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天糟蹋万斤粮食,山区“泛滥成灾”,农民:不敢抓、不敢打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农民的眼中是最珍贵的,可在农村的粮食安全中总是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会造成粮食的“无形减产”,比如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大风等都会造成粮食的减产,人为的种子质量低下、种植技术不成熟等,这些似乎成为了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可在农村,有一种更为“无能为力”的灾害正在破坏着粮食的安全,很多人会认为这才破坏多少,或者认为我们侵占了它们的栖息之地,但面对生存,希望大家能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下面小农人就来细细的介绍下这位祸害庄稼的“小能手”。

想必大家看图片也知道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了,是的大家没有看错,就是我们认识中的野猪,野猪在我们东北也叫山猪,跟家猪同样都是哺乳动物,但野猪可不是温顺的哺乳动物,野猪生性野蛮,在农村一直都流传着“宁惹饿狼,不惹山猪”的说法,饿狼会考虑危险袭击猎物,而野猪则是一种野蛮的存在,横冲直撞的破坏眼前的猎物,而且野猪的后背常年的蹭树皮(野猪的一种习惯,蹭树皮可以使皮肤变得又硬又油,有利于攻击和逃跑),所以就算在坚硬的家伙事面对野猪都是感觉无力,所以野猪也就成为了丛林的一霸,在森林法则中就有这么一个排行,一猪二虎三豹子,野猪排行第一,可见其破坏力是多么的强大。

那么为什么野猪会经常下山破坏庄稼呢?

其实这个也算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报应”吧,毕竟我们不断的开垦新的栖息地,破坏了森林,破坏了生态,而野猪就是受害者之一,它们的食物被我们不断的缩减,为了生存它们一定会冒险下山来和人类抢粮食的,野猪一般都是群居生活,少的3、5只,多的10多只,甚至20多只,大大小小的一起生活必定会惹出很多麻烦,小农人的家乡就在辽宁省的凤凰山脚下,听老人讲,在过去野猪没有被评为“3有”保护动物的时候,野猪很少下山,因为下山就会被人们发现,轻则撵走,重则就被抓了起来。但后来野猪称为了保护动物,人们不再驱赶野猪也不再设陷阱抓野猪,所以野猪每年都会在10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下山破坏庄稼,记得爷爷曾经说过,曾经最少3伙野猪下山,一夜之间破坏了近15亩玉米地,损失粮食差不多快万斤了,被破坏的农民坐在地头就开始嚎啕大哭,但又无可奈何,毕竟野猪是保护动物,打不得、抓不得。

“泛滥成灾”的野猪破坏庄稼会怎么处理?

这个在我们村是有规定的,但具体规定一直没有看到怎么赔偿,貌似按照损失的百分比进行补偿,一般就是先上报,然后有关人员下来核查,拍照,再回去上报,听老人讲还有一个2遍审查,程序比较复杂,一般破坏较少的农户很少去折腾申请补偿,毕竟从村里去镇上来回非常远,所以大多数人就会放弃申请,任由它去。

结语:野猪变成保护动物是在保护生态,可近些年野猪的“无压力”繁殖已经显现出了危害,每到秋天就会有各地上报的野猪破坏庄稼的消息,少的1亩2亩,多的10几亩,这些粮食都是农民一年的辛苦成果,如果任由其发展,最后我们的粮食会被“糟蹋”很多,同时野猪出没的地方对于人类的安全也是问题,所以这个“小能手”一定要被加以管理,否则后患无穷的,大家认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天糟蹋万斤粮食,农民直呼打不得、抓不得,在山区“泛滥成灾”
怪!野猪糟蹋百万斤粮食,老翁急跺脚:活不下去了,猪要逼死人
赵小明 | 两难选择
农村这四种动物越来越多,常祸害粮食和庄稼,让农民束手无策
野猪之后又一动物成灾,一天糟蹋上百斤粮食,农民:损失谁来承担
伤人毁庄稼,成祸害的野猪为何还被保护?专家:野猪价值农民不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