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外科学-药毒-笔记

  病因病机

  总由禀赋不耐,邪毒侵犯所致。风热之邪侵袭腠理,入里化热,热入营血,血热妄行,溢于肌肤;或禀血热之体,受药毒侵扰,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发皮肤,内攻脏腑;或禀湿热之体,受药毒侵扰,体内湿热蕴蒸,郁于肌肤;病久药毒灼伤津液,气阴两伤,肌肤失养。久病阴液耗竭,阳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表现复杂,基本具有以下特征:

  (1)发病前有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

  (3)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

  (4)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2.常见类型

  (1)荨麻疹样型:皮损同荨麻疹,但较一般荨麻疹色泽更红艳,持续不退,剧痒刺痛,重者出现口唇、包皮等皮肤黏膜疏松部位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2)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皮疹为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斑丘疹,稀疏或密集分布,有自上而下的发疹顺序,以躯干为主,也可扩展到四肢。皮损焮红灼热,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3)多形红斑样型:皮疹为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全身,以四肢为多,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口腔、外阴黏膜也出现水疱,糜烂,疼痛剧烈。

  (4)固定红斑型:皮疹为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或紫红。重者,中央有水疱,愈后留色素沉着,发作愈频则色素越深,再次服用同种药物后则在同一部位发生,也可同时增加新的损害,数目可单个或多个,皮疹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口唇及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为最常见。

  (5)剥脱性皮炎型:此型较为严重。起病较急,呈进行性加重。初期多为麻疹、猩红热样表现,继而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呈鲜红色或棕红色,大量脱屑,手足部可出现袜套样剥脱,脱屑持续1个月左右,重者毛发、指甲都可以脱落。可伴有恶寒、高热(39℃以上)、烦躁口渴,甚至有肝肾损害而出现昏迷、衰竭。部分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病程常超过1个月,甚至更长。

  (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此型为本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高。其发病重,常伴有高热、烦躁,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甚至昏迷。皮疹为大片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片,自觉灼痛,迅速出现松弛性水疱及大疱,形似烫伤,尼氏征阳性,大疱易擦破,创面为牛肉样红色。口腔、支气管、食管、眼结膜等黏膜以及心、肝、肾等内脏均可同时受累。

  (7)湿疹皮炎样型:此型特殊,部分病人可因外用药物过敏引发接触性皮炎后,再经内服、注射或外用相同或类似药物后,导致发生泛发性或对称性湿疹样损害的皮疹,自觉剧烈瘙痒,或有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

  治疗

  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重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内治

  (1)湿毒蕴肤证

  主症:皮疹为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灼热剧痒,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伴发热,加生石膏;肿胀糜烂者,加白茅根、茵陈;剧烈瘙痒者,加白鲜皮;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

  (2)热毒入营证

  主症:皮疹鲜红或紫红,甚则紫斑、血疱,灼热痒痛,伴高热,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少,或呈镜面舌,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护阴。

  方药:清营汤加减。神昏谵语者,加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尿血者,加大小蓟、侧柏叶;热盛者,加生石膏、牡丹皮。

  中成药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用药7天左右。

  (3)气阴两虚证

  主症:严重药疹后期大片脱屑,伴低热,神疲乏力,气短,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脾胃虚弱者,加茯苓、白术、山药、黄芪。

  2.外治

  (1)皮损潮红无渗出者,用马齿苋或大青叶煎汤外洗,或炉甘石洗剂外涂。

  (2)皮损潮红肿胀、糜烂渗出者,用马齿苋或黄柏煎汤冷湿敷,青黛散麻油调敷。皮损脱屑干燥,用麻油或甘草油外擦;皮损结痂,用棉签蘸麻油或甘草油揩痂皮。

  预防调护

  1.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是合理用药。用药前必须询问患者有否药物过敏史。对青霉素及抗毒血清制剂,用药前要做过敏试验。

  2.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遇到全身出疹、瘙痒,要考虑药疹的可能,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3.多饮开水,忌食腥辣发物。

  4.皮损忌用热水烫洗或搔抓。

  5.重症药疹,应按危重患者进行护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科学——湿疮、接触性皮炎、药毒
皮肤病必背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过敏性皮肤病
4步诊断,搞定儿童发热伴皮疹! | NCCPS 2019
输液药物过敏有哪些症状?
皮肤性病重点要点[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