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外科学-内治法-笔记

  外科疾病内治消、托、补三大法则的应用与内涵

  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按照疮疡初起、成脓、溃后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确立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

  1.消法

  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2.托法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托法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3.补法

  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此时毒势巳去,精神衰疲,血气虚弱,脓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敛。补法是治疗虚证的法则,所以外科疾病只要有虚的证候存在特别是疮疡的生肌收口期,均可应用。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肾不足者,宜补益肝肾等。但毒邪未尽之时,切勿遽用补法,以免留邪为患,助邪鸱张,而犯实实之戒。

  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1.清热法

  清热法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的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分者,当清血分之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1)代表方剂: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清气分之热方,如黄连解毒汤;清血分之热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八味丸;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

  (2)适应证:清热解毒法用于热毒之证,症见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烦躁,口咽干燥,舌红苔黄,脉数等,如疔疮、疖、痈诸疮疡;清气分热适用于局部色红或皮色不变、灼热肿痛的阳证,或皮肤病之皮损焮红灼热,脓疱、糜烂,并伴壮热烦躁,口干喜冷饮,溲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洪数者,如颈痈、流注、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

  清血分热适用于邪热侵入营血,症见局部焮红灼热的外科疾病,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皮肤病出现红斑、瘀点、灼热,如丹毒、白疕(血热型)、红蝴蝶疮等,可伴有高热,口渴不欲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以上三法在热毒炽盛时可相互同用。若热毒内传,邪陷心包,而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身热,舌质红绛,苔黑褐而干,脉洪数或细数,是为疔疮走黄、疽毒内陷,又当加清心开窍法,可应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养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病证,如红蝴蝶疮、有头疽溃后、蛇串疮恢复期,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清骨蒸潮热一般用于瘰疬、流痰后期虚热不退的病证。

  (3)注意点:应用清热药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如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纳呆、呕恶、泛酸、便溏等症状。尤其在疮疡溃后体质虚弱者更宜注意,过投寒凉能影响疮口愈合。

  2.和营法

  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目的。外科病中疮疡的形成,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所以和营法在内治法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大致可分活血化瘀和活血逐瘀两种治法。

  (1)代表方剂: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物汤;活血逐瘀方,如大黄 虫丸。

  (2)适应证: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引起的外科疾病,如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活血祛瘀法适用于瘀血凝聚、闭阻经络所引起的外科疾病,如乳岩、筋瘤等。

  (3)注意点:和营法在临床上有时需与其他治法合并应用。若有寒邪者,宜与祛寒药合用;血虚者,宜与养血药合用;痰、气、瘀互结为患,宜与理气化痰药合用等。和营活血的药品,一般性多温热,所以火毒炽盛的疾病不应使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逐瘀药也不宜过用,以免伤血。

  3.内托法

  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使疮疡毒邪移深居浅,早日液化成脓,或使病灶趋于局限化,使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痛消退的目的,寓有“扶正达邪”之意。可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两类。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1)代表方剂:

  透托方,如透脓散;

  益气托毒方,如托里消毒散;

  温阳托毒方,如神功内托散。

  (2)适应证:透托法用于肿疡已成,毒盛正气不虚,肿疡尚未溃破或溃破后脓出不畅,多用于实证。补托法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如见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等症状,可用益气托毒法;如见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或局部肿势已退,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不知疼痛,伴自汗肢冷,腹痛便泄,精神萎靡,脉沉细,舌质淡胖等症,可用温阳托毒法。

  (3)注意点:透脓法不宜用之过早,肿疡初起未成脓时勿用。补托法正实毒盛的情况下不可施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能滋长毒邪,使病势加剧,而犯实实之戒,故透脓散方中的当归、川芎,凡湿热火毒炽盛之时,皆去而不用。此外,内托法常与清热法同用,因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透脓同时要酌加清热药物,火热熄则脓腐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科学——外科内治法
中医外科疾病内治法
中医外科内治法
【痈疡怎么开药方三】——痈疡的治法
顾氏疮疡治疗理论五要(下)
化脓性感染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