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What?摆拍也能成为摄影大师?!

早上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栏目“视界”。

说到“摆拍”,你会想到什么?是颇具争议的“打伞树蛙”?是明星机场照?还是我们熟悉的Low爆的影楼风?

无论是动物摆拍还是人物摆拍。不少玩摄影的人听到“摆拍”二字的反应是嗤之以鼻,认为摆拍作品甚至不能称之为“摄影”。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以摆拍而闻名的摄影师,可能会让你对摆拍的看法有所不同。

上面我们看到的图片,出自摄影师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之手。

提起弗孔,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但说起他的粉丝曾梵志、陈丹青、王庆松、卢彦鹏这些著名艺术家,你可能多少能感受到他的魅力。

1950年,弗孔出生于法国一个富足的农场主家庭,26岁才开始接触摄影。

不过,他的摄影方式与通常意义上捕捉现实瞬间的手法不同。

他的拍摄对象多半是他回收的旧人体模特,然后将人偶模型精心打扮好后,放入自己构建好的场景中,最后通过摄影的形式还原出他童年记忆中的画面——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摆拍”

偶尔,他也会在场景中加入真人的少年,融合他的童年记忆和幻想

这些照片的拍摄主题,贯穿的多数是我们熟悉的儿时游戏、节日以及宗教主题

拍摄的场景也是紧紧围绕着“少年时期”:从儿时的房间,到圣托里尼的游泳池,再到城市的海滨小镇。

在这些明媚色彩的照片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尽管都是摆拍,我们却能在他拍摄的照片中有所触动。他的作品总会让人想起《小王子》——纯真、朴素而又孤独。

可以说,弗孔开创了后现代摄影之先河,也是当代摄影从“照相”走向“造相”的典型。

作为法国第二代摄影的代表人物,弗孔影响致远。但是,他却在1999年停止了摄影创作。

对此他的解释是:“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人们随时可以拍摄大量图片,进入了一个纯图像时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包围的时代中,很难分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家了。我想自己要表达的已经完成,不想再重复自己。”

就像弗孔所言,如今是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年代。正因如此,在功利意识盛行的今天,摆拍似乎走入歧途。才会让摄影界如此贬低摆拍,乃至否定。

然而,摆拍就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吗?

在中国,同样也有以“摆拍”而出名的摄影师:刘铮。

他拍摄的观念摄影作品《革命》,通过“摆拍”的形式去进一步揭露历史、确认历史、再造历史 。

在他的“摆拍”摄影作品中,我们反而看到了一种超越表象的真实性,非常的震撼人心。

不难发现,这种摆拍与虚构本身,是对摄影在人们心目中固有印象的一种冲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念摄影的摆拍作品,甚至刻意表现出摆拍的僵硬感,加强画面视觉效果的突兀。

其实,摆拍和抓拍一样,都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

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摆拍的优势所在,一味的为摄影而摄影,为摆拍而摆拍。更有些人,为了名与利,做出有违道德之事的“摆拍”,才让今天的我们闻“摆拍”色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街头摄影,主题——“摆地摊”
著名虚假的洋人老照片
摄影师之眼_发现真实之旅
照片背后的真相,这个摄影师真是不择手段
用惊艳的照片描绘西班牙杰出的建筑【小P侃天下】
纪实摄影丨一张照片一个故事,细谈拍摄诀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