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宁界·新书预告】:(宁夏)石头‖《李耀斌作品集三卷本寻求企业赞助出版》


 不论大漠烽烟还是长河落日,亦或一条小溪、半弯清流,每一颗文字都是甘宁界人的精神绝响,是你逼着石头走下去,书写的朋友!是你逼着石头走下去,阅读的朋友!

无数颗文字舞蹈的天堂!

无数颗心灵自由的牧场!

   关注甘宁界ganningjie-st   

石头在这里和你相约!

重点作品三大平台推出!

阅读量上五百,陆续推送到天天快报、uc头条!

✦“北斗星”诗社社刊《北斗星》选稿基地(合作平台:《甘宁界》《西吉万象》《六盘山诗文》《塞北诗词书画》《墨韵诗音》

✦“文学之乡”大型纯文学季刊《葫芦河》“北斗星诗社”专刊选稿基地。

今天,你分享了吗?

【甘宁界·新书预告】:(宁夏)石头‖《李耀斌作品集三卷本寻求企业赞助出版

李耀斌作品集三卷本寻求企业赞助出版

(宁夏)石头

李耀斌作品集三卷本寻求企业赞助出版

 继个人诗集《河是水的衣裳》正式出版之后,李耀斌个人作品集三卷本终于整理成册,寻求出版,寻求企业赞助!“三卷本”包括李耀斌散文精选《想做一条小狗》、李耀斌十年诗歌精选《粮食和爱情》、李耀斌文学评论选《唤醒文字》。“三卷本”较为集中地展示了作者世纪之交三十年孤独寂寞的文字生涯,是作者三十年来吃文咬字的精神狂欢和灵魂舞蹈,也是作者“内心乡间小路”上行走的短暂逗留和蓦然回首。通过作者和部分出版人沟通,出版费用包括书号、印刷、宣传、托运等等,大约总计十余万元。因属自费出版,一介书生,无力承担,故出此下策。为了表达谢意,作品集内将适当插入彩页对赞助企业进行宣传,并在后记部分撰文铭谢!成书后及时奉上!无奈此举,恳切希望能得到社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欢迎企业朋友来电商议相关事宜!永生铭记!抱拳致谢!

联系方式:13995444675

微      信:wx13995444675

账      号:农行6228481200269627613(户名李耀斌)

黄河银行6230958600016248292(户名李耀斌)

作者简介

李耀斌,男,笔名沉石,曦斌,网名石头,宁夏作协会员,西海固文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1969年生于宁夏西吉,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在区内外报刊《诗刊》《飞天》《朔方》《中国校园文学》《绿风》《黄河文学》《六盘山》《葫芦河》发表诗、散文、杂文、文学评论等三百余篇,著有诗集《河是水的衣裳》,代表作品有诗《河是水的衣裳》、《三月的燕窝》、《水魂》,散文《胡诌几个字》,评论《台湾当代女诗人爱情诗浅析》等,个人资料入选《宁夏诗歌史》,部分作品入选《宁夏诗歌选》、《中国当代青年抒情短诗精粹》、《当代中师生诗选》、 《西海固文学》《文学固原丛书》《文学之乡丛书》等选集,部分作品在网上流传。参加“西海固诗会”等文学活动,获固原市第四届文艺评奖诗歌类三等奖。现任教于宁夏西吉平峰中学,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固原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教学工作之余主持运行“甘宁界”文学艺术微信公众平台。

《粮食和爱情》内容简介

《粮食和爱情》系宁夏诗人李耀斌《河是水的衣裳》后的第二本诗集,收录了诗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优秀诗作一百余首,按内容辑为“打满补丁的庄稼”、“漂泊的云”、“左手和右手的舞蹈”、“古坛新醅”以及“附录”五部分,作品秉承中国诗歌“以象造境”的传统,渗透诗人个性意趣,不论是诗人的故乡行吟还是心灵漂泊,亦或爱情的浅唱友情的低吟,鲜明而个性的意象、朦胧或清晰的意境以及诗行里时隐时现的悠悠苦闷淡淡忧伤,都可以是解密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苗雨时(著名评论家)

在创作方法上,有的诗运用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采取白描的叙述方法,如曦斌(注:作者笔名)的《山里娃》,先写“山里娃”入城时的情况:生活简朴,喜欢看书,成绩很好,接着写“山里娃”在城市受到现代文明感染而起的变化,然后写“山里娃”回山里之后对年青伙伴的影响,最后,通过这一切提炼和升华出这样一个主题:

山里人有钱了

山里人悟出了个道理

山里变了

山里人也在慢慢地变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观念演变必须到经济变革中去寻求原因。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山里娃》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

(见《当代中师生诗选》)(大连出版社1989年12月)

虎西山(著名诗人、画家)

李耀斌写诗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和许多诗人一样,这二十来年,耀斌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诗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在西海固诗人当中,耀斌是少数几个不善于为诗歌而“经营”的人,因此,多年来只知耀斌写诗,却从未听说他是什么“圈子”里的人。耀斌生活在基层学校,他一边教书,一边养家糊口,一边写着诗歌。可以想象他的生活平凡而琐碎,但耀斌并没有放弃。

我以为这样的生存方式,正好为诗歌营造了所需要的氛围。

耀斌这些年写诗很专注,也很寂寞。其实这应该是诗人应有的操守。耀斌守住了这一点,也就守住了诗歌,同时也便守住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和品位。因为说到底,诗歌虽然是写给别人看的,但写诗却是很个人的事,只有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写出的诗才不至于落入俗套。想一想中国古代的诗人们,他们或者独身一人四处飘零,或者“抱残守缺”寓居一隅,但他们恰恰能以生命去感悟诗歌的真味,每一字每一句,点点滴滴,都来自心头,来自于切肤之处。 因此,当诗人真正抛弃了世俗的功利,不管他写不写诗,他都能够诗性的活着,这便是人生的幸福。何况耀斌并没有间断写诗,足以证明他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能以诗歌的方式面对生活,他就不会平庸。

耀斌的诗朴实、平和,其谋篇布局,已有自己的路数,诗歌的意象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每每读来,总是透着泥土的芬芳,野花的清香。不过耀斌的有些诗,偏实了一点,但这正好为他以后的努力留下了空间。

杜甫曾说:“诗是吾家事”,可见诗对一个真正的诗人能否安身立命多么重要。希望耀斌不要把诗的标准定的太底。耀斌正直壮年,富有年华,只要一生与诗歌为伴,最终必能结成正果。

2009年8月29日

《想做一条小狗》内容简介
《想做一条小狗》精选作者自创作以来优秀散文作品二十四篇,其中个别作品如《想做一条小狗》、《野老汉白描》等多年来在网络上和读者中广为流传,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深情的叙述、细腻的描写、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凸显在文字表面的山水田园诗意风物、萦绕在文字内部的亲情友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趣,等等,都是作者文学品质的散文化呈现。
牛学智(著名评论家)

李耀斌其实通过他的诗,给地域文学实践性地走出了一条路子。就是不惟现实,也不惟主题,放开诗艺的手脚,大胆地让诗歌先成为诗歌。

举个例子,比如《山里的冬日》:

洁白的雪花弥漫着天空

潇潇洒洒纷纷扬扬

报告素洁的冬

土地很贫瘠

母亲在厨房里蒸馒头

父亲到街上买烟买酒

我挨家挨户去磕头

邻居家的女人也蒸馒头

男人也买烟买酒

儿子也挨家挨户去磕头

我和媳妇睡在了一起

我摸着她

她很瘦

就像父亲耕犁过的那两亩

如今承受冬雪的土地

我看雪花

我扳指头

我心里说

再过几天雪就完了

那时土地很湿润

就有好多芽芽破土而出

父亲就会抱着芽芽咧嘴笑

我把媳妇搂得很紧

村里好几个小伙子

又搂上媳妇了

粗读一遍,不就是写那个落后的、传统的、过时了的传宗接代的内容吗?这其实是很受过一阵训练的中国读者的思维习惯,总要先问问诗写的是什么,有什么批判性,然后再坐下来如数家珍地纸上指点一回现实。或者受时潮的影响,“我把媳妇搂得很紧”就一定意味着发现了匮乏之中的正面肯定性价值;反之,就是有批判思想,诗成了直追哲学的工具。依我看,耀斌类似于《山里的冬日》的诗歌,之所以区别与以上两种风格的文学传统,是因为第一,他从美学上撑破了虎先生定格了的西海固民间生活画面,人们不再把骑一头毛驴、盖一片盖头、吹奏一支小曲当做当然的人生仪式了,人们可能更需要在旷野中、在身体的冷暖中体会生命的细微波动——回到身体、回到私人斗室、回到个体的视野,不再迷恋他人,不再通过自然的浩大来证明自我的渺小,或者不再借自我的弱小表达外界的严酷,这在迄今为止的西海固诗歌史上,李耀斌也许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诗人之一,具有审美上的革命意义。第二是就整个西海固文学框架而言,李耀斌的眼睛、心灵,你很难说他已经很自觉地意识到文学探讨的对象应该提升到人类这样的高度,但因为他在有意识地排除他已经知道的各路观念、思潮,他的诗从语调、遣词乃至整个结构,都是在写今天的一种人性内涵。难得的幸福中总透着经不起多少分析的脆弱,看起来不堪一击的脆弱中又仿佛孕育着巨大的审美力量。

难道不是吗?山里的冬天并没有大地裸露的苍凉、狰狞,有的是心灵的理解、温热;冬天的山里也并没有大雪覆盖的洁白、纯净,有的是血脉相通虽不失狭隘但又着实鲜活的开始。

我无意把耀斌的诗解读成后现代的身体叙事,但要正真爱护人自身,关注身体尤其正视身体而不下作身体,似乎是每一个人文关怀者必须要跨过去的心灵门槛。

李生滨(著名评论家)

诗歌必须面对死亡,才能具有文学指向人类终极关怀的自觉和反省。昨天,我说死人也是有表情的,是对牛学智最具理论性批判的呼应。人性、宗教,还有哲学,是诗人真正需要关心和阅读的。而死亡和青春爱情,在诗人是养育自己的根本的东西。诗人没有经历和直面死亡,就得像海子一样,在留下“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绝望而孤独的美好想象之后,自己去体验死亡,以此唤醒活着的平庸和痛苦。当然,这是对纯粹的诗人的要求,这是对杨梓、对单永珍,或者其他以诗歌为生命的追求者的要求。诗人在无法抵达死亡和人类终极思考的时候,我们得呵护我们的道德和良善,那么西海固诗人周彦虎、李耀斌就是文学在最为严正的意义上所能达到的极致。先说李耀斌,平凡的生活中他有他的风骨和力量,时光流过生活的表层,他如他的笔名“沉石”一样,会留在他所坚守的那块土地上,留在那简陋的书桌旁,写他的诗,心里沉郁而清亮。我尊重这样的诗人,以及他们坚守的那份教书育人的清贫工作。“一个真正把写作,以及文学和他的生命相融的人,他的内心,仍然行走在那张纯洁的白纸上,那里,有他的乡间小路。因为劳作和敬爱!”(李耀斌《河是水的衣裳》[1]后记《内心的乡间小路》)虎西山,老诗人,也是画家,我见过两面。可以看出,虎西山给李耀斌的序是真诚而矜持的,希望李耀斌在坚守自己寂寞的写诗的闲散爱好中更要矜持。(我不知道,让我珍惜,让我心疼的这种矜持,李耀斌兄能否理解,我知道风从心上吹过,你我在永远的文字的清贫背后微笑……)《我们的学校》《上学路上》《领书》,这是李耀斌的诗,某种意义上他因此而成为心灵伟大的人,因为没有细致入微的生活感触和诗人的敏锐温柔,很难写出如此真实和质朴的诗。

《唤醒文字》内容简介
《唤醒文字》系宁夏诗人作家李耀斌首部评论集,该书收录了作者自创作以来文学评论文章二十二篇以及附录部分评介李耀斌的文字。作品以西海固作家作品及创作现象为依托,兼及部分区外作家,个性的视角,个性的分析判断和思考,尤其对上世纪台湾女性爱情诗歌的中西比较、个性分析,等等,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永珍(著名诗人、评论家)

一不小心,岁月就把你我踢到天命之年

那些青春的忧郁,年少的轻狂

化成一杯经年的粗饮茶

在夕阳下,缀饮无边的黑暗

一坡杂发,我们何其相似

黑白相间的森林里,埋藏着故乡

你的乳名长在一朵花蘑菇上

你的大名盛开在东方的巴那斯山上

你的世界不过方圆百里,比福克纳大些

比张承志小些,但和我相比

你就释怀于什么是辽阔,什么是拥有

谁才是命里的阿哥的肉

故乡在梦里,走不回去

那是无知的都市人虚伪抒情的地方

家乡就在眼前,睁开眼睛就能摸到

那是一壶罐罐茶两个烤洋芋三碗浆水面的热情

采菊东篱下。这个烦躁的时代已看不见南山

而你却守护着那些麦子、高粱、胡麻经久咏叹

在沟、洼、峁、岔的乡野散步喊山

奥,南山原来不远,就在一个人的心里

兰菊花兰得耀眼哩,白菊花白得破哩

阿妹的愁肠哥知道,就怕你妈骂哩

一腔子的“花儿”,一箩筐的“古今”

一个叫李耀斌的诗人是咋么唱哩

你把母亲的双手叫日子,父亲的皱纹叫岁月

山里呻唤的野鸡娃儿变成遥远的“雎鸠”

一顿蘸蒜的莜面疙瘩就是幸福的过程

一棵走过清朝和民国的老柳树,是你时时雕刻的根

这个巨变的时代,你看到村庄的荒芜

城乡结合部垃圾飘飞的街道

穿着牛仔裤的碎媳妇说着蹩脚的普通话

还有工地上大汗淋漓的黄头发

那是你的愤怒。愤怒出诗人

但你声音很低,就像对待家里犯错的孩子

那是你的精神家园,家园需要园丁

细雨润物,就像是课堂上工整的板书

乡土诗的辉煌后,你还写着乡土诗

让麦子成为麦子,让荞麦成为荞麦

让《诗经》《楚辞》里摇曳过的植物

在化肥和地膜垄断的农业里再现芳香

一个不为名利写作的人是真诗人

一个不把文字当敲门砖的人是真文人

一个拥有家乡的人是幸福的

一个说着方言写着洋气文章的人接近永恒

耀斌兄,你写你的,我写我的

你出世为怀,请容许老弟的怀疑和批判

你回到古诗十六首,我沐浴俄罗斯的月光

一起恋爱那个叫诗歌的情人

我是我自己的启蒙者,敲响命运的丧钟

你为黑夜守灵,让古老的诗意流向未来

我卑微、渺小,我打碎自己

你一袭青衫,骑驴自吟,过烂泥河,栽柳锄禾

2016年五月于固原

王武军(著名诗人、评论家)

继《河是水的衣裳》之后,李耀斌的第二本诗集《粮食和爱情》也即将出版。

读李耀斌的诗,犹如在读诗人写给故乡、写给四季、写给天空、写给大地的“情话”,有一种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执着和缠绵。

首先,他的“情话”纯洁。耀斌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记得从小,我目不识丁的母亲就不让我也不允许任何人作践一张白纸,哪怕是一张小小的纸屑,她说:那是写字的东西!她叫字纸。她在田间地头劳作或屋里屋外忙活的时候,如果碰到一个揉皱的纸团,她都会弯下腰去捡起来,用粗糙的手指慢慢抚展,用她的衣袖抹净上面的灰尘和污物,放在高一点的不易弄脏的地方,她说:这上面有字哩。她禁止我用字纸擦鼻涕,谁用字纸上厕所,就犯了她的大忌。由此看出,白纸和黑字在一个目不识丁的乡村女人心中的位置。也由此,我目不识丁的母亲便在我的心中高大起来,我也由此更崇敬我的母亲,崇敬田园和劳动,崇敬白纸和黑字,并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伏在桌上,点上一盏灯,铺开一张白纸,用所谓的“诗行”开始我内心的神圣旅程和灵魂的狂欢放逐,在一张白纸上留下我劳作和敬爱的痕迹。

他在《西吉》一诗中写道:“向西的路/把谁引向一个/吉祥的村庄/西吉/在一个土豆上/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再往西/西吉/还是一个土豆/和另一个/正亲吻着/吉祥的爱情”。看似重复的几句话,却表达出诗人对“西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同一种事物三种称谓的亲昵和喜爱。又如在《田埂是我娶你的路》中写道:“我的妹妹走在田埂上/我的妹妹领着一群麦子/无数的禾叶摇着露珠/无数的禾叶捧起一朵灿烂的花/我的妹妹走在田埂上/纤纤的手指流动着爱……”还有在《故乡:一颗打满补丁的庄稼》《腊月:一粒回家的粮食》《羊肠路》等诗中,没有杂质、没有贪婪、没有私欲、没有名利,透过乡村具体的物象,用淳朴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纯洁的爱意。

其次,他的“情话”真挚。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意思是说,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李耀斌,他的诗就是为了抒发内心的真挚情感而创作的。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乡村,每天在田间地头和三尺讲台之间奔波,他要把他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天空,以及人生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强烈地呼喊出来。他在《米面夫妻》一诗中写道:“米和面/在一个碗里过日子/过不下去了/掺些水/再过/苦涩的日子掺些水/细水长流的日子/过着过着就甜起来了……”这首诗看似在写米和面,其实是在写一对农村夫妇在一起过日子,当苦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掺些水”,这“细水长流的日子” ,“过着过着就甜起来了”。整首诗一语双关,“苦涩的日子掺些水”,其实参进去的不是水,而是过日子的“精神”和“情感”,只要有精气神,有真挚的情感,再苦的日子,也会变甜的。还有“苍天是一眼舀不干的窖啊/渴死的娃娃望上一眼/蓝蓝的苍天就淌到心上” (《塬上的炊烟》) ,“几辈子守着/一个大洋芋/几辈子啃不完的/一个大洋芋”(《挖洋芋》),“我说/给我绑个花绳绳哦/你说/一根花绳绳能拴住吗”(《端午的思念》)等诗句,借助“苍天”、“洋芋”、“花花绳”等意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真挚的情感。正如清代袁枚所言:“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

再次,他的“情话”神圣。但凡“情话”,除了“纯洁”、“真挚”,还要“神圣”;因为只有“神圣”才会打动人。他曾在《内心的乡间小路》随笔中写道:“一个多年一直跟白纸打交道的人,在灯下,瞅着一张白纸,我写出了这么几行诗,这是因为,白纸在我的内心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东西,如同我的田园、灵魂、和母亲。这种神圣,最初缘于我目不识丁的母亲对我的教诲,但现在,也是缘于我的生命与白纸和诗歌之间的一种不解之缘。”可见,他把写诗比礼佛还要神圣。怀揣着这种“神圣”的情感,他没有写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往事以及生活中的苦难,而是用平淡、原态、土味的语言,带着我们走向生活抑或生命的本源,在农人的庄稼地里、在村庄的旱塬上、在城市的打工工地……用一棵树、一碗水、一根绳、一块补丁,表达着简单之中蕴涵的深刻,平凡之中蕴涵的神圣。正如他在《白纸为魂》一诗中所言:“在一张白纸上/开荒/生儿育女/满纸的儿孙/都长出了/我的胡须……”

是的,这张白纸是耀斌的“魂”,也是他诗歌的“根”!

2016-8-31于银川

(效果图设计:追日)

公     告

维护原创,允许转载,

但须注明来源。

甘宁界,甘宁界人的精神家园”甘宁界“文学艺术平台现已初具自己的特色,不论大漠烽烟,还是长河落日,亦或一条小溪、半弯清流,每一颗文字都是甘宁界人的精神绝响,苦心人,天不负,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甘宁界平台于4月27号开通了留言功能和赞赏功能,石头在此向倾情抒写甘宁界风物、展现甘宁界人情感世界的每一位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赞赏:赞赏资金50%为作者稿费七日后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放给作者,50%将用于平台维护,音频朗诵作品平台,作者朗诵者各30%十元以下不发稿酬。仔细阅读,然后投稿。

稿件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盘人文 ‖ 232】李耀斌:《向内的功夫 ——序樊文举长篇小说<大石城>》
《落在石头上的雪》||作者:李耀斌
诗歌地理◆宁夏-李耀斌的诗
新媒体文学 I 李耀斌评同题诗:高难度的写作和诗意 (357期)
【西部好诗歌专题推荐】宁夏诗人周彦虎的现代诗欣赏
【宁夏】李耀斌|清静的周末并不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