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冉昆仑丨那些学习雷锋的记忆

当三月的春风拂面而来,又到了一年里学习雷锋的日子。从1963年3月5日到2022年3月5日,已是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59周年了,为此我想起了我们学生时代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的情景。我对那些经历是很深刻的,有些事牢牢印刻在自己的记忆里。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学校开始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活动。我们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每当有同学在学校或路上拾到一分钱,马上就会飞快地跑到教室交给老师,而老师也会当着全班同学对他进行表扬。打扫卫生不用愁,下午放学后,排到值日的同学根本就抢不到条帚或簸箕。有时几个同学凑钱买来一瓶墨汁,在星期天把黑板刷得又黑又亮。

为了积极响应号召,秋后我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背起筐,到村东去拾柴火,每个同学也就拾半筐,送给烈属、孤老户。带上铁锹、扫帚去清扫大街上的垃圾。  

记得在本村上初二时,春季的一天在大队领导的安排下,我们全班同学去挖水柜。所谓水柜,就是在村西潴龙河底挖一条南北走向,长200多米,宽4米多,深约1.5米的沟,挖出地下水,用水泵抽上来浇地。


没过几天大队领导又分配任务到潴龙河边,挖南机台前与水柜相连的水沟里的淤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班同学带着铁锹到达目的地。老师分配好任务,讲了注意事项,同学们卷起裤腿, 拖掉鞋子,争先恐后地跳到泥水中去劳动。沟深水凉大家谁也不在乎。我们用铁锹把泥从约3米深的沟底一锹锹倒上来,泥水溅到同学们身上、脸上。汗水浸湿同学们的衣服,从稚嫩的脸上不停得地滴下来。劳动半天,腰酸胳膊痛,可把同学们累坏了。这是对同学们意志的一次考验。

对于我们这些在穷乡僻壤的农村里成长的孩子,思想单纯,心灵最是纤尘不染,人人都想做雷锋式的好少年。除了学习以外,放学后总想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农村没有像在城镇里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需要帮助的事情发生,不过这些都没难住同学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决心,我们就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里去寻找。当时在老学校西南边、东大坑的西北边不远处,住着年近70岁的老两口,是生产队里供养照料的孤老户。放学后常常有四、五个女同学到他们家,担起水桶到水井去挑水,帮助洗衣服、扫院子、擦桌子、推碾子,屋里屋外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她们给两位老人带去关心,带去温暖,带去欢乐。老奶奶活这么大岁数,从来没遇见过这种事情,心里暖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心里高兴,同学们也开心,乐的三天两头屁颠屁颠往他们家里跑上跑下。这几个女同学这样帮助着三户孤老户,两户烈士家属。



记得那年秋假期间,接近中秋节,正是农村秋收种麦的大忙时节。蔚蓝的天空映衬着金黄的大地。这天早晨早饭后,我村三队队长跟往常一样,走近集合点附近的电线杆,拿起挂着的铁棒,“当、当、当”敲响了挂在电线杆上破损的铁犁铧。钟声一响,就是生产队社员集合分配干活儿的时间到了。当社员到齐后,由生产队长分配劳动任务。等把劳动任务安排好以后,队长又说:“还有两块腾出来的地,种小麦急需用粪肥,明天安排人把猪圈里的肥料出上来。”这话被在一旁有心的艳香同学听到后,记在心里。

当天傍晚,她就把想找同学晚上帮生产队出猪圈的想法告诉我,我们一拍即合,便分头找人。她找到本班女同学凤仙、秀苹,我找到男同学书海、庆安。一轮明月在深蓝色的天空微笑着看着大地,大地上一片洁白,好似笼着轻纱。7点半左右我们六个同学集合在一起,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拿着大粪叉,来到村子东南边第三生产队的猪圈旁。

这是一个很大的猪圈,长约10米,宽约3米。猪圈里养着四五头100多斤重的黑猪,膘不肥,但身体健壮。它们见来了生人,吓得敏捷地蹿到上圈搭着凉棚的角落,惊恐地挤在一起,不时地哼几声,疑惑地注视着这几个不速之客。


出猪圈是一个又脏又累的工作。大家逐个跳下去开始干活儿。用脚蹬铁锹下不去,因为没沤烂的柴草会挡锹,费好大力只能除半锹。用大叉就方便一些。下圈本来距地面有一定高度,需要用大力把大叉扬高,把满满一粪叉肥料扬到地面上。而大叉的叉齿之间本来间隙就大,有时一粪叉肥料便落到自己身上,搞到非常狼狈。脚下不时踩到猪的屎尿,沾上一脚,一股酸臭味扑面而来。出猪圈是男人干的事,但三个女同学对参加这次劳动也没怨言。凤仙握锹把的手不小心碰到猪圈的墙壁上,流出了鲜血,但仍坚持劳动。大家头上都冒出了汗。干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把猪圈里的肥料出完。

过了两三天,同学秀云、艳香像侦探,获取到新情报,第八生产队有一块黑豆成熟需要收割。于是她们白天先观察好地块的位置,傍晚分头通知其他同学。
同学们谋划好的一次义务劳动即将开始。夜晚,秀云、艳香、凤仙、香菊、庆安等同学带着镰刀自发而来,到了村南第八生产队那块成熟的黑豆地边,准备收割。毕竟是夜间,常言道:明黑夜,不如暗白天。“要注意安全,小心伤着手脚;要割干净,不要落下,这是农民一年的收获。”秀云把简单的注意事项叮嘱完毕,只见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稳健地挥舞镰刀,动作熟练轻盈,一把一把割下放好,豆铺摆放整齐有序。


正当中秋,一轮圆月已经高高挂在天空中,向大地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月亮像一位活泼的小姑娘,一会儿钻进云朵的怀里,一会钻出云朵露出她的脸庞微笑着看着大地,看着这群心底纯真善良的同学欢快劳动。收割豆子的声音给寂静的夜晚又添了新的音乐与灵动。偶尔有同学说话也要压低嗓音,唯恐被村边人听到。有的同学手被豆角扎破;有的同学身上出了汗,但他们仍干劲十足,不停地劳动,直到把一大块黑豆割完。同学们谁也不喊累,因为他们替农民伯伯夺秋种麦帮了忙,感到无比喜悦。大家相约千万不要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就连父母也不要告诉。

第二天当生产队长和社员们知道那块地的黑豆已经收割下来,都楞住了。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是谁们干的?这两件事成为社员们和生产队长的一个疑团,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就是在学雷锋的行动中走过来的。在岁月的风雨中,在坎坷的道路上一天天长大。回想那个年代的学雷锋,弹指间,五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仍然让人难以忘怀。是那个年代让我们学会了关心和爱护别人,学会了吃苦耐劳。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助人一把,社会将变得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冬天里的集体户
走读湖湘 | 跨越176公里,用研学旅行收获成长
第80章:劳动中寻找乐趣
四年级学雷锋主题班会
【阅读悦读丨小说】耿丰年《水晶》(上)
学习雷锋精神班队会讲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