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03 | 中国南北建筑的风土特征

老四校领衔+top10倾力助阵!

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全新再升级!▼

建筑画图题总是画不准确?

对建筑画图只会死记硬背?

没有完整的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

为了解决大家的困境,几凡推出了“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建筑画图题专项提升课程”,以专题的形式,手把手带教,带你真正了解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让你不再惧怕“画图题”,让你能够画起建筑历史图来得心应手。

0元图解历史第六季

“第三讲"

中国南北建筑的风土特征

扫码可参加课程哦~
参与方式可以联系文末几小四微信

中国的南北建筑是南北地理差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依据,也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中国南北建筑的差异很明显,形成原因也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南北建筑的特点、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建筑文化演变的角度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共同性和多样性结合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行了一些阐释。

No.1

从风土区划切入解读

·风土(vernacular)

一个地方环境气候和风俗民俗的总称,内涵大于“乡土”对应 vernacular,即“方言”“本土”,引申为地方特质。

·“风” 

genius loci(场所精神)
(《诗经》以“风”为根,“雅”“颂”随生)

·“土”

topography(地貌-地脉-地志)
建筑适应环境,最能使居者有“此地人”的感受     ——Frank Lloyd Wright
营造(construction)、适应(adaption)、类型(typology)、特征(character) 、谱系(pedigree)、风土(vernacular)            

No.2

从自然与人文地理切入解读   

  

1. 自然地理
1)地理气候带
中国北方地区多处于中温带,气候比较寒冷,民居需要充足的日照,因此,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宅院的内部构成也多为离散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用地就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愈明显。寒冷的气候还要求建筑拥有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而不便于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不得不呈现规整的形体。
相反,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民居建筑的墙体和屋顶都可以做得单薄、轻巧,建筑空间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可以自由地伸缩、凹凸,方便地展延、通透。

2)土木建筑的物质基础

2.人文地理
1)气候:“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等降水线-风压
(京冀:坡屋顶最陡-江苏吴县香山帮-明南京北京故宫)
2)地貌:草原-山地-平原-河谷
3)文化:文化习性-民系流动-匠作系统-官式等级
4)工匠的转移:
香山帮:出自苏州吴县,属于“苏式”。代表人物有:阮安、蔡信、杨青、蒯祥、姚承祖。蒯祥负责营建了明北京紫禁城,任工部侍郎(建设部部长)。姚承祖著有《营造法原》
5)适应气候条件的空间选择:合院形式、屋顶檐口厚薄(毡背)、屋顶坡度(降水)、室内空间(西藏 vs 新疆)

No.3

从建筑谱系切入解读


建筑史是经人重构的,关注转折点,而中间的过渡时期往往更有意思,模糊,纠结,具有多重性。两次外来族群文化融合。第一次,南北朝,西域建筑风格流入。第二次辽金,南宋迁都,相当于第二次南北朝。遗存下来的风土建筑大量为明清时期,民间工匠技艺繁多,分类复杂。常青老师在《建筑学报》里发过一文章,提到风土谱系的问题,比较合理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和地方身份认同。
风土谱系和语缘谱系重合度很高,但不完全一样,比如湘赣地区建筑样式极为相似,但在语缘上是完全不同的类别。从语缘来讲,大部分地区均属于北方官话,北方官话中比较特殊的是信天游,属于晋语。除此之外,剩下江南地区和华南地区。
江南地区分三大派系,赣,徽,吴。古代面南区分左右,赣属江右,吴属江右,徽居其中。赣与湘相近程度很高。三大派系核心区分别为南昌,歙县,苏州,连线顺长江走势。赣徽吴境内分别有各自的水域,鄱阳湖,千岛湖,太湖。
华南地区分三大派系,沿海自西向东,分别为粤,客家,闽。其中闽文化包含海洋文化,例如 海南岛,继承了闽文化一分支。

No.4

南北代表民居实例解读


1. 北京四合院
1)历史背景:五朝古都: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都城。
2)建筑风格:帝王气十足,讲究轴线对称、讲究秩序、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一般有大花园。
3)分析:
①有轴线、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内向(开窗)
②秩序通过门来体现:门是分界内外、引导秩序、身份地位的体现。
大门:又分屋宇式和墙垣式两种。垂花门:内院的门,位于轴线上,亦为内院的开始, 其高度和华丽程度取决于主人社会地位。
③院子,重要的家庭聚会中心,环境气候调节的场所。
④风格:建筑外部风格较简单、色彩为灰色。
4)评价:
优点:防风沙、防噪音、防干扰。
缺点:私密性差、建筑密度低

2.窑洞                                                                                          
1)特点:窑洞民居的类型及特点 是一个虚空间;是无建筑师的建筑。
2)剖面:采用何种形式,由土质决定,“土好顶圆,土坏顶尖”。
3)窑洞主要有三种:                            
(1)开敞式靠崖窑:天然崖面横向开穴
(2)下沉式窑院(地坑院) :人工先挖竖穴,然后再横向挖,横、竖穴结合的窑洞,称为地坑院。由地面入窑院:坡道、台阶、直通或坡道与台阶并列。院内排水:对外挖涵洞或院内挖渗井。                                    
(3)砖砌的锢窑:土坯砖建的地面上的窑布局上仍以四合院为主
4)窑洞的优缺点:
优点:(1)经济,就地取材,土尽其用。
         (2)维持生态平衡、防火、防噪音、少占农田。
缺点:空气不流通、潮湿。排水、抗震有问题、施工周期长。
5)应用与改进 通风问题的解决:
  (1)前后院 (2)用砖加固邻水面 (3)加通风孔。

3.安徽民居(徽州)                                            
1)历史背景 徽商,以徽州人生存方式为代表,“处者以学、行者以商”,故徽商又称儒商。
2)建筑风格有两重性外观淡雅(白墙灰瓦),内部装饰精美、突出。
构造方式:北方抬梁式与南方穿斗式结合。
明中叶前,底层低、楼层高,祭祖在楼上;
明中叶以后,底层高,楼层低,祭祖在楼下。
3)建筑情况
平面:外观方整 徽州民居平面形式
剖面:明间—抬梁,山墙—穿斗 上下层柱子不对位 山墙与柱分开
外观:白墙灰瓦淡雅、清水脊、四瓦落地(四水归堂)、五岳朝天
“四水归堂”:是徽州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风水理论中,天井和“财禄”相关。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 气,不 至于流向别处。
“五岳朝天”:徽州民居对外以高墙为主,开很小的窗口,墙多采取烽(风)火山 墙、马头墙形式,高低错落变化多样,民间称“五岳朝天”。
内部:注重雕刻与装饰,但用木本色,又显雅。

4.云南民居 
1)一颗印:云南典型的住宅形式,住宅形式、地盘和外观都很方整,如印的外观,称为“一颗印”。
2)风格特点:厚重、方整。
3)建筑格局:
①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左 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
②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适合用人口稠密、地紧张的需要(正房常为楼房,下有前廊称“游春”;上下皆有廊称“宫楼”;正房、耳房、倒座皆为楼房,且均有前廊,楼 上各廊相接,环形无阻,称“跑马楼”)。
③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 “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最典型的格局。
④天井狭小,正房、耳房向天井挑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称“小厦”。
⑤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
⑥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
(外砖内土墙称“金包银”)
4) 建筑实例:三坊一照壁

No.5

小结


通过以上对中国南北建筑的分析,对其存在、发展和延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梳理。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设计现代建筑的根源。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结合自然与人文环境、尊重历史与民族传统。在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空间布局、造型语汇、色彩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追求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通过灵活、恰当地运用材料、技术和构造方法来构建。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一季 

0元图解建筑史 -01 | 怎么以时间脉络说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03 | 怎么用权利空间理论解读中国传统聚落——国都的变迁

0元图解建筑史-04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0元图解建筑史-05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2)——斗栱、厅堂殿堂

0元图解建筑史-06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3)——宋清建筑对比与小木作专题

0元图解建筑史-07 | 中外建筑关系(1)——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08 | 中外建筑关系(2)——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09 | 西方建筑史发展框架及理论知识储备

0元图解建筑史-10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1—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1 | 怎么解读单一建筑作品—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2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2—以罗马风-哥特式建筑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3 | 怎么用理论解读建筑师及作品—以文艺复兴建筑师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4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5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6 | 怎么解读建筑师1(演变)—密斯空间序列的变化

0元图解建筑史-17 | 新建筑与古典秩序

0元图解建筑史-18 | 有机建筑与地域与乡土/新纪念性

0元图解建筑史-19 |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及其理论Ⅰ

0元图解建筑史-20 |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及其理论Ⅱ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1 | 以时间脉络梳理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3 | 国都的变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4 | 中国木构建筑大木作解析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5 | 中国木构建筑——殿堂-厅堂、小木作专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6 | 斗拱专题与宋清建筑对比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7 | 中外建筑关系—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8 | 中外建筑关系—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9 | 西方建筑史发展框架及理论知识储备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0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1| 怎么解读单一建筑作品—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2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2—以罗马风-哥特式建筑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3 | 怎么用理论解读建筑师及作品—以文艺复兴建筑师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4 | 怎么批判的学习建筑史—以手法主义和巴洛克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15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6 | 怎么多维度解读建筑史—以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耶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7 |  现代建筑的空间特征  Space Feature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8 | 新建筑与古典秩序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9 | 有机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20 |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及其理论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 | 建筑的构图与形式原理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2 | 远古眺望:古埃及、爱琴海与古比伦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3 | 如何对比学习古典建筑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4 | 如何对比学习古典建筑 ——以拜占庭建筑和西欧中世纪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5 | 理性光辉:文艺复兴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6 | 巴洛克&法国古典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7 | 现代主义的前夜:风格派的探索解析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8 | 现代主义的探索——新建筑运动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9 | 后现代、新理性主义、批判地域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0 | 都城演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1| 宫殿建筑(一)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2| 宫殿建筑(二)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3 | 陵墓建筑、坛庙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4 | 中国传统民居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5 | 斗拱与材份制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6 | 传统木构建筑构架及其特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7 | 中国古典园林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1| 古典建筑及其溯源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2| 哥特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3| 文艺复兴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4| 手法主义与古典建筑语言的推广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5| 宗教的力量之巴洛克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6| 宫廷的力量之法国古典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7| 现代主义之前——革命性建筑师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8| 现代建筑:古典秩序的延续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9 | 现代主义之后—以罗西和埃森曼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1| 风土建筑之民居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2| 聚落演变之都城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3| 群体建筑之宫殿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4| 官式建筑之单体——晋祠圣母殿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5|官式建筑营造意匠1一基础、柱子、枋、构架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6|官式建筑营造意匠2一屋顶、地盘图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7 | 文明冲突之中外交融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1| 中建学习框架与外建时间线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2 | 从起源学说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3 | 从地理背景看各地风土民居的特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4 | 从营国制度看古代国都的变迁发展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5 | 官式建筑营造——斗栱的意匠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6 | 官式建筑营造意匠——屋顶的意匠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7 | 从朝代背景看古典园林的造园特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8 | 文化交融影响下的石窟、佛寺和佛塔—应县木塔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中建09 | 历史空间的存续和再生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1 | 神祇的土壤——古希腊与古罗马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2 | 信仰与服从 —— 中世纪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3 | 科学与人文——文艺复兴的秩序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4 | 创新与转变——巴洛克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5 | 生存or毁灭——历史主义的危机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6 | 空间革命—赖特、密斯、柯布的空间理论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五季-外建08 | 普世or地方——批判的地域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01 |中外建筑史概论
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02 | 木构建筑的起源与特征——巢居、穴居与穿斗抬梁

持续更新中~~

 参与活动请与几凡客服

几小四联系~ 

课程正在火热进行中~▼

老四校领衔+top10倾力助阵!0元图解建筑史第六季全新再升级!

强势回归!0元带走几凡经典案例抄绘转译课【第八季】更有最高1000元代金券相赠哦!

上海总部|几凡设计教育2023年寒假招生简章!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线描图集--中国民居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九大特色民居建筑,看看你都去过几处?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古典建筑中的民居建筑之云南民居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