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赵友坤||端午节,一个与水有关的节日

端午节,一个与水有关的节日

赵友坤
 


小时候,我对端午节的最初印象是粽子和艾草,一到端午节,三棱三角的糯香粽子是端午饭的标配,家家户户门头、窗户上都插有红线捆扎的艾草,据说有驱虫防邪之效。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艾者,爱也!插艾与爱有关,人们热爱屈原,因为他忧国忧民;白蛇爱许仙,因为纯洁的爱情,但许仙受法海蛊惑,插艾又让白娘子喝雄黄酒,导致变故,引发了水漫金山寺,让他们的爱情海掀起巨澜!
后来,我进一步认识到:端午节是一个与水有关的节日,因水而兴,划龙舟,竞水技,好不热闹!端午节,又是一个悲情的节日,钱塘江里,汩罗江心,舜江之上,流淌着伍员沉尸、屈原投江和曹娥救父的故事,始终书写着忠孝二字,感动着人们的肺腑。
 “古贤至德尊三让,吴苑雄涛溯伍胥。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士叫伍员,字子胥,他生于阜南焦陂,曾练兵于伍明,文韬武略,令人佩服。从淮颍之滨到钱塘江畔,留下他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父兄被楚王杀死之后,他毅然逃往吴国,为阖闾出谋划策,修姑苏,兴水利,奖励农商以充实仓廪,加固城郭以设战备,举荐孙武为将,整军经武,使吴国成为东南强国。他助吴讨楚伐越,报了家仇。然而,他为吴国殚精竭虑,忠心不贰,却因劝谏夫差莫信奸臣之计而被赐死。自刎前,他吩咐门客剜其眼悬于城门,以观吴败绩。五月初五,吴王令人将其尸体装进皮袋,沉入钱塘江中。据说,后来,伍子胥被封为潮神,保佑百姓平安、渔业兴旺,人们一直纪念他,每年端午节都要迎接潮神,隆重祭祀一番。
东汉汉安二年,在钱塘江支流舜江上,端午节那天,狂风大作,恶浪滔天,渔夫曹盱在迎潮仪式上翻船落水,14岁的孝女曹娥沿江哭喊寻找,最终投江殉父,五日后,曹娥抱父尸体浮出水面。此事感天动地,被传为佳话,当地知府为其建立寺庙以慰其孝心,同时,所住的镇子更名为曹娥镇,殉父的江面称为曹娥江。
曹娥孝感天下,而对国家的忠更是大孝,投江的屈原就是忠的化身。作为楚国三闾大夫,他性格刚强,洁身自好。立志学习殷商时期的贤士大夫彭咸,忠心劝谏国君遭冷遇而愤然投水。他在《离骚》中写道: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势力格格不入,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妒忌、诬陷,最终导致与楚怀王的关系渐行渐远,两次被流放于江湖,他峨冠博带,行吟于沅湘之间,但他始终念念不忘祖国,希望楚怀王和继任者顷襄王召回自己却无果而终。在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他不忍目睹国破家亡、宗庙荒芜的惨象,不愿蝉蜕于污秽,于是,写下《哀郢》,投汨罗江殉国。他坚守人道自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身赴死,精神圆满。据说,他投江后,被蛟龙所困,老百姓为了保全其尸,踊跃投五色彩线粽子于水中,老中医还洒下雄黄酒以驱蛟龙。又传,人们听说屈原投江,争相划船施救,万舟竞渡,一直找到洞庭湖。此后演变成龙舟竞赛,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致;龙身重檐楼阁,龙尾高卷,栩栩如生!在龙舟上击鼓唱歌,水手们纷纷举楫相和,竞技于水上,遍撒粽子于江中,以吸引鱼虾的注意力,后来形成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唐代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江河悠长,流年似水。当年,在黄淮之间,端午节往往在芒种前后,与夏收夏种撞车,农民们匆匆吃个粽子,拿上两个咸鸭蛋,奔忙在麦场与田间。如今,收麦种豆全靠机械,我们稍事农活,即可以安安稳稳过端午,在艾草的熏风中,沿着潺潺溪流,听着伍子胥打马过昭关的故事,朗诵着屈原的《离骚》,吃着糯香的粽子,品味着幸福的生活,一边抒发思古的挚爱之幽情,一边畅想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岂不快哉!
作者简介:赵友坤,曾用名王玉友,网名愚夫,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人,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颍淮作家,阜阳市作协会员,供职于颍东区袁寨镇政府,爱写散文,曾在阜阳日报与颍州晚报发表数十篇散文,在网络发表作品若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端午节能不能快乐
知识 | 端午节千万不要说这话
端午节由来与各地习俗
端午时节话端午
端午节来源的六个历史故事,你知道几个?
端午节,到底是在纪念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