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3 | 陵墓建筑、坛庙

老四校领衔+top10倾力助阵!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全新升级!

建筑画图题总是画不准确?

对建筑画图只会死记硬背?

没有完整的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

为了解决大家的困境,几凡推出了“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建筑画图题专项课程”,以专题的形式,手把手带教,带你真正了解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让你不再惧怕“画图题”,让你能够画起建筑历史图来得心应手。

0元图解历史第三季

“第十三讲"

陵墓

扫码可查看课程回放哦~

No.1

从不封不树到方城明楼

灵魂不灭是中国古代相当普遍的认知,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儒家“视死如生,视亡如存”的思想为丧葬提供了理论基石,同时也推动了厚葬死去的亲人这种思想的传播,所谓“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比多,文绣必繁,丘陵必巨”。现在可见的陵园不仅是逝者安息之处,也是我们寄托哀思之处。

古代陵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安置埋葬死者和遗物的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及陵园建筑。地下部分为逝者安放的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下墓室、墓道的构造技术也不断提高。陵园建筑也从早期单纯的享堂逐渐发展为沿轴线排列的一系列建筑。

地上部分是在埋葬逝者墓室上部的构造,商周时期流行墓而不坟不封不树,没有封土堆,不种树木。当逝者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亲友开始了标记位置。春秋时期,孔子为父母建墓时说道:“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南西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周游列国,为防止不认识父母的墓地而堆土在其上,至战国时代便普遍流行坟丘式墓葬。

秦始皇统一六国,不仅在宫殿建设中独树一帜,每灭一国,便写仿其宫殿于渭河北岸,在陵墓建设中,也开创了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秦始皇的骊山陵陵台由三级方截锥体累叠而成,每层台壁内收,称“方上”,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人工坟丘。

唐代这样一个盛世大朝,自然需要符合其身份的陵墓建制。这时,依山为陵成为主流。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唐昭陵,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以九嵕山为坟,高踞山际,传达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概。

明清时期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气候,雨水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至此,地面陵体完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

No.2

清东陵与西陵

在燕山南麓的马兰关附近和太行山东麓的紫荆关以东,人们在群山环抱之间,可以看到金瓦红墙的官殿,白玉石雕的牌坊……是两处巨大的皇家墓葬群——清东陵与清西陵。东陵位于北京市区的东北方向,坐落在河北遵化县城西北的马兰峪附近,西陵位于北京市区的西南方向,在河北省易县梁各庄的西边。

 

古代皇帝的陵寝,一般占地七顷,而清代帝王们却自以为功过古人,所以修陵不受古制束缚,一味追求广大,造成东陵和西陵的面积十分广阔。东陵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大部分。昌瑞山是燕山山脉的分支,东西走向,中间主峰高耸,两侧山脉蜿蜒起伏,逐渐低斜。各座陵寝园寝分布在昌瑞山的南侧,依傍山岳起墓,顺着地形布局,形成统治者乐于称道的“龙蟠凤翥”之势。陵区南面的烟炖、天台两山对峙,中间为天然的关隘——龙门口(兴隆口)。来自分水岭的河流左环右绕,前拱后卫,为山陵增色不少。

 

东陵风水形势图

西陵殡葬的帝王后妃较东陵为少,面积比东陵小些。早在雍正年间,泰陵还未竣工时,“风水”围墙就修了四十多里,陵区周围有一百五十二里。西陵的西边是太行山的东麓。北边的白玉山屏立于陵寝之后,它远岩翠岫,气象万千。南面的九龙山,山峰巍峨耸拔,岗峦挺秀。东边有金龙峪等山峦盘旋远去。在群山环抱的平川上,各座陵寝园寝依一定次序分布在山脚下。

 

西陵风水形势图

东陵主陵孝陵居中,神道序列由五间六柱十一楼牌坊起始,向北顺序经由下马碑,大红门,神功圣德碑和华表,绕行影壁山,再而望柱、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亭、隆恩门、隆恩殿、陵寝门(琉璃花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之后是椭圆的宝城宝顶。中轴线曲不离直,南北贯穿,配合山川形势。

 

东陵神道序列

陵前区的建筑序列,规制参照明长陵,却顺应风水形势在影壁山前后分成两段布置,石牌坊、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和华表配置在山南,石牌坊与大红门间距由明长陵的一千三百四十米缩至二百四十米,“聚巧形而展势”地强化了陵区入口的庄严神圣。通过大红门,影壁山在神功圣德碑亭和华表北面偃卧为底景,又“驻远势以环形”地烘托了丰碑长仰的意境。而从碑亭以北旋绕影壁山西麓,在山北展直的神道旁肃立着望柱和十八对石像生,随地势缓熳升起,龙凤门就设立在石像生群尽端的高地上,同凤翥龙蟠的底景昌瑞山及山麓的陵宫直接呼应。

西陵总平面图

泰陵最初没有设置石像生,后来乾隆皇帝由于礼制,而在案山之前强加石像生。蜘蛛山北转折点,百尺之形的视距下设龙凤门,丰富细腻色彩斑斓,空间的转折使人自然驻足。龙凤门的矩形景框,框住了后面的建筑群,群体体量叠加,层层屋顶与永宁山框入景中,使远景建筑气势加以强化。北行中,龙凤门北笔直的神道夹着青松苍穹映入眼底,百尺之外设三孔石桥,往前是狭长的空间,以强烈的引导性引向空间深处。

清代陵墓中,建筑是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整体环境的有机构成,也遵照典礼之规制,多为官式建筑,无震慑人的体量尺度,但融汇于山川之中,在高下大小、远近离合各种关系的组织上,讲究空间序列的转换。以生生不息永恒不朽崇高伟大的山川自然美来寄托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这就是中国山陵艺术的精髓与主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國陵墓建築【圖】
清西陵导游词
中华古建筑‖河北•今年和去年清东陵两次被盗:东陵大盗为何屡次得手?
帝王风水学:解密清东陵的布局和陵寝建筑
清宫三百年皇陵探秘 — 清西陵(上)
公然违背祖制的同治惠陵,情与理交织错杂,缘何被赞为明智之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