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作家|王景瑞:家乡的滋味
​​

有人说过,如果没有故乡的方言和美食,故乡也就不存在了。遥想当年,双脚走四海,大嘴吃八方。每到一处,工作之余,少不了品品当地的风味小吃。可是尝遍饕餮盛宴,永远吃不够的还是燕赵家乡的味道少年情怀总是诗,多少浪漫无人知。待到如今心已老,不问其他只记吃。一方水土,生一方菜蔬,产一方谷物,烹一方肴馔,成一方美食,养一方众生。家乡的滋味,是农家小院中的一缕情丝,是时间长河里思乡的韵味,剪不断,理还乱,老了容颜,厚了乡愁。写到这里,老家景州孙镇的味道似乎已弥漫在唇齿味蕾之间了……

 


那年,我在北京参加培训结业,乘车顺道回乡。路上告诉家里说我想吃熬菜,到了衡水下了火车,又乘车赶赴景县老家,竟然中午没有耽误那顿饕餮。熬菜,名字多么寻常朴实,内容多么熟悉亲切!在我看来,再也没有哪道山珍海味比它更能让我百吃不厌了,更能引我忆起旧日时光了!

熬菜,顾名思义就是把食料放到大铁锅里一起烧煮,所以有人也叫大锅熬菜,或者大锅菜。过去农村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白菜粉条加上千张豆腐,添上一勺葱花肥肉,花花油星漂满一锅,庄户人家于是觉得做梦也想不出还有比这更能解馋过瘾的美食了。可惜,平常日子最好的大锅熬菜也不过是白菜、粉条,多少加点腥油,只比干嚼腌菜疙瘩滋味丰富一点而已。艰苦岁月更不用说,红薯藤、苜蓿叶乃至榆杨叶皮,清水撒盐一煮,那也叫作大锅熬菜!

经典的北方熬菜,只能有了重大活动才能享用。比如,修房盖屋、婚丧嫁娶,或者别的什么大事。二三十年以前,村里谁家盖房从不掏钱雇人,全村劳力不用通知,自觉上阵义务帮忙。如此,既是乡里的情义,又是无形的契约。新房上梁的日子,婚礼当天的中午,主人家里一定管饭借以酬谢众人,表达感激之情。吃什么呢?首选就是老少咸宜的大锅熬菜!于是,大门口临时支案板,砌锅台,劈木柴,点灶火,一个锅蒸馍,一个锅熬菜。

记得老家那口大锅两个大人搂不过来,能盛三四桶水,熬一锅菜,足够二三十人食用。这口生铁铸成的铁锅,不知谁家所有,只是谁家有事,谁家抬去就用。熬菜好像需要两三个人来做,起码一个烧火,一个掌勺,一个打杂。炉膛里的劈柴、树根,秸秆、荒草点燃起来,那火噼噼啪啪直响。要不了多大一会,锅心便就开始哧啦哧啦地响了。

其实,熬菜最是简单不过,一般熬菜的肉基本都是五花肉,洗净、切片,在锅里加入葱段、姜丝、茴香、辣椒、花椒、酱油等爆炒出油。然后,续水少许,文火慢炖,等到香味出来,肉片金黄、透亮、泛油,放入白菜继续翻炒,稍倾再将千张、粉条撒在里边,盖住锅开始慢熬细炖,至少需要要半个时辰以上。

每每事情做的基本告一段落,过了中午这么一个时辰,人们又累又困,又饥又饿,东家一声“开饭了”,人们立马放下手中的铁锹、瓦刀、砖块、扁担,掐了手里燃烧的烟头,咳嗽两声,然后洗手,遂向大锅围去。这时,有人拿碗,有人拿馍,颤抖抖的一碗熬菜,白亮亮的两个馒头。筷子少了,折根树枝,照样能吃。碗不够了,找个盆子,几人共享。

人们蹲在树下、墙根、门槛、砖堆,舌齿忙碌,大快朵颐。吃时,人们夹块五花肉嚼嚼,再去挑些筋道的粉条放到碗里,呱唧呱唧,呼呼噜噜,荤而不腻,肥而不汪,那真叫作一个美啊!

这时,有的东家还会拿出几瓶或者一壶白酒,说谁想喝自己来倒,随便饮用。那些长了酒虫的人开始蠢蠢欲动,咕嘟咕嘟倒了一碗,你一口,我一口,轮着牛饮起来。不善饮酒的人这时也爱凑凑热闹,拿过碗来不知深浅地咕咚一口,呛得连连咳嗽,然后咂咂嘴巴,吐吐舌头,一边靠在墙根变作神仙去了。

前天,忽然想吃熬菜,于是立即动手,把买来的白菜洗净,豆腐切块。打开电磁炉,放在锅里、倒上菜油,先爆五花肉,再炒大白菜,粉条、葱花、豆腐渐次放入。盖上锅盖,不大一会,热气升腾。熬菜做好,盛到盆中,拿起筷子,菜一入口,兴顿失。怎么没有老家那个味呢?大失所望过后想起“橘生于淮南而为橘,生于淮北而为枳”,方知此大锅熬菜非彼大锅熬菜也!其实些东西不是非吃不可,也不是绝世佳肴吃的是一份记忆,一段情感,一缕乡愁!

 

我的故乡景县是一座冀名城,距离首都仅有两三百里之遥。虽然已经离开几十年了,但我对她的热爱丝毫不减。尤其是家乡的美食火烧的味道,唇齿留香,让我永志难忘。火烧,是我家乡的民间的传统风味小吃。它之所以取名火烧,并非“火中燃烧”之意。它以面粉、鸡蛋、大葱或者白菜、茴香、韭菜等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调馅、擀饼、整形、蒸制等道工序制作而成。既不是节令食品,也非高档的食物,仅是纯粹的农民家常便食而已。

1988年,我在廊坊学习,返回湖北途中回家,此时正遇中秋。于是我在村里几天帮忙秋收。那天月亮升起之后,我才跟着忙完一天活儿的人们回家。推开院门,满院氤氲的都着是茴香馅儿火烧的香味。踏着洒满银色月光的路面,迈着愉快的脚步走进屋里,那香味直透肺腑,一天的劳累顿随香气飘散。庄稼人的情感朴实,他们没有举杯邀明月的诗情画意,但是吃月饼,蒸火烧,中秋节日的气息还是弄得非常浓郁。吃上一块茴香火烧,喝上一口棒子黏粥,饭菜都有,别提有多惬意。

相传,一位皇帝曾微服私访来到我的家乡景县孙镇,品尝了当地的火烧,回京之后还对其味道念念不忘,于是派人来到孙镇专买那里的火烧。多年以来,我也是时常怀念家乡的这一味佳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又回老家,光临老家孙镇火烧店,成为必要的行程。那是一间非常简陋的小店,桌椅斑斑驳驳,门窗油油乎乎,挂在房顶上的电扇浑身锈迹。店家端来一碗小米粥、几碟小菜、几个火烧,我便拿起火烧一口咬了下去,没有想到这里的火烧竟然外软里嫩,肉馅鲜嫩浓郁,家乡的味道萦绕在我唇齿之间……

火烧这种食物,简单易做,朴素实用,尤受老人孩子欢迎。一般可用小麦面、棒子面、小米面、黄米面、江米面、高粱面等,蒸出的花样可有几十种之多,尤其是用小麦面蒸制的圆形、塔形、陀形、饼形等火烧样式,可谓数不胜数。火烧不受节令影响,四季皆宜。俗话常说,“蒸咸煮淡”。蒸制火烧调馅一般口味稍重一些,因为火烧的皮厚,口味谈了火烧不香。“火烧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春天,人们往往不等埋在地里的大葱长出绿叶,便拔出来洗净,作为蒸火烧的馅料。春天过后,想吃火烧可以换别的馅料,比如韭菜、北瓜等等,别有一番滋味。到了秋天如吃茴香馅的火烧,请往馅里搁上点碱面,熟后菜色更绿更鲜,香味亦浓。

除了恰当的原料、恰当的火候,更需要火烧制作者的精心。先前,我因当了记者这个职业,跑了全国各地的不少地方,也曾吃过美其名曰的火烧。尽管工艺十分简单,但是别的地方无法做出北方老家那种特有的味道。我想,愉快的美食制作,娱己悦人,它一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记得琼瑶说过,“要加一点点爱在里面”,于是,就有了传说中“妈妈的味道”、“爱人的味道”,此话,颇有道理。

如今,许多传统的民俗和多元化的生活,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来我又去过很多城镇乡村,再也没有见到火烧这种食品了。家乡的小吃,只能留在记忆当中。有时独自回忆家乡火烧的味道,想着想着然后我就有所感悟——之所以想吃火烧,是因为我想家了,因为我想吃的火烧里面老家的味道了。有人说过,如果没有家乡方言和家乡美食这两样东西,故乡也就不存在了。一日电话当中听说老家孙镇又开了一家火烧小店,我想等有机会一定回家一饱口福。说到这里,故乡火烧的醇香,似乎已在唇齿弥漫……

 

前些日子看书,忽然读到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四处周游,仍然念念不忘故乡的馄饨,称之为“第一鲜”,云云。我虽蜗居南方一隅,未曾踏遍天下山河,也未尝过江阴刀鱼馄饨,但我心中尤未难忘的却是家乡馄饨的味道!提起馄饨,我就想起奶奶擀得一手薄而透明的混饨面皮。记得她把面皮擀好,卷在擀面杖上,用刀顺着擀面杖齐齐地划开,再切成梯形的馄饨皮儿,最后才包进馅儿,包好的馄饨形状如同猫耳,一排排摆在案板上,玲珑可爱。上个世纪60年代,那时混沌的馅儿肉少,全靠多放葱花姜末,再经酱油一渍,馄饨便有了许多人工酿造的猪肉滋味。

记得奶奶把煮熟的混沌端上桌来,绿油油的香菜葱花散落在晶莹的混沌上,便有一股新鲜的的馨香。尽管没有猪肉,但是放进嘴里,口感细嫩,香气清淡,松软可口,咸头也好。喝上一口混沌的汤汁,只觉那么浓厚,那么热烈,汤水从嘴唇出发,一直粘到嗓子眼里,好在口水帮忙,一咽滑溜了许多。于是,热裹着香,香沁着热,淌进胃里的每一个角落,渗进我的每一条血管。此时,连吃带喝,唇齿不闲,馋性十足,回味无穷。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奶奶已经不在。我从湖北回到老家,走到孙镇街上吃过一次馄饨,味道也是不错。店里的馄饨皮儿都是手工所碾,薄如蝉翼,馅大鲜嫩,巧手一捏,便如轻巧的燕子一般,落满簸箕上面。看那馄饨,面白馅足,煮开了像金鱼百褶尾呈半透明状。馄饨入盘之后,皮儿便会皱起,隐隐约约透出里面馅儿的颜色。赶紧拿起勺子开吃,一口进嘴,肉皮分开,很滑很爽,嚼劲却是十足,青青的荠菜,皮馅融合,口感酥软,别有一番清香滋味。

孙镇那家馄饨小店,店面其实虽然只有巴掌一般大小,好在客人不是太多,仅仅容下三张小桌。记得那时正值开春,店家窗明几净,环境舒适,显出一副清雅气象。前年我从湖北回家,再去寻找这家馄饨店时,那里却已人去楼空。也许他们已经离开了孙镇改行沿海,也许他们还在某一个角落经营馄饨。而我,家乡的馄饨滋味,却是回不来了……

我也是个无肉不欢的人,湖北这里的馄饨一般皮大馅少,几乎看不到肉丁,始终不入我的法眼。过去走南闯北,也曾吃过一些地方的馄饨,都难称作什么美味。比如,首都北京的馄饨首推“馄饨侯”,据说还曾上过国宴,但是吃之清汤寡水,硬皮稀馅,几点虾皮、几片紫菜,让人难以嚼出里面的温馨味道。再如,四川人把馄饨叫做“龙抄手”,我在成都川菜馆里也曾吃了“红油抄手”,味蕾木然,感觉似与“馄饨侯”别无二致……此外,不管江西的馄饨,还是上海的馄饨,它们也都远远不如我的家乡的馄饨味道!

一天上午出去过早,想想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热干面太油腻,炸油条不卫生,便想吃粥,于是来到幸福菜场。菜场对过有个婆婆卖早点,很小的摊位,却有好多小吃,除了面条,米粥,竟然还有馄饨!于是,想都没想要了一碗馄饨。婆婆干练地掀开锅盖,抓起一把馄饨往锅里一扔,盖上锅盖,一会锅里冒汽,掀开锅盖,拿起纸碗,倒酱油,撒胡椒,撮鸡精,放香葱,然后捞起馄饨放进碗里,那个动作流水作业一气呵成,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就做好了。连忙吃了一口,这个馄饨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家乡混沌那样味道,但是也算很不错了。那天晚上做梦回到故乡,喝了一碗家乡馄饨。醒来觉得仍有一碗馄饨在手,顿时感到自己距离故乡近了许多……

 

黏粥的味道,是老屋中散发的幽香,酸辣咸甜涌上心头,冲击着思维的空间。黏粥的味道,是氤氲在村庄上空的袅袅炊烟,伴着淳朴的柴火味清香,飘荡在一望无际的山川、田埂,沁人心扉,深深地烙在味蕾之上。黏粥的味道,是黄酒缸中陈酿的思念,萦绕在心头的,是家的温暖。 

有人说过,如果没有故乡的方言和美食,故乡也就不存在了。遥想当年,双脚走四海,大嘴吃八方。每到一处,工作之余,少不了品品当地的风味小吃。可是尝遍饕餮盛宴,永远吃不够的还是家乡的黏粥少年情怀总是诗,多少浪漫无人知。待到如今心已老,不问其他只记吃。

一方水土,生一方菜蔬,产一方谷物,烹一方肴馔,成一方美食,养一方众生。黏粥味道在哪里哪里黏粥的味道,是农家小院中的一缕情丝,是时间长河里思乡的韵味,剪不断,理还乱,老了容颜,厚了乡愁。写到这里,黏粥的醇香,似乎已弥漫在唇齿味蕾之间了……

前天晨起锻炼,从收音机里听见一段很久以前的相声,说是一户人家贫穷,天天喝棒子黏粥。孩子出去玩儿,今天听见别的孩子这个说,我家今天包饺子,明天听见那个说我家吃打卤面,可他每天都说我家喝棒子黏粥。当爹的觉得没面子,告诉孩子,说以后别人问咱家吃什么,你就说吃打卤面。孩子说,打卤面什么味儿啊?当爹的说别瞎问,我也不知道。这孩子又出去玩儿,说我家吃打卤面。别人问你家吃的什么卤啊?孩子想想说:棒子面卤。别人接着问:那你家吃的是什么面呢?孩子说我家光喝卤不吃面……

棒子黏粥,就是玉米糊子。记得过去北方农村的冬天,一日两餐,早干晚稀。我的老家就在出产67度白酒的衡水,上个世纪70年代那里大忙季节早午两餐才吃棒子面窝头这样的干饭,晚上则吃得少且稀,一般就是喝棒子黏粥。一口海碗捧在手上,蹲坐家前,热乎乎,香喷喷,缩脖啜之,吱吱作响。现在想来,依然生动如昨。

说起粥来,具有悠久的历史。粥,又称为“糜”,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原来从古人开化之初,粥已经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态。《周书》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礼记"檀弓》也有“饘粥之食”的说法。因此,我国历代文人食粥之余,还留下了不少诗话。比如,陆游的“米贵仅供糜粥用,自恨无力救元元”、陈文勤的“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用羹汤”、解缙的“水旱年来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欧阳修的“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苏轼的“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有关粥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各个朝代的医药膳食、文学历史等典籍中。粥,是中国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曾是权势的代表,也曾是贫穷的象征。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食粥以调剂胃口,延年养生。唐穆宗时,白居易因才华出众,得到皇帝御赐的“防风粥”,食七日后仍觉口齿余香,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荣耀。粥是美食养生的最佳物品,帝后嫔妃以及达官显贵,常用粥来调剂口味和平衡膳食。唐穆宗曾赐粥给白居易。《金銮记》载:“诗人白居易在翰林院做官时,才华出众,皇帝赐他'防风粥’一瓯,食之口香七日。”我因小时吃过榆钱做的黏粥,至今仍然记得清代诗人郭诚的《榆荚羹》:“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

去年入九之后的一天下午,我在古城黄州街上漫步,看到一家叫做“天下无二”的粥店,新近开张,门上贴有一幅广告,以为绝妙:粥品即人品,煲粥如处世。于是就冲着这广告,进店消费,痛痛快快地提前喝了两碗腊八稀粥。腊八,相传就是佛祖释加牟尼成佛之日,古代的寺院这天都用米和蔬果煮粥。清宫中这天也吃腊八粥。《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八日,雍和宫熬粥,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其粥用粳米杂果品和糖而熬。”宫廷用粥为什么要委托雍和宫的喇嘛们煮?这是因为佛门向来有煮腊八粥的传统,煮得好是不用说了。

古往今来,名人雅士对粥都是情有独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编有《粥品》一书,对粥很有研究。曹雪芹在家境衰落以后,也和杜甫一样“举家食粥酒常赊”,阅尽人世沧桑,世态炎凉,也把祖父品粥的闲情带到《红楼梦》中,他在书中提到粥的品种有碧粳粥、红稻米粥、江米粥、鸭子肉粥、燕窝粥等几种。孙犁是北方大汉,常年喝玉米粥,他对此粥的制作深有体会:“秋后在粥中再加些菜叶、红苕、胡萝卜等,就更好吃。冬天在热炕上捧喝热粥,更是人生一大享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那年回到故居河北景县,家乡自然热情款待,置办了丰盛的酒宴。临到用餐的时候,王任重说;“我只喝一碗棒子黏粥就够了。”王蒙那篇《坚硬的稀粥》,将粥升格成为一种文化,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家庭从断掉稀粥到回归稀粥的故事。

去年国庆前夕,我去北京开会,返程特意绕道,探访阔别多年的故乡。父老乡亲现在吃穿不愁,手头宽裕,不再稀罕什么蛋奶菜油、鸡鸭鱼肉,饭桌上头常是三菜四碟,酒水相佐。可是他们一个古老的食习至今不舍,就是坚持每天要喝棒子黏粥。那天我在喝了那碗久违的金黄色的黏粥的时候,觉得唇齿之间久久萦绕一缕清香一丝香甜。许是小时餐餐没有离开黏粥的缘故,至今我在湖北“农民习气”未改,不时还到有卖棒子面的地方,购回家里熬煮,品咂那股棒子黏粥的乡土气息……

 

小时候懵懂地听人说过,卖豆腐是个寒苦的差事。那时往往在清晨,就能听到过道里有人敲着梆子,沿巷叫卖的声音——“卖豆腐喽!”“卖豆腐喽!”特别是在冬天,这声音听起来多少有点旷远、凄壮。豆腐是摆放在一个大木盒子里,有水豆腐,有干豆腐,边上放着一把刀子,方便小贩随时切取。家乡的豆腐不同别处,它本身带有一种淡淡的特殊味道,把豆香掩下去一些,外乡人吃起来往往不太习惯,但我却以为这才算是正宗的北方豆腐。“一身清澹七分水,通体晶莹四面光”的豆腐,貌似无奇,然而文人骚客对它却是情有独钟。古代文人认为,豆腐“富贵贫困皆厚爱,人人称其菜中王”。据《随园诗话》载,袁枚归隐后,一日在朋友蒋戟门家中品尝他手制的豆腐,不禁为之倾倒,遂求赐其法。蒋笑说,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能为豆腐三折腰,我便传你。结果袁枚真的向前作了三揖。明代才子苏平有诗,“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清代诗人查慎行说过,“须知澹泊生涯在,水乳交融味最长”。朱自清笔下的豆腐,引人入胜,“一'小洋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我们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锅,等著那热气,等著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周作人爱好吃的,喜欢谈的,便是豆腐,他曾多次说过,“中国人民爱吃的小菜,一半是白菜萝卜,一半是豆腐”……

说起豆腐,人们耳熟能详,爱吃者虽多,而知道豆腐来龙去脉的恐怕为数寥寥。据《古今笔记精华录》载,谢绰《拾遗》云:“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本草纲目》也云:“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关于豆腐的起源,民间曾有这样一个笑谈。一对夫妻与婆婆住在一起,婆婆苛待媳妇,连普通的豆浆都不让她喝。一天婆婆要出远门,前脚一走,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当豆浆正开锅,她满心喜悦地要舀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媳妇赶忙端起整锅豆浆往灶边泡过酸菜的坛子里倒,原来回来的是丈夫,于是她喜滋滋地打开坛盖,不料豆浆遇上酸汤竟凝固成块,夫妻俩人试着一尝,居然发现这凝固的豆浆质嫩味美,于是取名“逗夫”。后来豆腐的制作技术发扬光大,花样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明代景泰年间的才子苏平有诗云:“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有了豆腐之后,先前以瓜果为主打的素菜从此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据说慈禧太后一生吃遍山珍海味,唯一不忘的就是豆腐,可见它的魅力十足。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家乡豆腐味美可口,趁着周末放假赶集,约上一班与我彼此的同学“馋猫”,特地前去镇上品尝。凌晨5点多钟,我们闻声起床,来到那户制做豆腐的人家。作坊里面,只见一位老汉正在推著石磨,一个中年女人拿著一个勺子添豆到石磨眼中。不到一会儿功夫,黄豆全部磨成豆浆,接著两人又把磨好的豆浆放入一个大木桶中。后来烧开两锅沸水,倒入木桶之中,直到把豆浆烫熟。然后装入一隻布袋,用力拧干。制做豆腐的老汉告诉我们,这时留在布袋中的就是豆渣,拧出来的是豆腐乳汁。倒掉豆渣以后,把豆腐乳汁舀到锅里烧开,再装入木桶,加入一瓶盐卤,轻轻搅拌,盖上保温一个小时左右,这时就成了豆腐脑。他们两人又将豆腐脑重新装到布袋,再将布袋勒紧,用条细绳子扎住袋口,在袋上压上重物。至此,在我们的视线里,制做豆腐的主要工序算是完成。

大约又过一个时辰,老汉掀掉布袋上的重物,白嫩的豆腐出现了!老汉拿著刀子把豆腐打成一个个正方形的小块,轻轻地端出。我们急忙上前,忍不住用手在豆腐上轻轻一按,呵!硬著呢!老汉说,这样的豆腐才算正宗,才能好吃呢!看完豆腐製作,我们已是饥肠辘辘,正好附近有家餐馆正在生火起灶。于是,我们买下几块还在冒著腾腾热气的新鲜豆腐,交给了餐馆厨师加工。这位中年男性厨师真是心灵手巧,只见他搬一把小凳子坐在炉前,细心地将摊在油锅里的豆腐两面煎黄,并用红辣椒与韭菜花清炒,黄灿灿,油旺旺,香味呛人,让人津液满口。在做豆腐汤时,他待锅中汤水烧滚,加入调味料,然后码上一块豆腐在手掌心,横竖各划几刀,倾入汤中。那时正在旁观的我,惊心地扳过厨师的手掌,瞧瞧有没有被刀伤著。汤水再次烧滚之后,撒上蒜与薑丝出锅。我们几个围著小方木桌,手忙脚乱,又吃又喝,额头汗流,满店生香。

家乡豆腐出名,是因不用塘水、河水,而用井水紧密相关。由于北方井水清澈凛冽,水质纯净,沁人肺腑,甘润醇厚。又因这里远离闹市,四周少人居住,其水全依石浸,水质清辙,故用这种井水做出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没有豆腥气,而且极具韧性,用手指顶而不坠,放菜篮而不裂,打丝汤而不散的特点。其实,家乡豆腐还在选料、泡豆、磨浆、点浆等方面,拥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那里的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氽汤、可凉拌,厨师可用这种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肴。家乡豆腐,能在平澹实在之中做出独特风味,使得美食大家青睐,乃属不易。苏雪溪咏豆腐诗云:“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佛家认为“人间之苦”,“众生扰扰,其苦无量”。

豆腐的苦味,与人间的苦味,或许总有些相通的吧。这种特殊的味道,我犹喜好。上个世纪80年代,只要我在衡水车站下车,首先要到附近餐馆喝上一碗老豆腐。后来,很少吃到具有北方口味的豆腐。一次我到合肥开会,在菜场看到摊位摆着冒着热气的豆腐,走近一闻正是那种北方卤水味道,于是买了一块。回到宾馆用水一冲,正待送入口中,却见女服务员一旁发笑,说这怎么吃啊,要不我去厨房给你弄点酱醋佐料?我说不用,几口消灭掉了。听说老家豆腐味道特殊,因为是用卤水点的,而用石膏制作的豆腐全无其味,因而也就少了那份难舍的诱惑。豆腐以无味而达至大味,以无用而为有用,很有老庄哲学的味道。方方的一块豆腐,寻常不过,但它所包含的文化符号,却是那么意味悠长……

 

少小离家,乡音未改。弹指一挥,我在长江岸边已经生活了40多年。但是,人们一听我那南腔北调的口音,北方人说我是“南方蛮子”,南方人说我是“北方侉子”。于是,黄冈经常有人好奇地问我,你是哪里人啊?每逢这时,我就费尽口舌,不但从方位上说,还从字面上讲,可是说过来,讲过去,经常是越说越难懂,越讲越糊涂。真是应了那句“急中生智”的俗话,有次我又解释不大清白,一时性急,竟然脱口而出:你知道“衡水老白干”吧?我家就在那里!人家一听这话,立马长吁一声:哦,闹了半天是在那里啊!知道,知道!

刚到湖北的1972年,我在一个农场科技种子站工作,年初站里农事比较空闲,便让人们剥麻。需要有人下到寒冷刺骨的港中,将浸泡数月的麻杆打捞出来。这是一个异常艰苦而又充满危险的活计,让谁下水合适呢?站长环视一下,指着我说,你年纪轻,身体好,还是你下合适!俺让人给你买瓶“衡水老白干”,喝它几口,保准不冷!一是队长之命难违,二是抵不住“老白干”诱惑,三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咕咚咕咚喝了几口老白干,冒着零下2度的低温,独自下水半个小时,捞起沤得让人闻之作呕的一捆捆麻杆。等到上岸,我已冻得说不出话来。这时有人又递来半杯“衡水老白干”,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又一口气灌了下去,霎时觉得腾云驾雾,然后躺在床上睡了半天,醒来竟然无事一样。

说起“衡水老白干”,我与它的缘分真是不浅。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回北方探家,那时物质紧缺,返程时没有什么东西可带,特地托人买了一件“衡水老白干”,籍以回到湖北接朋送友。那时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火车,一般都是无座车票。我肩扛一件纸箱包装的老白干,手提行李包,老远挤着排队候车。等到踏上火车梯板,已经精疲力竭,后边的旅客照挤不停,这时我的肩膀一斜,“衡水老白干”一下子散开滚落下来,骨碌骨碌掉到站台下面的铁轨下面。见此,我奋不顾身急忙下去,待我捡拾上来,一个40多岁的列车员却拦住不让我进入车厢,摇着头说,俺那娘啊,60多度,这是酒精,危险品哪,咋能上车?其实,那时根本不像现在管得这么严格。可是任你怎么解释,怎么求情,人家就是不肯放行。这时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慷慨拿出一瓶“老白干”,也不言语,塞到他的裤子口袋。这个家伙二话没说,扭头丢下“危险品”,乐滋滋地转身走人了。

上个世纪,“衡水老白干”,在湖北这里绝对是个稀罕玩意儿。一年盛夏,我去一个朋友家里做客。中午走进餐厅,看到那里已经摆好一桌饭菜。那时并无“禁酒令”,所以中午饮酒不足为怪。闲谈之时,有人低声嘀咕:呵呵,没有见过,这酒67度!我拿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久违的“衡水老白干”,于是便问这酒的来处。那位朋友故弄玄虚,答非所问。大家也未深究,怀着新奇心理品尝起来。开始都还谨慎小心,说是如同吞火下肚。后来大概是喝顺了口,5个喝酒的人竟然不知不觉地一气“消灭”了3瓶。虽然那天气温高达摄氏30多度,但是当时并无一人醉倒,还谈笑风生,连称“好酒!好酒!”。

借此机会,我便在餐桌上给他们“掉书袋子”:衡水老白干酒是河北省衡水市特产,衡水老白干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纯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和两排清工艺,地缸发酵,精心酿制而成。据说古代滏阳河畔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小村庄,村口有一家“桃花村酒店”,高挑酒旗,上书“老白干酒”。掌柜的是一位40多岁的寡妇,人称薛二嫂。一日,店里来了一位白发老石匠,开口讨酒,日复一日,喝酒未付分文。为了答谢薛二嫂,老石匠在她家后院凿出一口水井,完工后,老石匠却在井旁化作一缕轻烟而去。众人只见井中清水潺潺,波光粼粼。后用井水酿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风味独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纷纷在此附近建坊酿酒。数百年后,小村庄也就变成了衡水城,用此井水酿成的独具风味的衡水老白干酒更是名声远扬,素有“名驰冀北三千里,味压江南第一家”美誉。所谓“老白干”,“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是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度高。文字记载,老白干酒有着1800多年的酿造历史,曾被列为国宴用酒。

由于许多友人知道了我的籍贯,于是时常来讨“老白干”。因此,平时家中总有收藏。由于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一般我不轻易示人。一次时任副局长的老乡蹭走一瓶,当时他把这瓶“衡水老白干”,藏在办公桌后的书柜里,准备伺机好好“享用”一番。不料,一天几个中层干部进去汇报工作,看到副局长不在,就在办公桌室里坐着闲聊。聊着聊着,有人眼尖,说是书柜里面有酒!拿来一看,大惊失色:67度,那不就是酒精?这种酒,么味道?大家十分好奇,意欲打开尝尝!说时迟,那时快,有人启开瓶子,将酒倒入茶杯,你一口,我一口,转眼一瓶“衡水老白干”不见踪影。少顷,副局长回来,说是房里怎么这么香啊?!他边说边朝书柜里看,只见那瓶“衡水老白干”,已经“酒干倘卖无”了!

事后忆起他们当时酣畅淋漓、开怀举樽的神态,我便上网搜来一首题为“饮酒歌”的小诗助兴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酒过三碗去,雅兴却更浓。不见吊睛虎,路无景阳松。再饮六大碗,难分人与精。白干下肚去,俗事脑后扔。痴汉明事理,醉眼解清风。朗朗乾坤事,夜夜酒后醒。滴滴酒中事,味味世间情。句句车马路,步步足下行。杯满心神醉,梦时对月吟。天涯独策马,江湖无乡音。邀月寒宫泪,抚案梦里云。太池玉液盅,情仇昨日清。如烟人已老,悟道不为空。一樽乘风去,明朝笑大风!……

就在文杀青之际,文友突然造访,但见此公手里提着“白云边”盒子,见此我很惊诧,笑道,这么多年你可是头一回给我送礼啊!文友尴尬苦笑,哪里,哪里,孩子前天买了一双名牌球鞋,穿了不到天就踢破了,刚才补好,这不顺手用了人家这个盒子装了,路过这里,顺便看看你老人家啊!说话之间到了吃饭时辰,我便打开一瓶保存多年的“衡水老白干”,倒了满满两杯。文友迫不及待,举杯欲饮。我说,且慢且慢,你离自家不远,却要绕路来我这里蹭酒,算么回事?这样吧,你给我现编现唱一首推介“衡水老白干”的歌曲,助助酒兴行不?闻之,文友先是一怔,然后手端酒杯悬于半空,粗声喊道:老酒清若空,邀月笑春风。华年逝水一杯中,霜鬓映残红。谅我不羁李太白,一饮千杯醉不醒!少顷,他的脖子上的青筋凸现,狼嚎般地唱了起来:喝了衡水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衡水酒哇,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衡水酒哇,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衡水酒哇,见了皇帝不磕头!……

 

“温馨不如自家嫂子,好吃不如北方饺子”这句流行的经典词语,道出了人们内心的一种安逸舒适的享受感。特别是在逢年过节,没有饺子总是显得氛围不够,味道不足。众所周知,水饺乃是源自北方的传统美食,外型盈实,形如满月,象征喜庆、富裕和吉祥。所谓“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由此可见,饺子不但是一道优美的菜肴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饺子”与“交子”谐音,饺子命名取“更岁交子之义”。在我幼时的记忆里,饺子是奢侈的面食,只有在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重要的节日,才有口福享受。吃上饺子才算过年,这是中国北方人过春节不可更改的习俗。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祖母就开始忙活着包饺子了。切菜、调馅、和面、擀皮,然后就用她灵巧的双手,捏出个个带有花边的饺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会偷偷地将一枚硬币包进去。我有时在旁边看着,禁不住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想摸摸那个包有硬币的饺子,总被祖母毫不客气地一把拉开。饺子是在大年初一清早下锅,及至穿戴整齐,饺子已经摆上炕桌。我第一件事就是看谁吃到元宝,假若还没人吃到,我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满肚子的希望开始餮饕。谁吃到了,谁就是全家的福星。

后来饺子更是稀缺,无法敞开肚皮大吃。结婚后,老婆知我喜爱这口,就隔三差五包饺子给我改善生活,哪怕里边包的只是莲花白、上海青。因为硬币不卫生,妻子创新思路,改用花生米之类代替,虽然没有了元宝所蕴含的“招财进宝”的含义,但也可以用“生活甜蜜”解释。在此很不好意思地坦白,包有花生米的饺子时常成为我的肚中之物。图吉利的中国人,年节饺子很重视馅料的寓意,比如,芹菜馅,寓意“勤奋上进”,“勤财”;韭菜馅,寓意“长长久久”,“久财”;白菜馅,寓意“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百财”;香菇馅,寓意“鼓财”,荷包鼓胀;酸菜馅,寓意“算财”,善于理财。

那么,“好吃不过北方饺子”,它到底好吃在哪里?我想,水饺的味道,主要是由馅料决定。因此,馅料调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水饺的质量。北方水饺一般采用猪前夹肉,姜末、葱末、精盐、胡椒粉、料酒、味精、香油、精炼油等等,各类俱全,必不可缺。然后根据个人所需,适量加入洗净的或韭菜、或白菜、或芹菜、或荠菜。选用的面粉,当是颜色微黄,光泽自然,不含任何添加剂料。包饺这不用我多说,把面团做成面饼,放入馅心,捏在一起即成。包制的饺子形态,应当呈现皮薄馅大,汤足不腻,抱团适中的北方特点。水饺的煮制也有相当讲究,一般做法就是锅中倒入八分深浅的清水,煮开大滚之后,放入饺子,立刻用漏勺由上往锅底旋转推动。待水再度煮开,加入一杯冷水,如此重复加水三次。直至水饺全部浮起,颜色变白即熟。捞起沥干水分,盛盘即可。食用的时候调配沾料,一般采用酱油一匙,麻油1/4小匙、米醋1/2小匙调匀便成。顺便提醒一句,吃完饺子,一定记着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呵!

相传,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距今约一千八百年历史。张任长沙太守,期满,辞官归乡,恰好这年冬至来到南洋地面上。其时此处流行伤寒,老百姓饥寒交迫,死伤很多。张仲景是行医的,医术德行都很高,见不得百姓如此病困。于是就在街面上搭了个草棚,支了口铁锅,天天煎熬羊肉、辣椒、生姜等驱寒提热药品。又用面皮包了这些东西,捏成耳朵形状,下到锅里,煮熟了连汤带面耳朵一起施舍给穷人。百姓们吃了,既饱了肚子,又暖了身子,还去了伤寒病,治好了南洋人的冻耳朵。后来南洋人为了感谢医圣恩德,便争相模仿制作“饺耳”,一来为了纪念张仲景,二来也是为了取其强身健体的功效,吃“饺耳”讨吉利。于是一直延续到今天,“饺耳”变成了饺子。如今,人们除了节假食用饺子之外,每每立冬北方也吃饺子。这时正是秋冬季节之交,饺子也有“交子”之意,人在此时要进行食补,以抵御冬天的严寒。

饺子,虽然是北方美食,但也逐渐为南方人喜爱。以广州为例,近年来以饺子为招牌美食的餐馆越开越多;而市内各街市几乎都有出售饺子皮和即包即卖手工生饺子的店铺,顾客可买饺子皮回家自己包,也可买生饺子回家煮,出品优良的饺子店普遍生意兴隆。广东人包饺子,馅料也变得本地化,如马蹄饺子和西洋菜饺子,就是用本地特产蔬菜作馅料的。将饺子与世俗生活中的理想或追求联系起来,尽管有些牵强附会,但是其中所传承的文化味道却是越来越浓了。人可以没有金钱、住宅、职位,但不能没有希望和梦想,一个没有希望和梦想的民族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民族,这,也许可以算作我对饺子的文化元素所作的一点肤浅的诠释。好了,不再多说翠花儿——上饺子!


作者简介:

王景瑞,高级职称,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小说随笔等文集数部。

NEW TERM

《百姓文社》《作家文学》《散文杂志社》 纸刊选稿基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肉还好吃的素馅饺子——豆腐饺子
个大肚圆的馄饨
又一篇企业赋体样本文章:衡水老白干赋
河北保定特产----衡水老白干
微博
我们衡水除了老白干和教育,还有暖暖的小书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