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利国:清明过后话敬老

清明节扫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它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尊老敬老的传承,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我曾经写过一篇《祭祖与记祖》的文章,为什么节后我又写此文,只是谈谈这次回老家祭祖的感受,认为有必要写出来,也许对有些人多少有点触动。

清明节前后雨下个不停,我们这里习惯节前扫墓。我提前三天回老家,淅沥的春雨渲染着阴郁的气氛,冒着几分寒意打着雨伞,先到母亲坟上。我给母亲带去了她喜欢的冰糖银耳贝母汤,给父亲准备了香烟、桔子、年糕。这是我今年第三次来祭拜。上一次,是大年三十下午专程从十堰回老家祭祖。因为半个月前的晚上,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见到了母亲。早上起床后我告诉爱人:“今天回老家”。她问我有什么事吗?我说没有,就是想回老家看看,爱人了解我,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不回去会坐卧不安。是啊!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恩,我没有辉煌,但上了岁数后会更加留恋故乡。那是我一生难忘的地方。在那贫瘠的山沟里,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有我死去的亲人长眠在这里。站在父母的坟前,不知有多少温暖的回忆浮现在眼前,不知多少次在梦中相见,不知有多少叮嘱的话语在耳边回响。三月份,我写了一篇《母亲的照片》,写到动情处,我情不自禁地哭了,哭的是那么伤心。

我注意到,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大院广场停满了车,他们都是从外地回来扫墓的。我数了一下,有一家大大小小18人,如此庞大的队伍,过去是没有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高度重视。为什么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是一种传承,这是一代一代人的延续,其实这也是一种弘扬正能量的教育方式。加上有法定的节日,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相约一起。互相打个招呼后,我到山上祭祖,在山上又遇到一波一波的扫墓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看到很多人开始为逝去的亲人修建坟墓,多者几万元,少则几千元不等。我看到一座新立碑的坟墓,似乎给我的感觉是不可思议,老人活着时生活十分艰难,儿子很少关心,更别说孝敬,就连国家给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发的每月55.00元养老金,还被儿子占用。如今舍得花钱为老人修坟,不知情的以为他是孝子,知道内情的一定会唾弃、鄙视,要我说只能算是图名的“孝子”。我还看到一位老母亲,住着窝棚,无水无电,老伴早年去世,不知什么时候,儿女们却舍得花钱为父亲立碑。我想问他们,为何不把此钱花在年迈的母亲身上呢?改善一下母亲的现实生活。正像一位大师级人物讲的那样:你有钱到寺庙烧香拜佛捐款,为什么父母这两尊大佛不好好孝敬,你这拜的是那一宗佛?你连父母都不孝敬,佛祖能相信你是真心的吗?我猜想也许是大家都在为逝去的老人修坟,自己不行动,担心别人议论,这样能掩盖你的不孝吗?

清明节中午我接到一位外地朋友的电话,问我在哪里?我说回老家扫墓,随即问他怎么放假不回老家祭祖呢?他说十五年都没有回老家了,今年春节鼓足勇气回来住了四天,你不知道简直没法生活,厕所进不去,洗澡没地方,烧的煤炭味难闻,好在被子床单自己带回来的。父母年龄大了,饭都是我们自己做。我听到这里有些听不进去了,父母健在,作为儿女十五年不回来看看?你是从事国家重要机密工作吗?不是,你是守卫边疆的军人吗?不是,你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工人,你良心何在?你认为每年给父母一点养老钱,就万事大吉?作为儿女,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仅仅是给点钱就是孝顺吗?我心想,你应该到左邻右舍访一访,父母在家生活过得如何?生活质量怎么样?他们也许不会当你面说实话,你可以看看他们房前屋后是否干净?再看父母住的环境?也许他人早已把你从孝子的花名册中删除了。我真为他脸红。也许老人百年后,同样会大操大办,买一个虚伪的孝子身份,这样有意义吗?

这次回老家,看到一位战友带着妻子,是春节回来的。我说:这次能住这么长时间,真是难得,也不易。他的一席话我觉得很有道理:“18岁到东北当兵,在当地安家,今年60多岁,欠父母的太多了,都是几个弟弟照顾父母,我十分感谢他们,自从母亲前年去世后,我似乎清醒了许多,有时想到睡不着觉,亏欠的不是钱而是儿子的责任义务,更多是良心债。趁老父亲健在,回来弥补,否则会终身遗憾。其实回来也没什么可做的,只是在父亲身边陪伴,陪他老人家散散步,说说话。天气好时,开车到周边县市转转,老人高兴,我心里舒服,他说还要住一段时间多陪陪。”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也是中国人评判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依据。当你做的好时,都会被他人肯定,当你做的不好时,别人背后一定会指责你。也许你自认为做的好,或者有理由说明有难言之隐,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父母认可吗?往往我们对自身的问题,看不清看不透,其原因是与利益相关,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误的,所以原谅自己容易,原谅别人难。人都有老的时候,难到你不怕上行下效吗?人啊!千万要记住,世上没有后悔的药。

2021.4.6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岁母亲关进坟里,儿子送1次饭加1块砖,把出口堵死,村民:孝子
八旬父亲瘫痪后,被儿子送进养老院,儿子:他不走我都要被熬走了
“守孝三年”之礼
人人叫打的不孝子,转,一定要转!
(推荐阅读)乡土小说:弃儿
回忆也是一种幸福(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