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说家风·《金刚经》篇】普通家庭与高级家庭教育孩子的区别原来只差这一点(第35篇·总第2797篇)

作者:张建云

《金刚经》里的家风智慧:第35天。

我与朋友在室内喝茶,朋友的孩子在院内玩,一会送进来一个快递放在桌子上又接着出去玩。显然是他帮我接了快递。

我与朋友说这孩子是佛。朋友笑了,拿个快递就是佛,我给你带来上等的普洱,而且价格不菲,也没见你夸我呢?

我说你不值得夸,孩子值得。孩子觉得帮助拿个快递很正常,送进来也很正常,甚至没有觉得是在帮我拿快递,有快递就拿,什么你的我的。但大人不同,把快递送进来要说几句,是我帮你把快递取了,是我帮你拿了快递,我如果不拿放在院内被雨浇了咋办?是我帮你拿了快递,是不是应该感谢我?

如此一来,这快递白拿了,非但无功反而有损。损什么了?德行。

梁武帝曾经问达摩祖师:朕修佛造寺无数,敢问大师朕有何功德?

达摩:无功无德。这好比随行的影子,说是有,实际却没有。

梁武帝又问:那么做什么样的事才算有功德呢?

达摩:皇上本有功德,但常挂口中,要人称赞,便是刻意贪图功德,善恶抵消,也就没有了功德。



很像家长,对孩子说我为你付出这么多,长大了你怎么孝敬我?

这一问就完了,水平没了,慈爱没了,功德没了。很多家长之所以教育失败是用做生意的思维养孩子,把孩子当猪养,当股票投资,当两口子合伙开公司。也有夫妻:我好吧?每天给你做饭,知道你爱吃鸡蛋,特意给你煮的。

如此交流听着美好,实则也失了几分境界。真正默契和悦的夫妻是笑而不语、做而不说、爱而不刻意。知道你爱吃什么、爱做什么、爱玩什么、爱学什么,我就悄然给你准备什么,不做声张,心心相印,互相体贴。

须菩提问释迦牟尼佛,有人立下志愿想做有利于很多人很多人的正事、好事、大事,他应该如何接受外界的评价、赞誉、掌声鲜花、前排就座、迷妹追随呢?如果他的心有所躁动,他的情有所窃喜,他的意有所偏离,这可咋办呢?

原文为: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如是心:真实、淳朴、无染的心。

灭度:灭烦恼,度苦海的意思。这是佛家追求的终极境界,达到了彼岸,见到了极乐世界。

这一句是匡正人有了成绩骄傲自满,受人尊敬沾沾自喜的毛病。佛说,这算什么呀,一个人把整个世界的众生都救了,都渡过彼岸获得幸福了,但过去就过去了,就没了,何必张口闭口念念不忘呢?



人只要心志一小就堕入患得患失的怪圈。多年来我有个恶习:见到人先思考对方对我是否有用,如觉得有用就殷勤,没用就漠然。这是一种迅速要回报的小人思维,往往急功近利、见利忘义、损失惨重。后来我真的损失惨重,生意、生命、情感和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初中毕业时邻居带着我到北京送货,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赚几十块钱的喜悦。但他在今后的一些年里逢人就说见人就讲,说没有他我连北京大门都摸不着,连家门都出不去,想赚点钱门都没有!刚开始我很感激,后来他一遍一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说,压迫得我几乎透不过气来,令我好生厌恶,没想到多年以后的我也活成了邻居的样子。一度觉得可耻。

普通家庭教育孩子是别吃亏,别受气,别委屈自己,谁欺负你就勇敢地回击;高级人家教育孩子是别占便宜,别让别人受气,别给别人委屈,自己被欺负后想一想别人为什么欺负我?更高级人家的教育是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忘掉自己的荣辱,不想他人的是非,做好事了、帮助人了、有成就了不夸耀、别炫耀。如释迦牟尼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相当于那个做好人好事有成就的人,假如不忘掉自己的好人好事和成就,就走不远、站不高、长不大,还有可能因为这点的成绩而将自己打回原形甚至身陷囹圄。古往今来的失败、帝王将相的覆灭、曾经同甘共苦如今形同陌路的夫妻以及原来生龙活虎后来病入膏肓的身体,无一不是认为自己很好、很对、很能、很有理,于是很傲慢、很膨胀、很疯狂、很纵情,最终狠狠地把自己抛弃。

孔子在《易经·文言传》讲:善世不伐。这也是最高级的教育:即便你帮助了整个世界,也要微微一笑,转身离开。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也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依然是最高级教育:别把你的孩子据为己有,别把你的事业据为己有,别把你的学问据为己有,别把你的公德据为己有,至于别人对你的恭维和恭敬,最好也不要享受和接受。

  《金刚经》《道德经》《易经》以及更多经典著作,无论国内国外、东方西方、古代近代,最高级的教育只有一个: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忘掉自己,一心利他。翻译成当今最时髦的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金刚经·第十七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作者简介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刚经三十二分结构分析
供佛必知:供佛有10种方法、6种心!否则功德大打折扣!
佛语禅心99句真言 佛说人生经典语句
羊城东甫居士潘永耀的小楷册页《金刚经》(欢迎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2)
五百金身羅漢圖(451-500)【圖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