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0后的您,还记得和父母一起担粮食,交公粮的日子吗?

农村60几岁的老人,为我国的粮食储备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那时,他们种出来的粮食,把最好的交给国有粮库,次的、差的才留给自己吃。他们为了完公粮,不辞辛苦翻山越岭,担着1百来斤的的粮食往镇上的粮库赶,来回二十多里的山路,累得大汗淋漓,也舍不得花钱喝口水,渴了就地取水田的水喝,饿了就吃随身带着的红薯充饥。我就是那个背着粮食走到父亲后面的小女孩,那时我饿呀,可是看到父亲也是吃红薯充饥,我也强忍饥饿啃着生红薯,眼睛却可怜巴巴望着父亲,希望能快点走到交公粮的地方。

当我和父亲把粮食担到粮库的地方,未曾想到那里早已排满了完公粮的农民,只能依次序排在最后面。前面的粮站收粮人员一边用手摸粮食的干湿度,还一边用牙齿咬粮食,以此来辨别等次。那时候他们辨别粮食的等次不是真的看粮食的优劣,全凭他们的感觉。

他们看到脸熟的,就把他们的粮食记上“上等品”,如果脸不熟的就记上“中等品”,特别可恶的是把一些老实人,看着本分的人,他们就会把他们的粮食记上“下等品”,你可知道,在那个年代,“下等品”代表什么?代表的是你不爱国,是你把好的粮食留给自家吃了,是自私的行为,是要扣掉工分钱的呀。更可恶的是,120斤的粮食,粮站的人员硬是只称出来100斤,他们把称杆抬得高高的。那时候的杆称,称杆一高就会相差十几二十斤粮食。

所以我深深的记得,我和我老爸从山里把粮食担到粮库的时候,排到最后头,最后轮到我们时,天就要黑了,粮站工作人员看着我和我爸可怜巴巴的样子 ,以为好说话,二话没说就给我们的粮食记了一个“下等品”。而且过称时还把我背得20几斤称没了。爸爸不服,粮站人员说,“那就不收啦,自己怎么挑来的就怎么挑回去”!听了他的话,我和爸爸吓得腿发软,怕再沿路挑回去,并且天要黑了呀,还有十多里的山路呀。所以,只有赶紧把粮食倒在指定的地方走人。

我和老爸早上9:00出门,当交回公粮时,天都要黑了,一天就吃了早上的一餐饭,肚子饿呀,可是我们没有钱,还是大步往家赶。山上的路不好走,我和爸低一脚高一脚摸索着回家的路,山上到处发出这样那样的叫声,吓得我全身发颤,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已经是深夜了。妈妈还没有睡,两眼就差没望穿把我们父女俩给盼回到了家。

以上我讲的的是我和爸一起交公粮的真实故事。现在回想起来还很辛酸。我的老胃病也是在那个时候犯的,因为那时我正长身体的时候,总是饱一顿饥一顿的,所以落下了老胃病。时间一晃30多年了,现在也不交公粮了,以前交公粮的场景已成为永恒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群众交公粮
想起当年交公粮:回顾从前的岁月,让心重新回归原处!
当年挑着担子交公粮的农民,如今已六七十岁了,谁来给他们养老?
一组老照片,带你了解交公粮的场景,父辈们终生难忘的记忆
散文:交公粮
【滋水 · 散文】张淑凡:夏粮收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