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寒热错杂下利证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附思维导图



359

条   


   

   

   

   

原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这段主讲:论上热下寒相格拒的证治。

讲解:

本证成因:原本既有伤寒外感又有虚寒下利,医者反而误用吐下,致表邪入里化热,而下寒阻格中焦,使上热不得下达,遂成上热下寒之证。

主症和病机:食入口即吐,即随吃随吐,为胃热气逆的表现;下利,为脾寒气陷的结果。证属寒邪阻格,上热下寒,治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清上温下。

呕吐一证,有寒热之分,一般来说,随吃随吐谓之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谓之寒。本条“食入口即吐”乃胃中有热之象,这是辨别本证“上热”的关键。如果本证呕吐的临床表现是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又伴有虚寒下利,这就是脾胃皆寒的吐利,就应当用《医宗金鉴》推荐的丁萸理中汤来治疗了。

治法

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方剂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义

黄芩、黄连,苦寒以清胃热。干姜辛温以通阳祛寒。人参甘温补中益气。上热清则呕吐止,下寒除则下利差,中气复则升降有常,而寒热格拒之证得消。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与半夏泻心汤,均属寒热并用,补泻同施,所治之证,均属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为治寒热格拒之方,其证以上热气逆为主,呕吐尤甚,故苦寒之芩连用量重而量相等,提示该方以清泄胃热为主。辛温之药只用干姜一味,则是取其温脾祛寒,并兼有反佐作用,以利于芩连之苦降。人参补益中气,中气健可使清热祛寒之药各得其所,而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其适应证中并无心下痞的表现。半夏泻心汤治中气不足,斡旋失司,中焦枢机不利,寒热杂糅,气机痞结心下,中夹痰气之证,以心下痞和呕吐为主症,并有肠鸣下利。敬苦寒之芩连用量较轻,且重加辛温之半夏,以降逆止呕,开结化痰,佐以人参、炙甘草、大枣之甘温,以补益脾胃,恢复中焦斡旋之职。可见它是借辛开苦降作用,以消心下寒热互结之痞,属寒热阴阳并调之方,而以恢复中焦升降,扶正消痞为目的。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和黄连汤都治上热下寒,但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所治为上热下寒相格拒的呕逆证,其人胃热脾寒,而以上热剧吐尤为突出;故以“食入即吐”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使用本方的目的在于苦寒泄降,辛温通阳,则上热下寒之格拒可除。而黄连汤所治为上热下寒的腹中痛,欲呕吐证,其证因邪热在上,迫使胃气上逆,故欲呕吐;寒邪在腹,寒凝气滞,故腹中痛。黄连汤用黄连苦寒清上热,用干姜辛温以温下寒,桂枝辛温,既能散寒,又可宣通上下之阳气,参、枣、草甘温以补益脾胃,复其中焦升降之常,半夏辛温降逆和胃以止呕吐,从而使该方具有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之功。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现代多用于治疗胃肠疾患。


   

   

   

   

配图

01

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高清导图加小编微信进社群获取

02

漫画说伤寒论


       

       

点击此动图进入漫画版伤寒论


       

03

漫画说金匮要略


       

       

点击此动图领取《图说金匮要略》PDF高清原版


       

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类证鉴别
经方应用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医案
寒热格拒的症治‖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 第470期]
胡希恕《伤寒约言录》精要
有一种体质,叫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本来属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