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上海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民法典之监护制度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合法利益进行监督和保护。担任监护职责的人是监护人,监护人可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社会组织。作为监护对象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称为被监护人。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有限,我们的监护人制度就是为他们撑起了一顶保护伞,那么,监护制度到底有哪些情形,我们一一来看。

1.法定监护:依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1)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这里需要注意,首先父母离婚不影响监护,其次监护有顺序限制,顺位在前的人死亡或不具备监护能力的,才由后一顺位的人监护。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由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这里需要注意与未成年人同样,监护有顺序要求,但两者的第一位监护人员不同。

2.指定监护:指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的指定而产生。

(1)对监护人确定有争议,可先由居委会、村委会及民政部门指定,不服指定再申请法院指定;也可以直接申请法院指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指定的原则要最有利于被监护人,而且在指定前,如果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权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同样在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例如:张三被指定为小张的监护人,但他发现小张非常调皮因而与亲戚赵某约定将监护职责转移给赵某。此时张三是否还具有监护责任?——有。

3.遗嘱监护: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仅限于父母才能遗嘱监护。

4.协议监护: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5.成年人意定监护: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如上,我们来思考一个小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是学校还是父母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法典中关于监护制度浅析
法律积累--民法典试题(3)
民法总则精解3
民法总则考点总结1-10
第3讲·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监护
不动产登记你问我答(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