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陈城|精准扶贫下的乡土一角


作者简介

   陈城,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热爱文学,留心生活,愿以笔写心,以文达意。曾获百姓文学“以爱之名”征文比赛三等奖,华中人文辩论赛季军(团队),两篇散文发表于《散文百家》上。

五淀坪这个小村子,以前住着我爷爷,现在埋着我爷爷,广袤的田野边唯独留守着大伯一家。寒假回来,我如久在牢笼中的困兽,迫不及待地踏上返乡之旅。慢慢地,遥远土地上的一切,田野、树林、鸡狗都在记忆中活了起来。

遥想旧时故乡貌

我的故乡是热闹的,也是寂寞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印象中大伯的小村子里颇有辛弃疾吟咏的田园风貌,除了蛙声,还有鸡鸣,狗吠,时刻上演着万物生长的协奏曲。拂晓,星星还点缀着天空,十几只公鸡便歌唱比赛似的打起了鸣,“咯咯”地闹个不停;此时若有去山坡做农事的村民经过,那只叫“乐乐”的花狗便撒泼似地一路狂吠。不一会儿,大伯起来做饭了,烟火飘上天了,人声也跟着响亮起来,一切就更热闹了。

然而,更多的时候,村子是落寞的。

一旦游子离开了家,外出务了工或是求了学,做人长辈的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扶草木而沾襟”,送人远行了。漫长的时间里,整个村子就只剩下大伯一家和他们的土房,田野和他们的庄稼。“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大伯他们和许多质朴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太阳金色光辉除了让他愈发黝黑以外,似乎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馈赠,辛苦多年的大伯,总会为紧巴巴的日子叹惋。

这个村子如一颗遗落的孤星点缀在高高的山坡上,没有网络,没有商场。在技术革命的冲击下,这片供养着几代人的土地,越发显得不堪一击,除了辛劳与乏味以外,还有着一眼望不穿的贫穷与落后。《父母爱情》中,农民出身的司令长江德福为孩子谋亲事的时候,也公然宣布“我家的孩子怎么也得找个吃商品粮的!”作家沈从文也曾自嘲自己是“乡下人”。农村,悄然变成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扶真贫,真扶贫!”“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返乡路上,这些随处可见的精准扶贫宣传语把我从回忆的漩涡中拉了回来。如今,在精准扶贫的大旗下,我的家乡又会发生怎样的变革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

车子提前停在了路边,正当我困惑时,妈妈指着不远处说:“看,那层是你大伯的新房子!”随之闯入视野的,是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安置房,几层楼高的房子,背靠巍峨青山,前依宽阔马路。旁边是红绿相间的休闲区,各类建身器材一一俱全,几个大人聚在一起拉着家常,有两个小姑娘正欢快地打着羽毛球,略有一番“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的意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满怀忧民之情的夙愿,现在它在21世纪实现了,因“精准扶贫”而实现了。

听大伯说,之前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已被定为“危房”。“危房”之危,我是见识过的。屋顶破败的瓦片,墙上狭长的裂痕以及不再明亮的窗户,都是岁月吻过的痕迹。爷爷那辈人,用泥巴筑起来的土房子,本不结实,若是遇到风雨大作的夏天,更似暮年老人般摇摇欲坠了。前年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大伯家看书,没多时听到外面狂风大起,我本要不加理会,却没想到狡猾的风从四面墙壁的裂缝中钻了进来,携着墙壁上松掉的颗粒,一同飞扬,只迷得人睁不开眼睛。那时我就想,这房子会不会被大风吹垮?

如今,房子还未垮掉,大伯就住上了新楼房。墙壁是白的,窗子是亮的,楼层是高的,一切都是新的。连越发有干劲的大伯也“新”了起来。

他把快乐挂在脸上,是止不住上扬的嘴角;他把快乐挂在眼角,是闪烁的光芒。快乐的光芒流淌到哪里?流淌到庄稼地上。

唯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农民要生存,不能光靠传统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假若源源不断的“活水”灌溉进来,广袤的土地上才有新的生命力。

镇上新近建起的农特产品电商交易中心便是村民们的“活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陶渊明月下荷锄归的浪漫,也是他农事不济的辛酸。而我的大伯却不,生于斯长于斯,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施肥的时候施肥,他俨然是农事的一把好手。四五亩良田在他的耕耘下,四季一片繁茂。黄瓜、辣椒、番茄、大白菜、马铃薯,总是上一茬还未吃完,下一茬就又结出果实来。以往交通不便,农民哪有时间和车子把蔬菜运到城里卖呢?听大伯说,因此有许多蔬菜来不急吃,就那样白白地烂掉了。现在有了这个农特产品交易中心,“信息革命”也在这里悄然扎了根。每逢收获季节,总有专人派车来收货,大批大批吃不完的蔬菜水果,从收购员那里换回了崭新的钞票,和大伯一家一样,许多村民也跟着喜气洋洋起来。

我返乡的日子里,恰逢电商交易中心门外贴着招人广告。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来年还要和市区更多餐饮商家签订合同,把大家质量上乘的农产品推向城市,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啊!一批批农产品的运出,是一户户人家的兴旺。田埂旁,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每一代人民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比贫穷更可怕、比深渊更黑暗、比海浪上的风更不知去向的是固守。面对如此的变通,请允许农民歌唱。

诚如高尔基所说“我们在劳动过程中学会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劳动,思考,进而改变生活。故乡的村民们,也许没有多高的学历也能得以在大地上闪耀集体的光辉。我多希望,在未来,农民是富裕、通达的代名词啊!

《百姓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边随笔之二:我为什么喜欢在村里盖房子
生活风波
【故乡情深】年节思乡情更浓/王秀勉
山村大哥娶个傻媳妇看门,光会生闺女怕见人,一晌午被偷光30只鸡
山乡处处景色新 ——礼县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小说百练:​麦海(徐广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