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植菜用大豆收入高,做好病虫害防治是关键,3分钟读懂请收藏

菜用大豆,又称作毛豆,就是指在鼓粒末期籽粒饱满但还没有达到老熟,它的豆荚、籽粒是翠绿的时候,采青来供食用的大豆,菜用大豆是大豆的专用型。由于菜用大豆是一种生育期比较短的作物,它同其他的绿肥作物一样,在75天之内就可以收获豆荚,茎和叶可以来作绿肥,农民种植菜用大豆的收入要比种植粒用的大豆收入要高。

种植菜用大豆除了选好抗病的品种,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

㈠菜用大豆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大豆病毒病

大豆的病毒病又叫作花叶病,它在全国各地都是有发生,而且危害很严重。当植株受到了病毒的侵染后,它的叶片特别是嫩叶的叶片收缩后呈畸形,并出现黄绿色相间的不规则花斑纹,继而形成花叶状。还有些病株的叶片上的叶肉或者是叶脉会坏死,产生了褐色的凹陷条斑。花的器官变形,结荚也少,且荚内的豆粒也产生了黄绿色的花斑,染病后的植株表现出来的是很矮小,有一些病株的生长点会枯死。

大豆的病毒病是由大豆的花叶病毒侵染后引起的。病毒可以在露地越冬的宿根寄主的植物或者是在保护地进行栽培的豆科类蔬菜作物上越冬,成为了来年的初侵染原。另外还有就是采用大豆的种子也可以带病毒,病毒会在种子内存活两年以上。病毒还会随着种子的调运进行远距离的传播。

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蚜虫和叶螨等活虫进行传播,一条是通过田间的各项农事操作由于汁液的接触进行传播。在高温干旱,蚜虫比较多的年份发病就比较严重,尤其是重茬地和肥水管理不适当,并且植株生长比较弱的时候也是发病严重的时候。

防治方法:

推荐选用抗病毒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用0.3%的磷酸三钠溶液进行浸种,时间是15分钟,把种子捞出来以后要用清水洗干净。要和其他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来减少越冬和越夏的病原。进行合理的密植,并加强肥水管理,这样可以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和提高抗病的能力。如果发现了病株,必须及时的清理,立即拔除集中烧毁和深埋。同时要及时的消灭蚜虫,以防止蚜虫的传毒。把田间和地边的杂草清除干净,这样可以减少病的扩展。

2.大豆猝倒病和立枯病

大豆的猝倒病主要是侵染幼苗的基部。靠近地表的幼茎发病一开始表现出来的是水渍状的条斑,再往后病部会变软缢缩呈黑褐色,幼苗和幼株的主根以及靠近地面的茎基部,都会出现红褐色的稍凹陷的病斑,表层会开裂呈现溃疡装,受害严重的幼苗基部变成了褐色,缢缩,折倒,最后是枯死,或者是植株变黄而生长缓慢,植株是特别的矮小。

农业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的品种。

②实施轮作,下湿地要采取垄作或者是高畦深沟的种植方式,进行合理密植,要防止地表的湿度太大,并且在雨后是必须及时的排水。

③要选用排水条件良好的比较高燥的地块来种植菜用大豆。

④要求田块的酸碱度呈微碱性,建议每亩地用生石灰的量是50~100公斤。

⑤要做好菜用大豆苗期的保温工作,防止受到低温和冷害的侵袭,进行浇水必须根据土壤的湿度和当地的气温来决定,严防土壤湿度过高。

药剂防治:建议选用多菌灵,代森锰鋅,炭枯净等进行拌种或者是喷苗。

3.霜霉病

这种病害是由于植株的幼苗受到了病菌系统的侵染时,在复叶展开之后就可以看到表现出来的症状,在叶基部沿着叶脉会产生褪绿斑,褪绿的部分会逐渐的扩大到全叶,并出现凹凸状的波纹,导致幼苗瘦弱,生长会停滞,萎缩又矮化,最后是叶片凋落而枯死。当成熟的叶片受到了侵染的时候,叶部表现出来的症状是散生,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的黄绿色的小病斑,最后变成褐色,周围是深褐色,和健全的组织的分界线是很明显的。

当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病斑并成了大的斑块,叶片是容易干枯早落的。如果遇到了高温的气候条件时在叶片病斑的背面可以产生灰白色的霉层,到最后是变成了灰色或者是淡紫色。豆荚受害后它的外部症状不是很明显,它的籽粒没有光泽,外表被有灰白色的菌丝层。

农业防治措施:

必须选育优良的品种︔要推行轮作和换茬,并提倡水旱轮作,要和菜用大豆以外的非寄主的作物进行轮作︔要选择没有病的种子,并结合丰产栽培来实行畦作,必须让田间的系统进行配套,保证排水是通畅的,做到合理密植,并且要适当的扩大行距,以增强行间的通透性。

药剂防治:推荐使用瑞毒霉素或者是甲霜灵进行防治。

4.锈病

这种病害主要是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都可以发病,一开始是黄褐色斑,当病斑扩展以后叶的背面会稍有隆起,就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在表皮破裂以后会散出棕褐色的粉末,就是夏孢子,导致叶片出现干枯。在生育的后期,夏孢子堆的四周会形成黑褐色的多角形稍有隆起的冬孢子堆。而且叶柄和茎染病以后产生的症状和叶片是相似的。

农业防治措施:

要选用抗病的品种,(像中黄2号,中黄3号,中黄4号,长农7号等)要注意开沟和排水,建议采用高畦或者是垄作种植防止湿气的滞留,要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发病的初期建议喷洒40%的百菌清悬浮剂500倍的液,或者是50%的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的液,10%的抑多威乳油3000倍的液,等药剂,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是2~3次,在采收的前7天必须停止用药。

5.大豆胞囊线虫病

一种病主要是因为大豆胞囊线虫寄生在大豆的根部而导致植株发病的。线虫主要是以胞囊在土中进行越冬的,在春暖以后卵孵化成了幼虫,并侵入到大豆的根部,大豆的根部发育需要的土壤温度在17~28℃的范围内,而温度越高线虫的发育就越快。地上部的症状表现是,植株矮化,叶片出现了变黄或者是褪绿,生长比较瘦弱,所以把这种病又称作黄萎病。病株的根系不是很发达,根瘤也是很稀少。同时病株的还附有许多黄白色的小颗粒,这就是胞囊线虫的雌成虫。植株根部的雌虫是诊断这种病害的主要的依据,当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在结荚前全株会枯死。

农业防治:

采取轮作是防治胞囊线虫的最主要的措施。要选用抗病的品种,多施入有机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植株的抗性,而且还可以增强天敌微生物。

药剂防治:

在播种之前的半个月,可以选用40%的二溴氯丙烷颗粒剂,施入深度是15~20厘米的沟中,随机就要进行覆土,以后在沟上进行播种的时候,建议每公顷的用量是100公斤。

在发病的初期可以选用药液来灌根,推荐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的稀释液,或者是90%的敌百虫800倍的稀释液,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的稀释液等,要对每株灌入药液是250~500ml,一般情况下灌一次就可以了。

6.紫斑病

紫斑病是菜用大豆在开花结荚之后发病最多的一种病害。叶,茎,荚以及种子都是会受到危害的。这种病症在种子的症状是最明显的,在染病以后种子脐部附近的表皮上会发生紫色的病斑,比较严重的时候整个豆粒会变成了紫黑色,种皮也会破裂。

带了病的种子在播种出苗以后长出来的幼苗,它的子叶上也有褐色的斑点,严重的子叶是畸形,且会枯死。在发病的初期叶片上出现的圆形紫红色的斑点,扩大之后会变成了多角形,中间则变成了褐色或者是灰色,上面有霉状物边缘是赤褐色,叶片会逐渐的枯死,导致病部穿孔。叶柄,茎,以及豆荚上的病斑是红褐色的,中间是带有黑色,比较严重的时候豆荚会枯死。

这种病原菌是真菌属半知菌类。它是以菌丝在豆粒内进行越冬的,翌年会产生分生的孢子进行侵染,也可以菌丝或者是分生孢子,在病叶,病荚上进行越冬的,当温度在20℃左右的时候,比较温和的气候和高湿的环境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的。

防治方法:

必须要选用抗病的品种和没有病的种子,在播种之前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50%的福美双进行拌种,要及时的拔除田间的病株并及时烧毁,在秋季进行深耕,把病株翻入土壤的深层,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在开花之后要喷洒1:1:160的波尔多液,建议你7~10天来喷一次,连续喷上2~3次。

㈡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蚜虫

蚜虫在危害的时候,要吸食菜用大豆嫩枝叶的汁液,造成了大豆茎叶卷缩,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和结荚也减少,此外还可以传播病毒病。成蚜或者是若蚜都是集中在豆株的顶叶上,嫩芽上,嫩茎上,嫩荚上来刺吸汁液。豆叶被害的地方叶绿素会消失,并形成了鲜黄色的不规则的黄斑,紧接着黄斑又逐渐的扩大并变成了褐色。受害比较严重的植株,叶片卷缩,根系发育也不良,还发黄,植株非常好矮小,分枝和结荚也是在减少的。

农业防治:

及时的把田边的,沟边的杂草都铲除减少虫源。

物理防治:

利用银灰色的膜避芽和利用黄板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

推荐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小花蝽,烟蚜茧蜂,菜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等来控制蚜虫。

药剂防治:

当蚜虫发生量比较大的时候,农业防治和天敌都不能够控制的时候必须在苗期或者是在蚜虫的盛发前进行防治,当有蚜株率达到了10%以上的时候,或者是平均每株有虫是3~5头的时候,就要立即进行防治,可以选用抗蚜威进行适量的喷洒。

2.豆荚螟

有虫主要是危害豆叶,花器,豆荚。通常是卷叶危害或者是蛀入到荚内来取食幼嫩的种粒,你会看到在荚内以及有蛀孔的外面堆积了粪便,导致了受害豆荚的品质极差,严重的时候都不能够食用。

农业防治:

建议在田间架设黑光灯来进行诱杀成虫,并且还要及时的清除田里的落花,落荚,把被害的卷叶和豆荚都摘除掉。这样可以减少田间的虫源。

药剂防治:

在开花的初期或者是现蕾开始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喷药防治,每10天要喷蕾,喷花1次。可以选用的药剂很多,像阿维菌素,甲维毒死蜱,等,要用不同的农药来交替轮换使用,同时要严格的掌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进行喷药的时候,一定要均匀的喷到植株的花蕾,花荚,叶背上,叶面以及茎秆上,喷药的量是以湿了至滴液为度。

3.豆天蛾

这种虫害主要是以有虫来暴食大豆的叶片,在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把植株吃成了光杆的,导致植株不能够再结荚。豆天蛾的发生世代会因为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它是以豆田以及豆田周围的好多土堆和田埂等向阳的地方进行越冬,初龄的蚜虫都是白天在叶背上进行潜伏的,有了4~5龄之后,多是在茎枝上进行危害的,尤其是夜间的食害很爆裂,在阴天是整日危害。

农业防治:

在播种之前必须进行深翻晒土,来杀死幼虫和蛹,幼苗期建议利用黑光灯来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推荐喷施除虫菊,苦参碱等植物源的农药。

4.大豆食心虫

大豆实心虫是北方地区大豆的重要害虫,是以蛀入到豆荚里,去咬食豆粒,导致豆粒残缺不全,并且是豆荚里堆积了好多的虫粪,引起了豆粒的腐烂变质,肯定对质量和产量都是有影响的。它食性很单一主要就是危害大豆。

大豆食心虫的老熟幼虫是在土内做茧越冬的,到了7~8月份,化蛹羽化成了成虫,又开始产卵。孵化成了幼虫以后又蛀入豆粒进行危害,危害期是长达20多天的,最后又以老熟的幼虫脱荚入土做茧后越冬。在温度是20~25℃,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时,这个条件适合成虫进行产卵。

防治方法:进行合理的轮作,选择早播早熟的品种,让成虫在产卵的时候豆荚就已经老了,这样就不适宜产卵了,可以减轻危害,建议用2%的杀螟松粉来防治成虫和初蛀入荚的幼虫,建议每公顷用药的量是30~37.5公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棱豆虫害“难”治?这里有详解
如何防治长豆角的病虫害
土霉素主要防治哪类病害?土霉素主要防治哪类
大豆田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干货)
大豆苗期病虫草害如何防治?听听专家怎么说
大豆花荚期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