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苑】苑广阔||秋天柿子红

秋天柿子红

文/苑广阔

家乡的秋天,总是色彩斑斓。田野里,黄澄澄的谷子,火红的高粱,低垂着头,随着四处游荡的秋风晃来晃去,似乎在提醒乡亲们,它们已经成熟了,该颗粒归仓了。

农家小院里,同样呈现出秋天特有的色彩。当年父母盖房子的时候,在堂屋门口一边种了一棵枣树,一边种了一棵柿子树,现在两棵树都已经长得比屋顶还高,到了秋天,两棵树比赛一样,看谁结的果子更多。

要论数量,自然是枣树略胜一筹,满树红通通的枣子,把树枝都压弯了。不过要是论个头,自然还是柿子。如果说枣树上挂的是一个个小红灯笼,那么柿子树上挂的,就是一个个大红灯笼。有多大?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把手握成拳,柿子就有这么大。

家乡的柿子有两种,一种在树上熟了,摘下来就可以直接吃,脆甜可口;还有一种,看着红了,也熟了,却仍旧十分苦涩,需要摘下来“暖”一段时间才能吃。我们家院子里的这棵柿子树,就属于后一种。

从柿子树上摘柿子有专门的工具。一般是一根长长的细竹竿或细木杆,顶端绑着一个硬铁丝拧成的小勾子,把这个小勾子套在柿子的果柄处,往边上轻轻一拧,柿子就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是个技术活,我小的时候,都是由父亲来做,我则是用双手举着一个大竹匾在头顶,负责接柿子。

父亲站在凳子上,手中的竹竿左拧右拧,柿子就听话地一个个从树上落下来,落在我头顶的竹匾上,噼里啪啦地响。柿子个头大,水分也大,当竹匾里有二三十个柿子,我就有点举不动了,这时候母亲就会过来把竹匾接过去,把柿子倒在堂屋里的麦子囤里。

柿子树上的柿子越来越少,不过每年摘柿子,父亲都会特意把最高处的几个柿子留着不摘。开始我不明白,问父亲,父亲笑着说,过几天天气就冷了,像是麻雀、喜鹊,就不好找食儿吃了,留着几个柿子,给它们吃吧。

果然,没几天功夫,就有麻雀、喜鹊还有其他我叫不上名字的鸟,过来啄柿子吃了。

母亲把摘下来的柿子深深地埋进麦子囤里,说过上十多天,柿子就没有涩味,变得又软又糯又香甜。这个过程,我们老家叫“暖柿子”。

那时候水果少,柿子的味道又实在诱人,每次放学回家,都要瞅几眼麦囤。母亲知道我心急,就笑着安慰我说:“再忍忍,过几天就可以吃了。”

柿子终于“暖”好了,母亲把麦子扒拉到一边,用我当初接柿子的竹匾,把柿子一个个拣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柿子在我手里已经变得软塌塌的,颜色更红了,皮成透明状,似乎吹弹可破。

撕开柿子皮,把嘴巴对准没有皮的缺口,用力一吸,又软又糯,香甜可口的柿子肉,就进了嘴里,让人感觉特别的满足。母亲说柿子性凉,不宜多吃,即便如此,我每次也要吃上两三个才行。

“暖”好的柿子,母亲还会嘱咐我送给左右邻居们品尝,有了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向来都是家乡的传统。

这么多年过去,这棵柿子树长得更加高大,每年结的柿子也更多了。我先是在外地求学,后来又留在上学的城市工作,然后是结婚生子,秋天很少再回家。尽管我这里也能买到好几种柿子,吃起来却总也没有当年家乡柿子的味道。

作者简介:苑广阔,上世纪70年代末生人,山东人在广西,大学毕业,做过杂志编辑,当过机关秘书,现已职业写作十五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的柿子
家乡的醉柿儿<散文>作者:张子保
摇枣(散文)
母亲的树
【文网征文】枣来枣去
石榴花儿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