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利国:医院陪护众生相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许亚军田划陈国强 丨彭毅 诗情画意师利国曹丙茂

妻子因腰椎有问题住院治疗。病房住了8名患者,有车祸外伤的,有在工地上摔伤的,有年龄大了不慎骨折的,有先天性骨头变形的,有积劳成疾腰颈椎行动不变的。我作为家属,日常陪护之余,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却也是一番众生相:

8位病人都需要24小时陪护,其中由6位是爱人陪护,1位20岁男孩由母亲陪护,1位由儿子陪护。年龄最大的74岁老太太坐轮椅摔成骨折,76岁老伴陪护。一位意外事故摔成重伤的47岁男士,由妻子全程陪护。二位近60岁女士由丈夫陪护。

---1---

76岁老大爷送老伴来病房,看架势简直就像行军打仗。

老大爷一只手推轮椅,肩上扛着折叠床及被子,另一支手撑着拐杖,艰难的走进病房。

看得出,老大爷护理很有经验。白天还好,晚上陪护却很吃力。从外表形状上看,老大爷其实也属于被照顾对象,可是老伴住院还真离不开他。

问他儿女为什么不来,回答要上班没时间。

几个晚上,老爷子那种无耐、无助之感溢于言表,病床前走动声,哎声叹气声不断,似乎是盼望天明,期望儿女的替换,希望老伴早日康复,或者……

---2---

一位近50岁的母亲,照顾20多岁的儿子。

儿子是先天性疾病,仅手术时间达十个小时之多,作为母亲心里十分痛苦,如果能替儿子受罪她会去承担。

由于不熟悉护理工作,往往是好心干的事,儿子不理解。无论儿子怎么说,母亲一声不吭。

因老家在县城,吃饭需要在食堂购买,儿子手术前三天根本吃不了多少,母亲只买一份,儿子吃剩的自己吃点。

母亲在儿子床边摆了一个折叠床,担心儿子睡不着,一会问这个一会问那个,儿子嫌母亲吵,叫她好好休息。几天的陪护,母亲坚持不住了,睡的很香,恰在这时儿子要喝水,叫了几声没反应,待母亲醒了后十分后悔,儿子需要时等这么长时间。

这位母亲告诉我,孩子病是先天性的,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没能及早治疗,耽误了孩子,我们欠他太多,更多的是愧疚。 

---3---

一位是儿子陪护63岁的父亲。

他父亲是乡村教师,退休后闲不住,打些零工,不慎被摔成骨折。

儿子在外地包工程,听到父亲住院立即赶到医院,他母亲要陪护,儿子担心母亲年龄大了不方便,坚持自己陪护,很有底气地告诉他母亲:挣钱干什么?不就是提高生活水平吗?作为儿子在父亲有难时,必须要尽责任,钱是挣不完的。

手术当天晚上,他和他母亲一直在病床前陪护。

---4---

医院陪护不止能看到人间亲情,也能看到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病房里患者、陪护者聊天,说的最多的当然是治病费用的问题。

有的人说,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医疗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延长了,感谢中央好政策,但也存在因病致穷的严重问题,住院后才知道医院住不起,名目繁多的收费到处都是,而且凡属于自费药及医疗器械,必须先交费,哪怕是病人进了手术室,费用没交的不上手术台。

病房的一位患者今年47岁,在外地打工多年,辛辛苦苦挣点钱,原准备到城里买套房子付个首付,这次丈夫意外事故,可以说死里逃生,头上动了三次手术,花费十几万元,绝大部分报销不了。他的妻子性格开朗,是贤妻良母型,一脸无奈之余,却也坚强:只要人好了,钱还可以挣。

---5---

病房里最多的是老伴的陪护,偶尔也有儿女来看看,兄弟姐妹照顾一下。

有的人讲,现在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政策,年轻人应该积极响应,一个孩子太少了,父母一旦身体不好住院,缺乏照顾人员。

也有人说,有钱可以请人来陪护。实际情况是,病人都希望自家人陪护为好。护理病人不是简单的事情,若请别人,家人能放心吗?

也有人讲,孩子多了也存在互相推诿现象,还是一个好,不会互相依靠。这些话,实际上都是有现实的例子,病房内就可以见到。

                                               2018、1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濡以沫
六旬环卫工每天开水泡菜:为救老伴儿和儿子感动众人
守候在ⅠCU病房外的亲人
印小天送别慈父:含泪的孝心将父亲的临终岁月点亮
小伙病房里给父母过结婚纪念日,妻子带着借来的2万救命钱出走
儿女是娇客,伴侣伴终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