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建国 I 评书情结
1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哀伤



评书情结
文/魏建国


上小学那会儿,特喜欢听评书,家里没有收音机,只好到邻居家听。每到中午12点半,海兵就高声吆喝:“魏喜,评书开了”,我一听,赶忙端上饭碗箭一般去了海兵家,末了,碗里还多了几块野鸡肉或是野兔肉,那时海兵的父亲经常打牲(也叫打猎),因而,我也能沾点荤腥。
小时候,听过好多评书。比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快板书《西游记》等,因为年纪小,只听个热闹,只记得谁谁谁厉害了,谁把谁打败了。比如,《隋唐演义》里的18条好汉都是谁,“一猛一绝会一杰”等情节记得一清二楚的。每当下学后,最期待的就是中午半小时的评书,每每听到关键地方就听到“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往往给人留个悬念,期待着明天同一时刻早早到来。
第二天放学路上我们还在讨论昨天评书中的故事情节。有时为了一个悬念,大家还争得面红耳赤,各说各的理。及至听完评书后,大家也默不作声了。
经常到邻居家听书,既不方便,又打扰人家,总觉得不是一回事。秋后,家里卖了一口猪,我就缠着母亲买一台收音机。起初,母亲舍不得给买,说明年开春想翻修一下老屋,用钱处多啦!可经不住我再三软磨硬泡。母亲也觉得:一是打搅邻居三天两日能行,天长日久也不妥;另一是每次听书耽误了吃饭,有时饭没熟就走了,回来饭也凉了。考虑到这些因素,母亲望着我渴求的神情,终于点了头。
买收音机那天,我见母亲从大柜子里边拿出一个蓝布包,在最下层找到一个小红布包,打开小包里面用手帕包了一沓钱,里面有10元、5元、1元,还有很多毛角币和硬币,可见这是母亲多年的积蓄。母亲从里面抽了3、4张10元和几张1元钱,看着钱犹豫了一下,又多拿出几张毛角币,把包又原封不动的包好放回柜子里,锁上了铜锁,收好长条钥匙领着我向供销社走去。
那天,别提有多高兴了。一想到,能在自己家安静、自由地听书感觉真好,我不由地加快了脚步。看着头上的天也比平时蓝多了,听着树上的小鸟欢叫声也比往常格外动听,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美好。
到了供销社,母亲说明来意,一个男售货员拿上三、四台收音机让母亲挑选。收音机都是长方体带木匣子的那种,我用手一摸,外面特别光滑,就像缝纫机上的板子一样,后来才知道那是油漆板。母亲选中了一台,售货员按上电池打开了收音机,里面播出了悦耳动听的音乐。售货员对母亲一个劲地保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有啥问题拿过来包退包换”。母亲听后,二话没说付了钱,抱回了收音机,当天,我就在家听了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八百破十万”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此后,我就天天盼中午,每到十二点半就又能听评书了,一听到要紧处,就是“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每天留悬念,每天有期盼。就这样评书一直陪伴我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由于课程紧,我就偶尔听一回。那时,我随身带一部巴掌大的收音节,怕影响其他同学,我就插上耳机听评书,有时候,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收音机还在响,拔了耳机,关了收音机继续睡。评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有时候听不到评书响好像丢了魂似的,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听着评书呼呼大睡;不听,反而心明眼亮、毫无睡意。
工作以后,更是离不开评书啦!听过的评书很多,记都记不过来,印象较深的有《杨家将》《水浒传》《红楼梦》《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剑侠》《童林传》《高山下的花环》《太平天国》《西安事变》《播火记》《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配乐小说《霓裳羽衣曲》《叶秋红》《夜幕下的啥尔滨》等。最感兴趣的当属《白眉大侠》,非常佩服“白眉毛”徐良的机智、勇敢和除暴安良。他“除暴”从来不手软,总要除恶务尽,不给坏人留下继续作恶的机会。他信奉一条“杀恶人也即行善”。徐良习武很刻苦,勤学好问,向很多武林高手虚心学习并在实战中灵活应用,因而,他的武学进步很快,人虽年轻,武功已属上乘, 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白眉大侠”。
评书有它专门的属语,听的时间长了,就能感受出来。比如,描写一个年轻美男子,它就会说,“貌似潘安、长得像个银娃娃”;描写一个年轻漂亮女子,它就会说,“如花似玉,柳叶弯眉杏壳眼,樱桃小口瓜子脸,多一份则嫌胖,减一份则嫌瘦,身材婀娜多姿,貌似月宫嫦娥;描写刚出世的年轻小将,会说,“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地低”;描写一员大将威风凛凛、傲气十足,它会说,“只见这员大将身前身后是百步的威风,眼角眉梢是千层杀气”;写到主人公遇难或濒临绝境、千钧一发之时,就会说,“无巧不成书,正好遇到一位世外高人路过此地出手救了主人公”;遇到误入歧途的大将时,人们劝他会这样说,“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或者良禽择木而栖,忠臣试主而仕”;遇到占山劫道的匪徒会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牙嘣半个不字,爷爷管杀不管埋,"遇到对手打不过想逃,山匪会说,“风紧,扯呼”;遇到时间上的用语,它就会说,“路上无话,这天到了襄阳城下,或非止一日来到了瓦岗寨,或寒来暑往一眨眼一十五年过去了,薛丁山学业已成。”俗语说的好,“说书的嘴,唱戏的腿”,说书人一张口,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唱戏的台上转几圈,几里、几十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的路走完了。这些都是评书惯用的话语,也叫评书语言。听多了,评书里的人物性格也自成一体,比如,《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岳飞传》里的牛皋、《明英烈》里的胡大海,这些人物性格豪爽、为人仗义,都是武艺平平计谋多,关键场合挑大梁,干的都是别人完不成的大事。书中常说他们是福将,诸如单枪匹马闯敌营、下书、搬兵、押粮运草等,每每都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薛刚反唐》里的薛葵、《隋唐演义》里的李元霸、《明英烈》里的朱沐英,三个人物都是瘦小干巴、说话结巴,兵器都是一对雷鼓瓮金锤,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在百万军中堪称万人敌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就是评书人物鲜明的共性。
如今,触屏智能手机盛行,听评书也不用收音机了,只要手机下载一个“懒人听书”软件,想听什么书便听什么书,想怎么听就怎么听,不受时间、内容限制,可我总觉得太过满足少了小时候那种期待感,也少了和小伙伴们为了争谁谁谁厉害而吵得面红耳赤的激动。如同现在吃饱喝足一样没有了饥饿感,少了对食物的期盼和向往,失去了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欲望,更缺少了生活情趣。那时候,听完《杨家将》后,村里小伙伴们用木棍每人做一杆长枪,枪头扎上染红的丝麻做枪樱,枪尖粘上带银色的香烟盒纸,一杆大枪做成了。握在手里“扑啦啦”枪头一颤,立时抖出一大朵红花,绽出盛气凌人的花瓣,嘴上一个劲地喊叫,“吾乃杨延昭(杨六郎)是也”,那个说,“吾乃杨延嗣(杨七郎)是也”。我们几个要好的伙伴扮成“七狼八虎”组成了杨家将和西村扮演的辽兵辽将斗在一处,好一阵厮杀,其间不乏也有受伤流血的伙伴,回家后让大人好一痛骂,最后全都缴械投降,接受招安改邪归正了。一回想起来,就觉得那时“傻”的忒有点可爱。
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娱乐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评书渐渐淡出了人的视线,虽说评书是艺术演义的历史,大多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可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诸如武王伐纣、薛仁贵征东、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朱元璋和乱石山弟兄灭元等至今难忘。评书里播的古代、近、现代史上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诸如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秋瑾、张自忠、戴安澜、赵一曼、左权、彭雪峰以及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英雄们,他们的民族情结和报国情怀一直催人奋发、励人进步,他们的英雄事迹令人们敬仰,他们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魏建国
左云县张家场村人
左云县煤矿科员



绚烂多彩的童年时代,
多么令人回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事儿丨杨秀莉:儿时听书
评书演义(杨家将故事03)
儿时的暑假:红灯收音机与评书《杨家将》
难忘单田芳的评书
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散文天地 / 张扬:听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