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作家|彭杨:回忆儿时年味浓

如今过年,人们总是念叨着年味儿越来越淡,没有了儿时的期盼与向往,没有了以前的兴奋与激动。回忆起儿时过年,眼花缭乱的美食,热闹喧天的鞭炮,红红火火的春联,还有阖家团圆的温馨……处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儿,家家都是喜庆的氛围。

儿时的年味在美食里。“民以食为天”,过年的美食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了。杀年猪吹响了过年的号角,年味从一锅刨汤肉开始。亲朋好友们早早来到家里帮忙,忙碌一上午后,就着现杀的猪肉、内脏,用农村的大土灶炒满满一锅子,大家一起吃刨汤肉。这时的猪肉是最好吃的,软糯弹牙,鲜香扑鼻,瘦肉劲道不柴,肥肉香而不腻。大家大口地吃着肉,大碗地喝着酒,年味由此滋生,过年的热闹席卷整个村寨。

熏腊肉,做香肠,打糍粑,炸耳糕,做豆腐……看着洁白如玉的糍粑在手上成型,闻着锅里飘来的阵阵肉香,望着蒸笼里冒着的腾腾热气,数着指头盼过年。尤其是年夜饭,桌上盘子、碗摆得满满的,一年中最美味的佳肴,有猪头和猪尾巴,寓意“有头有尾”,有鸡鸭鱼肉,寓意“年年有余”。对来年的所有美好期盼和祝福,都融进了一桌年夜饭中。

儿时的年味在鞭炮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是过年的高潮,年味是从鞭炮声里爆出来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有着精神血脉的赓续传承,有着展望未来的辞旧迎新,也有着节日庆典的热烈喜庆。拿上一盒甩炮,一群孩子就簇拥着东跑西窜,一会儿到河边炸水,一会儿到草丛里炸蚂蚁,一会儿又到小路边炸牛粪。鞭炮声从早到晚东响一下西响一下,南响一下北响一下,间杂着狗吠鸡鸣,大呼小叫。

最热闹的是除夕夜,一家老小围坐四周,一边聊天看电视,一边看着时间,要卡着午夜十二点到来之际,和邻居们比赛着“抢年”。谁能第一个在新旧交替的时刻抢先燃放爆竹,谁家就抢到了“年”,来年就会大吉大利,好事连连。在绵绵不绝的鞭炮声中,烟花绚丽登场,那一刻,万千烟花奔腾齐鸣,璀璨夜色达到顶点,仿佛天空中亿万颗星星同时爆裂开来,像火山爆发一般砸向地面,闪耀出耀眼夺目而又变幻莫测的光芒。一时金光闪闪,犹如丰收的稻谷撒满天;一时绯红如焰,好似黄昏的晚霞奔涌来;一时万紫千红,仿若春日的百花开满园。一朵朵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在空中舞蹈,在空中欢呼。在烟花的笼罩下,人们从四面八方迫不及待地走了出来,⼀起欣赏这壮丽的景观,传播新年的喜悦和希望。

儿时的年味在团圆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是过年最好的礼物,年味是从团圆中延续下来的。不管天南地北,不管城市乡村,不管老人少年,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线的另一头便是家。一年到头,大家忙工作,忙学习,忙事业,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平日的牵挂思念在此刻开始蔓延,似乎总有许多愧疚,也有许多欣慰。许多的亲戚只有过年时才会见到,一大家子人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最齐整。

热热闹闹做上一顿年夜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举起酒杯,互道祝福。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劝晚辈吃菜。浓浓亲情弥漫着整个屋子,团团圆圆,祥祥和和,美美满满,尽情地享受着合家团聚的天伦之乐。吃饱喝足,一家老小围炉而坐,吃着瓜子花生,唠唠家常说说闲话,看看电视里精彩的春晚节目,与家人共度年终岁尾和新年来临时光。过年,是情与爱的团圆,是家族血脉的融合,当游子敲响家门的那瞬间,当我们共同举杯的那一刻,年味就深深地烙在了心头。

无论是儿时还是现在,年味,就是人们对辞旧迎新的祝福,对团圆美满的向往,对家的眷念与依赖。

作者简介:

彭杨,女,苗族,热爱写作的90后湘妹子一枚。作品发表于《国土绿化》、《精神文明报》、《乌鲁木齐晚报》、《小读者》、《巢诗刊》、《岷江文艺》、《团结报》、《黔中早报》等各级报刊杂志,其《没有人因为你的起点低而同情你》一文收录于已出版散文合集《你的光芒不必隐藏》,《课桌下的小火盆》一文收录于已出版散文合集《幸福那些小事情》。

NEW TERM

《百姓文社》《作家文学》《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叶巧莹《年》指导老师:黄金月
过年了
【新春特刊】彭盼兮/还记得禁止燃放鞭炮吗
年的味道作文800字
过年
小学四年级春节作文:鞭炮声声又过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