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金寨|竹林湾——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文图|杨开斌

  乡村是有诗意的。这诗意有时朦朦胧胧,有时清晰如一幅油画。蓝天白云的涂抹,浓淡相宜;小河浅唱低吟,绵长而深远。崇山峻岭,弯弯的小路,还有乱石荆棘的点缀,多了几分朴实自然和意趣。诗意在家乡风景里,也在游子的心中。竹林湾,藏在大别山深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我在那里生长,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是我曾经跋山涉水心心念念的故乡。

  竹林湾在金寨县东高山村一个叫佘家塘的地方,这块不大的小盆地,四周都是大山,山的那边就是如今著名的马鬃岭自然风景保护区。几个小村庄依山而立,半山坡上的竹林湾,村前有一大片竹园,后来人们称其竹林湾。其实,听村里的老人讲,竹林湾很早以前叫麒麟湾。传说有一农夫正在犁田,一头母牛生下一怪物,出生后竟吃了生铁铸成的犁伐,农夫见状这还了得,情急之下打死了那怪物,后来才知道那是麒麟。麒麟湾由此得名。当时识字的人不多,这两个字太难写,干脆就改做竹林湾。一个古老的传说,使山村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如今,回竹林湾,不再爬陡坡、越悬崖,徒步崎岖羊肠小道,通往山村的路如条条白色丝带缠绕在崇山峻岭,回家的路不再艰难。来来往往的汽车笛声早已打破了山村幽静,印象中的那个村庄消逝在水泥钢筋垒起的座座小楼房里,少了一些自然淳朴的乡土气息。不知是欣慰还是惆怅,总有一种离家乡越来越远的感觉。

  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是一个有诗意的村庄。

       清晨,竹园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竹叶沙沙作响,伴随着村旁小河流水,天籁之音缭绕在耳边,奏响了竹林湾一天的序曲,一切生灵开始醒来。太阳越过高山,从后山顶上慢慢爬了上来,虽然来得晚了一些却很强烈,照射得池塘波光粼粼。靠近池塘边的人家,不知是谁向池塘泼了一盆洗脸水,惊醒了栖息在竹林的鸟儿,扑哧、扑哧飞向天空,飞向远方。

  乡村的一年四季,是诗意的风景。春天,高山流水,草木葱绿,牧童舞鞭。路边的小草还沾着露珠,村里的老人不紧不慢牵着牛走在田埂上。挤着眼睛,睡意朦胧的小孩手持一根竹条当牛鞭,跟在老牛身后,看老牛吃草,听叽叽喳喳的小鸟唱歌。农耕时代,放牛是山里小孩人生的第一课,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夏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大别山独有的映山红在杂丛中、在岩缝里冒出来,让大山变得妩媚;兰草花开,香气弥漫。村民们到房前屋后采几朵兰花,插在瓶里,摆在家中,满屋飘香。小女孩们采一朵兰花插在头发上,跑来跑去,香气在空中流淌。如今,爱兰花的人多了,每年都有一些外地人到山上挖兰草种植或贩卖,山上的兰草越来越少了。惋惜之余,看到家乡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心中又感到了欣慰。

  乡村的夏天,烈日下蝉鸣阵阵,块块梯田郁郁葱葱,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地片片金黄,红叶铺满山坡,秋天又为家乡抹上了浓墨重彩。到了冬天,又是另一种风景,竹园依然绿意浓浓,沙沙作响。落叶在风中轻轻飘舞,铺满山间小路,踩在落叶上,阵阵秋风擦身而过,清冷而庄重,凌乱而有节奏,不曾让人有着萧条的感觉。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乡村就这样变换着自己的色彩,张扬着山的个性。

  

       山里的水是甜的。村边条不起眼的小河,浇灌着竹林湾的一草一木,滋养着一代山里人。山沟的条条小溪无声无息,汇集到了竹根河里就开始哗哗流淌,不舍昼夜。那条小河曾经是我少年时的乐园,同小伙伴们在河里洗澡、戏水、逮鱼。口渴了,就直接趴在水里喝,喝到嘴里感觉甜丝丝的,至今还能回味那时的惬意。

  村前半亩大的水塘,一年四季从不干枯。夏天还是密密麻麻浮满水面的小蝌蚪,到了秋天已是蛙声一片,奏响了悦耳动听的小夜曲,让山村的夜晚变的安静而不单调。村里人从不伤害青蛙,因为它是稻田的守护神,与人和谐共生。塘边是竹园,竹园之外是一垄梯田,自然的格局,让这里充满生机。水塘积水灌溉着农田,稻田水草丰盈,少有旱涝,五谷丰登。滋润着竹园,竹林茂密高大。这方看似贫瘠的土地,给予了竹林湾人丰富的物质和无穷的希望,让竹林湾人古往今来,生生不息。

  山有树林,山就变得充实厚重。被山环抱的竹林湾,树木参天。特别是东西两边的两颗巨大橡木树,树高粗壮,枝繁叶茂,两三个人合围才能抱住。小时候听老人说,这这些古树,已经有几百年了。如今,其它的古树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东边的一棵还屹立在那里,见证竹林湾的变迁。印象中的古橡树,像两把大伞,撑向天空。夏天,人们在树下堆放草垛,遮阴乘凉。闲时,妇女们坐在树根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拉着家长,还不时传来朗朗的笑声。它又像是两个静静地守候卫士,为人们挡风遮雨,给山村带来了几分古朴和神秘。硕大的古树上,喜鹊做了不少鸟窝,每天在大树周边飞来飞去。每每听到喜鹊欢叫时,老人说竹林湾有喜事了,也有人说哪家要来客人了。心有灵犀,还真有几分灵验。所幸的是,山里现存的古树,已被政府列为依法重点保护对象了。山岗上有一大片松树林,郁郁葱葱,记忆中,不少的大松树都布满了伤疤,这是那个不通电的年代,松树为村民提供照明而留下的印记。松树多油,村民将松树取掉一块皮,让松油流出来,取下皮作为照明,这种方式延续了很多年,它点亮了星星点点的山村。

  村前的西南边,有一棵皂角树,据说也已有百年。树有水桶一般粗,枝上长满了长长的刺。秋天,挂满像刀豆一样的皂角。它是村里一颗很有实用价值的树,承担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树是何时何人种下的,没有考究,也没有人知道,老人家讲,这是祖先留给村里的共同遗产。谁家里要洗衣洗被了,就用长长的竹竿敲打几个皂角下来,放在火灰里面加热,皂角迅速由硬变软,再用木锤敲碎放在盆中水泡,不一会就有了一盆皂角水。小时候我曾经目睹了这一幕。这种方式延续到60年代,能买得起肥皂了,村民们也就很少使用了。皂角树质地坚硬,生长周期慢,是一种名贵的木材,是制作切菜板的好材料。说有人欲将它砍伐制成切菜板去卖钱,不知是什么缘故,皂角树逃过了一场劫难。我每次回到竹林湾,都要去看一眼这颗古树。树还是当年那棵树,感觉它有些孤单,心中敬意油然而生。感恩世间万物对人类的恩赐,我们也应该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精心呵护自然,这是生存之道,自然法则。

  在岁月里永远寻找不回童年。离开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已近40年。如今,村里每家每户都建起了小楼。村西水塘边那座在岁月的轮转中打磨得光滑发亮石碾,早已不见了踪影。卖货郎的鼓声早已远去,许多的俗物在岁月中消失了。物非人非,山村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只是在依稀听见的牛羊叫声里,还尚存一丝乡土气息。

  在竹林湾行走,多了一点乡愁。

       故乡是游子的精神家园,灵魂归宿。竹林湾的群山溪水,丛林花草,袅袅炊烟,还有那鸡鸣狗吠,鸟语花香却深深留在我的美好记忆里。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稿选粹】韩剑锋|​江坑老屋
歙县灵山村
有个世外桃源,藏着皖南最美古村!
绿树环绕村庄
有声读物丨凤凰于飞
仅剩六七户人家的华州柳枝镇王陈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