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该如何理解?

“惊蛰”和“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两个不同的节气,用它们组成的农村俗语,主要讲述了一些农村常见现象。

惊蛰之后是春耕忙碌时节,以前种地机械化程度普遍低,农民伯伯主要依靠牛这种家畜来“耕地套车”,那时候的耕牛,就相当于现在的拖拉机。而年老体弱的耕牛体力有限,“耕地套车”又是力气活,太过劳累它们会受不了,因此就有“牛老怕惊蛰”这么一说。

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两个节气之一(其中一个为小寒,在我国的大部分北方地区,小寒要比大寒冷),体弱多病的老人自身抵抗能力差,比较畏惧寒冷,这时期很容易诱发感冒、风寒等疾病。老人怕冷,每年的大寒节气,农村老人进医院的频率特别高,所以也就归纳出了“人老怕大寒”这种说法。

我们这里(河西走廊金昌地区下辖的小镇子),在90年代初期还保留着用耕牛“耕地套车”这种最原始的耕作方式。记得那时候我家养了两头大骟牛,它们的年龄均已超过10岁,属于老龄阶段。这两头大骟牛可是我家的“大功臣”,干起活来有一股子“牛劲”,从不偷奸耍滑,所有农活全靠它们。

每年惊蛰后就是庄户人家的忙碌期。平地整地、拉粪转粪、犁地播种等农活一样都不能落下。我家的18亩地,全凭这两头老骟牛才能耕种,但不得不承认,“二牛抬杠”的这种耕地模式效率实在太低,本来用拖拉机1天就能干完的活,用牛耕地至少需要1个星期。等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父亲总要想方设法给它们补充体力,好好犒劳犒劳它们,玉米、麸皮、麻渣则是给它们最好的嘉奖。

大寒节气正处于数九寒天阶段,在我们老家已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过去的农村老人生活条件差,冬天的取暖设施不完善,有些人家甚至连过冬的柴火都没有,也没有热炕睡。他们缺吃少穿,还没有比较好的取暖设备,加之老年人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一年当中的大寒时节,也就成了农村老人最为难熬的“一道坎”。

听我二叔说,以前我们这里的农村还发生过大寒时节冻死老人的事件。此事发生在80年代,村里有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独自住在自家破落的小院里面,无儿无女没人照顾,前一天晚上躺下之后第二天再也没起来。后来邻居感觉到了不对劲,破门而入才发现蜷缩在土炕角落老人冰冷的尸体,竟然是被活活冻死。

“牛老怕惊蛰,人老怕大寒”,看来,不管是家畜还是我们人类,一旦步入老龄阶段,身体素质直线下降,就代表着“不中用”了。老牛害怕劳累,老人畏惧风寒,这是自然规律,没办法改变,我们要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好好善待有恩于我们的家畜和人,尽自己最大能力给他们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俗语春打六九头,家家死耕牛,今年立春是五九还是六九呢
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虽说很暖和但是老农很惆怅
俗语:春打五九尾,来年冻死鬼,今年五九尾打春,春天很冷吗?
今天小寒,农村俗语“小寒三日雪,耕牛不停歇”,怎么理解呢?
腊月已到,农村俗语“腊月初一晴,来年耕牛歇”,啥意思?
农村俗语说得好: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句句皆是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