太太一个人生活,刚开始生活能自理,八十岁身体明显差多了。几个子女商量如何养老的问题,很明显重担落在大儿子身上,小儿子给钱,两个女儿自行安排。

大约三年后,在照顾老人问题上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矛盾,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化解,造成矛盾越来越大。没办法二儿子从广州赶回来,经过各方面协调最终没有达成共识,二儿子一气之下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广州。半年后大儿子也认识到自己在孝敬母亲上缺乏耐心和担当,两个女儿也认识到,不该鸡蛋里挑骨头,搬弄是非。不管怎么说母亲年龄大了,在外面条件再好,肯定会不习惯,想接母亲回来。可是老二认为既然到我这里,一定负责到底,况且离开家几十年也没有在老人身边好好敬孝。通过照顾老人,二儿子也认识到哥哥多年照顾老人不容易。中途两个女儿还到广州看望母亲。八十四岁那年老人生病住院,身体每况愈下,哥哥想叫母亲回老家,以免将来火葬。弟弟认为就不要折腾了,后来老人在广州离世。

在我们的生活中,兄弟姐妹因赡养老人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互不来往,面和心不和的不少。可是随着老人的离去,兄弟姐妹的伤口又慢慢开始愈合。似乎是老人离开这个世界后,才能唤醒兄弟姐妹的觉悟,甚至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而后悔。俗话说的好"只有今生弟兄,哪有来世手足"。兄弟姐妹是一生一世的亲情,是无法割舍血浓于水的亲情。

愿天下所有母亲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2022.5.11武汉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人病榻下的儿女
教授月薪上万为何拒养病母(图)
82岁老母亲被4个儿子送进敬老院:早知如此,就花钱雇保姆过日子
到底是谁拿了老奶奶的存折:父母的财产由父母自己做主分配:家和万事兴,亲情永远是排第一
山东八旬儿子,送102岁母亲拐杖,被母亲一把甩出老远:你才需要
若非善待老人,天必谴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